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2022年,號稱不造車的華為可謂是動作頻頻。

2021年12月份問界M5正式上市,7月份推出M7,9月6日又推出M5的EV車型,新車售價售價28.86萬元-31.98萬元,新車搭載華為第三代鴻蒙智駕座艙,還有華為全新自研的HUAWEI DATS系統。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不到一年之內的時間裏,華為已經聯手賽力斯推出了三款車型,這樣的產品推進力度在汽車行業裏着實驚人。

華為在造車這件事上真實演繹了什麼是嘴上説不要,但身體很誠實。奇怪的是,市場對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並沒有太多的反感,銷量表現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問界目前是成功的

2022年1-8月份,問界系列(M5和M7)累計銷量為39433輛,同比增長1211.37%。

問界系列8月交付量達到10045輛,首次實現單月交付量破萬,從開啓交付到現在只用了短短6個月時間,可以説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記錄。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其中,問界M5於今年3月份開始交付,3月份交付3045輛,4月份交付3245輛,5月份交付5033輛,6月份交付7021輛,7月份交付6128輛,整體銷量表現相當不錯。

第二款量產車問界M7在7月份交付1100輛。另外,問界AITO憑藉目前月銷過萬的銷量表現,已經成為造車新勢力頭部車企。

餘承東表示,問界計劃5年內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TOP3品牌。5年之後能否完成目標我們尚不得知。但從發佈會後的反饋來看,問界M5 EV正式上市當天,官方宣稱新車訂單超過了30000輛,市場前景不會太差。

宣傳依然是口嗨套路

雖説問界系列車型是由賽力斯生產製造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華為才是靈魂,所以新車上市也是由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來介紹的。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餘承東向來以大嘴出名,為各路媒體貢獻了無數的選題,這次問界M5 EV在上市現場上,餘承東仍然是金句頻出,大嘴程度更進一步。

遙遙領先的駕乘體驗,遙遙領先的平穩,遙遙領先的舒適,餘承東的大説特説已經讓人聽得不知所云,緊接着又將口嗨營銷玩到極致,“顏值最高”“技術最強”更是讓人聽得尷尬地只想腳趾摳地。

餘承東的離譜言論不少,像“問界 M7 最大的缺點是價格太便宜了”,還有“儘快淘汰燃油車”這些話語明顯帶有譁眾取寵的意味,消費者認不認可先不説,聽起來還不算是太脱離實際。但“問界M5 EV將會是全世界顏值最高的純電SUV”這樣張口就來的大白話從餘承東嘴裏説出來,確實太拉低身份了,這就是路邊的王婆賣瓜PRO版本啊,萬一碰上劉華強上前問這車真的保顏值嗎?餘承東該怎麼回答?

發佈會後華為的法務應該和餘城東提個醒,口嗨雖爽但是得注意尺度,千萬不能觸犯廣告法啊。

除此以外,餘承東現在還陷入了言多必失的困境。

兩個月前,餘承東説 “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適合的新能源車模式”,還斬釘截鐵地説最近五到十年充電樁的完善和普及還需要時間,沒想到兩個月之後,餘承東就已經進入純電的賽道,還大言不慚地説問界M5 EV是全世界顏值最高的純電SUV。同一副面孔,兩種不同的態度,果然在生意麪前,一切都是浮雲。

李嘉誠説,自己不賺最後一個銅板。背後的深層邏輯就是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現在新能源造車的高管們都在致力營銷最大化。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説過,營銷最大化最好的結果是導流,最壞的結果則是如果實際體驗沒有宣傳得那麼好,很容易讓消費者粉轉黑,中間都沒有過渡的那種。喜歡和討厭之間只能選邊站,無法保持中立。

物極必反,此言不差矣。

產品實力對標Model Y

不管餘承東在發佈會現場語言玩得多嗨,消費者聽得有多興奮,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上來。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空間尺寸層面,問界M5的整車尺寸為4785mm*1930mm*1620mm,軸距2880mm,Model Y的整車尺寸為4750mm*1921mm*1624mm,軸距2890mm。可以看出問界M5 EV的車身尺寸是略大一些的,但是軸距是Model Y更長一些,各有千秋。

