“美國回來了。”在聯合國大會的首秀,美國總統拜登竭力傳遞這一信號。然而,當諸多盟國代表再次聽到這一口號時,眼神已經從年初的期盼與激動,變成了耐人尋味的無感與嘲諷,甚至是憤怒。
而當拜登信誓旦旦稱美國“不尋求一場新冷戰”時,外交官們緊繃的神經也並沒見得稍加放鬆。畢竟,美國前腳為一己私利破壞核不擴散體系,後腳又在軍方會議上大肆炒作“中國威脅”。
正如美媒所説,拜登在聯大的最大挑戰是證明自己不是特朗普。但美國近來的所作所為,讓這個挑戰看起來離現實更遠,喚起的更多是質疑。
圖説: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21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拉開帷幕 新華社
“看起來很像特朗普”
拜登21日亮相聯大,這是他就任美國總統後首次在聯大發表演説。
拜登充分發揮演説才能,極力渲染美國對全球性問題的關注,意圖彰顯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領導地位”。在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會面時他強調,美國和聯合國之間的夥伴關係是“以共同價值觀和原則為基礎的,這些紐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至於備受詬病的從阿富汗倉促撤軍一事,則被他包裝為終結20年戰爭、開啓美國外交新時代的“義舉”。他承諾將與國會合作,把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翻倍。他還表示美國已向全球提供超過1.6億劑疫苗,並將提供更多疫苗。
儘管拜登講得頭頭是道,但從現場尤其是盟國的反應看,他們並不那麼信服拜登的承諾。
在抗疫問題上,拜登年初就職時為世界畫下大餅,到3月卻全盤迴歸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做派,拒不援助。6月,美國終於公佈首批5500萬劑疫苗的全球分配計劃,但又在發貨時間上一再拖延。
在阿富汗問題上,拜登一意孤行,無視聯合國的作用和盟國的意見,堅持倉促撤軍,令“西貢時刻”在喀布爾重演。
近期被國際社會熱議的美英支持澳大利亞裝備核潛艇一事,再次證明美國不僅會為一己之私破壞全球核不擴散機制,更不惜對盟國背後捅刀。
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在聯大直言,拜登的所作所為“看起來很像特朗普”。
“我們今天只有對抗”
拜登關於美國“不尋求新冷戰”的表述,引發了更多關注。
拜登稱,“我們不是在尋求一場新的冷戰,也不是在尋求一個分成涇渭分明集團的世界”。他還若有所指地表示,所有主要大國都有責任和義務謹慎管理彼此之間的關係,強調美國不會迴避保護盟國,也不會迴避競爭。但對這番説辭,即便美國主流輿論也並不買賬。
在聯大開幕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出警告,強調各方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比冷戰更危險、更難以管控的新冷戰,“遺憾的是,我們今天只有對抗”。
雖然白宮掩耳盜鈴地表示中美之間是競爭而非衝突關係,但是,在世界到處拉攏排他性小圈子、輸出核技術、主動同中國“技術脱鈎”、強化軍事部署的不是中國,正是拜登治下的美國。
行對抗與脱鈎之實
就在拜登聯大演講前一天,美國空軍協會舉行“空中、太空和網絡”會議,新上任的空軍部長肯德爾在30分鐘演講內,提到“中國”多達27次。
肯德爾表示,他上任之初就確信“三個首要任務——中國、中國,還是中國”。在大肆渲染中國軍力的正常發展後,他強調空軍和太空部隊要與軍工行業和國會加強合作,退役老舊裝備,“保持技術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肯德爾第一次強調更新裝備。他在美國國防採購領域工作近50年,曾任五角大樓採購主管,後來到軍工企業工作。8月履新後,他多次宣揚“中國威脅”,口出狂言“應發展能嚇倒中國的跨越式技術”。
美國一面大唱“不尋求新冷戰”的高調,一面處處行對抗、脱鈎之實,已經充分演繹了什麼叫口是心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2日表示,國際社會每個成員都應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摒棄小圈子與零和博弈。
新民晚報記者 楊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