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大洋網評:聆聽中國故事 感受中國力量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拉開序幕。連續三天,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代表通過“雲參會”形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展開交流和討論。以廣州為窗口,讀懂中國故事,共享中國智慧。
“沒有大數據,社會發展將是無米之炊。”“只有相互信任取代猜疑,開放才能發揮實際作用。”“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毫無疑問區域內的、多邊的合作是必須的。”“國際社會需要加強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領域。”……連日頭腦風暴,碩果累累。在這個以瞭解中國、理解中國為主旨的重要思想交流平台上,觀點在碰撞,共識在凝聚,力量在彙集。
共識形成的背後,是全球對於中國發展道路的認可與信任,是對中國發展成就的肯定與讚許,更寄託着對中國在全球發展中發揮更重要作用的期許。
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像新中國這樣,在如此短的時間裏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用幾百年才走過的工業化道路,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一條立足基本國情、改革創新的致富之路;走出了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幸福之路;也走出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和平發展之路。
在這條道路上,每天都有無數故事在上演,向世界展現更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既傳統又現代,既底藴深厚又朝氣蓬勃。
聆聽中國故事,分享中國智慧、感受中國力量,正是“讀懂中國”的關鍵。尤其今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而在大變局、大考驗面前,中國不僅交出了一張讓人民滿意的抗疫答卷,也可能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正因為這樣,後疫情時代中國怎麼走,“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藍圖會為全球發展帶來哪些機遇,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也是會議上各方討論的重點。
一滴水可以映現太陽的光輝,一座城可以展現國家的風貌。如果説,“讀懂中國”是增進中外相互瞭解的橋樑,廣州則是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正如來參加會議的美國博古睿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多恩·中川所説,廣州是中國城市發展中的一個範例。國創會常務副會長、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則表示,讀懂中國要先讀懂廣州,讀懂廣州才能更好地讀懂中國。
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近現代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前沿地和海上絲路發祥地,廣州正在向國際大都市闊步邁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廣州作為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200萬、流動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2020年前三季度,廣州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目前更是以城市更新和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雙引擎,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廣州這座古老城市煥發的勃勃生機,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力量最生動的案例。
廣州故事,講述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底藴,書寫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和信心,見證中國之治的最新成果,展示創新開拓的中國力量。從廣州讀懂中國,與世界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廣州日報 廣言)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