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推薦的滁州老舊小區創建和其他3個案例,共同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實地點位治理案例彙編》,供各地學習參考。
“新心”相印共築“宜居花園”
琅琊山下,豐樂亭畔,滁州市琅琊區豐山街道龍池社區西澗二村處處乾淨整潔、碧水藍天,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動人畫卷。
誰也不曾想到,以前的西澗二村是有名的“髒亂差”,房屋主體破舊、道路年久失修、漫水現象屢見不鮮、綠地雜草叢生……屬於典型關停並轉企業的老舊小區。
2018年,西澗二村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從“面子”到“裏子”,開始了 “舊貌變新顏”的華美蝶變。
怎麼變?如何改?小區居民 眾 説 紛紜。 “老年人要留綠地,年輕人要劃車位……在小區改造過程中,三方代表在議事廳裏聽取各方意見、多次協商,‘新心’相印才能儘量讓所有居民都滿意。 ”龍池社區黨委書記孫濤説。
小區裏有一個小池塘,一到夏天便臭氣熏天,居民意見很大。在小區改造中,有的居民建議保留,有的認為要改造成綠地。幾方代表為此到現場召開了三次議事會,最後決定保留池塘,但要在四周圍上欄杆,池塘裏種上荷花、投放錦鯉、建造涼亭、擺上石凳,供居民休閒。如今,改造一新的小池塘成為小區景點。
西澗二村在改造工作中,改造前“問需於民”,改造中“問計於民”,改造後“問效於民”,引導居民全程參與,做主人、不做看客。西澗二村從改觀小區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礎設施、改優居住環境等方面統籌施策,注重解決停車難、羣眾活動場所少等實際問題,在小區內或周邊配建公共停車場、晨晚練點及文化活動中心等,設置鄰里比美角、和諧議事亭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龍池花園、西澗二村等老舊小區增加停車位116個、充電樁220個,劃停車線4000餘米,新增綠化面積890多平方米,修繕及新增上下水管網4000餘米,新增太陽能路燈40餘個、樓道燈129個,新增文體活動廣場3000多平方米、室內文化活動場所500餘平方米,真正實現了“燈亮、路平、管線齊、下水暢、環境美”。
老舊小區“三分建七分管”,只有長效管理才能鞏固改造成果。煥然一新的老舊小區召開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對物業服務已進駐的,實施物業管理達標升級;物業服務未進駐的,積極探索“就近打捆”集中管理模式,西澗二村與西澗一村就近打捆選聘一家物業企業進行服務。業主委員會和小區均成立黨支部,以“紅色物業”引領服務,鞏固改造成果。
文明實踐打造“文化樂園”
環境變美了,居住更舒適了,居民對小區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改造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小區是我們每個居民温暖的大家庭。 ”家住西澗二村的居民趙桂銀説。
“一位老人向社區志願者服務站打來電話,希望能提供上門理髮服務,社工立刻聯繫理髮志願者,前往居民家中義務理髮。 ”龍池社區工作人員許承諾説。社工及志願者定期到居民家中走訪,針對老人提出的需求及意見建議,進行分類整理, 並且進行後續跟蹤回訪,及時發現老人的服務需求。
不僅如此,依託改造提升後的龍池花園小區建立起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規範建成電子圖書閲覽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室和家長學校,相繼成立“愛心學堂”“漢學堂”“國粹堂”等文化陣地。小區建成佔地100平方米的科普教育館,場館面向小區及社區所有居民免費開放,讓他們“零距離”體驗科技魅力,啓迪科學智慧。
“雲對雨,雪對風……九夏對三冬”一聲聲乾淨稚嫩的童聲,從龍池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暑期未成年人託管班響起。7月初,龍池社區暑託班開啓了聲樂課程,志願者老師為30位小朋友進行豐富多彩的音樂輔導,讓孩子既能在託管班學習知識,又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龍池社區成立社會組織聯合會,先後培育出1054救援隊、“六色花”志願服務隊等20餘家社區社會組織。注重挖掘社區文藝能人,根據羣眾喜好分別成立戲曲、舞蹈等社團,組建“羣眾身邊不走”的文藝志願服務隊,進一步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琅琊區武術協會主席魏錦蓮帶動社區太極拳愛好者成立太極推廣中心,吸引500餘名居民參與太極學習,參加各類文化展演20餘場。
“居委會把以前廢棄的籃球場改造成納涼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為民辦實事的責任及工作態度,我給他們點贊。”趙桂銀説。她告訴記者,老舊小區的居民老年人居多,籃球場人氣不高,漸漸成為小區的擺設,而老年人喜歡散步、聊天、下棋、看書等,卻沒有專門設施和場所。西澗二村在改造過程中,注重老年居民生活習慣,對不適合老年人生活的設施做一些優化改造,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
互助共享構築“精神家園”
龍池社區積極打造黨建引領“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區志願者”服務模式,整合利用各類資源,提升小區治理水平,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7月31日一大早,20餘名小小志願者帶着挨家挨户收集的綠豆來到社區中心,一起淘洗,精心熬煮,再小心翼翼地裝桶……他們和社工一起抬着綠豆湯桶,為30多位環衞工人送去“特殊清涼”。 “開展送清涼活動,要小小志願者提前一週去收集綠豆,然後再現場熬綠豆湯、送綠豆湯,以此增強樓棟鄰里感情,培養孩子實踐能力,並倡導孩子用實際行動對環衞工人表示敬意和感謝。 ”孫濤説。
西澗二村業委會、龍池花園小區物業企業聯合社區,精心設計富有特色、符合轄區居民特點的活動載體,開展“勞動美”社會實踐、“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等感恩教育活動,依託傳統節日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打造“千年豐樂、文化龍池”的文化實踐品牌。
2018年以來,龍池社區聯合滁州市餐飲協會連續舉辦三屆“百家宴”,邀請轄區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羣參加民俗運動會、猜燈謎、廚藝比拼等羣眾喜聞樂見的活動。 “我們社區就像一個大家庭,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參加百家宴就跟過年一樣高興! ”居民王剛説。舉辦“百家宴”時,居民們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菜:紅燒排骨、麻辣雞塊……一盤盤菜,一碗碗湯,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鄰里之間變得更加親密和諧,溢出濃濃的幸福味。
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孵化器,啓動黨建“火炬手”計劃,募集資金34萬元,建立孵化基地,吸引1054救援隊、陽光社工中心等本地知名社會組織紛紛入駐,陸續培育睦鄰社工中心、堅果科技服務中心等多家社區社會組織,並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幫扶慰問下崗職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困難羣體。龍河社區通過整合更多優秀的社會組織資源,真正做到 “黨建引領、社區自治、社會組織參與”互助共享的志願服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