問界M5 EV多出一個前備箱,體積約為80L,這是Model Y所沒有的。

智能方面,由於問界M5 EV的Model Y車機搭載的是自家研發的系統,但是特斯拉在智能駕駛方面更勝一籌,擁有L3級別的輔助駕駛,這也是特斯拉的賣點之一。

智能方面,問界M5 EV並沒有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而是選擇博世的軟件。目前問界M5 EV的智能輔助還比較基礎,硬件芯片算力之類的信息沒有公佈。智能座艙已經更新至HarmonyOS 3.0,可以實現雙屏協同和手機之間的協同。

Model Y採用的則是特斯拉自研的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該系統已經經過多年的市場驗證,這是特斯拉的一大優勢。

問界M5 EV在舒適性配置方面更豐富一些,比如號稱業界首發高度智能調節HUD、首個9檔可調超級女王鏡、85寸超大全景天窗配合水冷熱泵空調,

問界M5 EV電池均採用了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四驅車型CLTC續航里程為552km,兩驅車型續航為620km。作為對比,Model Y全輪驅動版本續航為660km。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充電方面,問界M5 EV可以兼容35家充電樁供應商的充電樁,可以覆蓋97%以上的公共充電樁,使用100kW的快充樁可實現10分鐘充電20km,從30%充至80%所需時間不到30分鐘。暖心的是,問界M5 EV在電量低於15%時開啓超級省電模式,可以增加最多12km應急續航里程,確保用户能順利抵達充電站。

Model Y有自家的超級快充,5分鐘充電可達120公里,從公開數據來看,這一點特斯拉優勢巨大。

黑科技方面,問界M5 EV首搭DATS系統(華為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可以實現動態調整扭矩,不僅提升了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還能提升續航,可實現毫秒級快速響應,被餘承東稱之為“目前只有華為和特斯拉掌握了的技術”。

客觀地説,問界M5 EV的產品表現並沒有十分驚豔,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和Model Y相比並沒有表現出壓倒性的優勢。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雖然餘承東在發佈會上將問界 M5 EV錨定了特斯拉Model Y,讓輿論來到了風口浪尖,但兩者並不是直接的競爭對手,Model Y的起售價格為31.69萬,問界M5 EV的起售價格為28.86萬,兩者差價為2.83萬。

客觀地講,問界M5 EV的產品力放到同類產品當中,也只是中規中矩,但勝在它有華為的強大背書,發佈當天訂單超過3萬,市場反饋還是有些比較喜人。

華為寒氣襲來

前不久,華為內部一份名為《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內部文章引發了社會極大的關注。關於汽車業務,任正非説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要聚焦幾個關鍵領域,形成競爭力,要減少科研預算,加強商業閉環,研發要走模塊化的道路。餘承東也説華為的智能汽車板塊還處於投資期的鉅額虧損中,要減少盲目投資與擴張,重視利潤和現金流,改善經營質量。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這被認為是華為在智能汽車上進入戰略收縮的信號。這一點,我們從賽力斯的財報上就能有所體會。

今年上半年,賽力斯的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47,714 輛和45,622 輛,同比增幅分別為255.12% 和204.51%;新能源業務收入77.01億元,同比增長380.8%;上半年,賽力斯的研發投入13.93億元,同比增長123.17%;而銷售費用高達14.59億元,同比大增247.09%,佔營收比例的11.75%。

儘管銷量提升很快,但賽力斯的虧損卻在加大。公司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卻為-17.27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4.81億元拉大不少。賽力斯2020年、2021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29億元和-18.24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超過50億元

賽力斯和華為的合作始於2021年4月份,也就是説合作差不多有一年半的時間,賽力斯的虧損情況愈發嚴重。

這種情況不禁讓人想起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前不久説的那句話,他説“我們想跟華為合作,會發覺基本上沒有議價能力。”

這句話或許會成為一個註腳。

百姓評車

在這裏我們做個猜想,正是因為華為要在汽車業務上改善經營質量,要戰略收縮,所以才把投資和擴張的壓力轉移給合作方賽力斯,導致賽力斯虧損情況嚴重,2022年半年虧損就達到了2021年和2022年的水平。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掌握“議價能力”有多重要。與華為合作的小夥伴們需要注意了,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29 字。

轉載請註明: 入局純電,不造車的華為很誠實,餘承東這次瞄準的是特斯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