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世界糧食日:中非農業合作不只是糧食援助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綜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非洲蔓延,加上洪災和蝗災,非洲不少國家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中國如何攜手非洲,開展農業合作,幫助當地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中非農業合作歷史

  關於中非農業合作,不少人的印象還停留在中國直接援助糧食,其實不然。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教授唐麗霞介紹説,中國對非農業合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5年萬隆會議後,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始建立外交關係並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無償援助。1959年,中國向幾內亞政府提供糧食援助標誌着中非農業合作的開始。截至2019年底,在農業援助方面,中國已在19個非洲國家援建了20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集中展示中國先進農業技術,搭建多邊和雙邊技術合作平台,探索市場化商業化可持續運營模式;2006年以來,中國累計向37個非洲國家派遣農業技術、職業教育、高級顧問等71個援外專家組,共計724人次,傳授農事管理經驗,指導當地農民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中國每年為非洲國家培訓農業官員、技術員、農民、學生近萬人次。

  近年來,中國開始遠赴非洲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如在科特迪瓦、烏干達、坦桑尼亞、蘇丹、贊比亞、尼日利亞等國均舉辦過境外農業培訓,促使更多非洲國家的農業從業者能夠獲得技術培訓和指導,以此提升農業援外培訓的效果。  

  中國通過機械化助力非洲國家農業增產

  不少非洲國家土壤肥沃,非常適合大規模農業開發。但由於農業技術落後,糧食依然無法自給。多年來,中國公司以“授人以漁”的方式為解決莫桑比克糧食安全和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應有的努力。

  得益於中國公司在技術、機械服務上的支持,莫桑比克萬寶農業項目農民的糧食單產從原來培訓前的每公頃2到2.5噸增產到6到7.5噸。帶資經營管理的3年間,中鐵二十局以合作種植的方式帶動農户生產,指導培訓莫桑比克當地1500户家庭種植水稻,直接和間接受益人數超萬人。為提高水稻種植產量,企業將中國先進的水稻種植技術和資源引入本地,採用水稻旱直播、水直播、人工插秧和機械插秧等多種模式。2019年全年累計向當地供應大米1.35萬噸,併為當地提供了超過1000人的就業崗位。

  烏干達:規模化種植水稻 

  東非的烏干達被稱為“東非明珠”,但是農業基礎同樣薄弱。當地華僑鍾雙全帶領團隊在烏干達開墾荒地、規模化栽植水稻,為保障烏干達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當地人親切地稱呼他為“水稻先生”。中國專家帶動當地人種植水稻,將荒地打造成萬畝良田,打造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鍾雙全介紹説,園區運用工業化生產方式,實現了“全年播種、全年收割、全年銷售”的農業流水線生產模式。

  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的農業合作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教授唐麗霞表示,農業是中非合作的優先領域。伴隨着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不斷健全,雙方農業合作的制度化、規範化水平日漸提升。自2000年首屆論壇以來,雙方農業合作始終以擺脱貧困和保障糧食安全作為基本出發點,歷屆論壇確立的行動計劃均將農業作為重要內容,足見雙方對農業合作的重視程度,也明確了農業合作具有優先地位這一原則。

  目前,雙方以中非合作論壇為平台確立合作方向並進行後續系列農業合作的模式已經形成。中非合作論壇為中非之間開展農業合作提供了高層次平台,在此基礎上,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特別計劃”框架下的南南合作、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合作機制等都為中非農業合作搭建起溝通平台,促使中國簡單實用的農業生產技術向非洲平行轉移,帶動以小農户為主體的非洲貧困人口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同時也為中非之間開展先進農業技術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平台。此外,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形成的一系列對話機制也為農業合作提供了支撐,中非農業合作論壇等平台的構建使得農業合作溝通機制不斷健全,雙方通過多種途徑建立對話機制,確保宏觀層面確立的農業合作計劃能夠更好地付諸實踐,並總結和分享農業合作經驗,提升合作的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中非農業合作領域也趨向於擺脱單純以援助為主的最初形態,呈現出援助與投資、貿易相互協調的局面。隨着中非合作論壇機制的不斷深化和成熟,中非農業合作的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