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英國政府11日提出一項“國家安全與投資法案”,要求企業向當局通報在國防、交通、通信和技術等敏感行業的外國投資。《華爾街日報》稱,這是英國首相約翰遜為保護本國具有戰略意義或事關國家安全的行業而採取的最新行動。由於此前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以所謂“中企安全威脅”為由採取了類似措施,因此一些西方媒體炒作認為,英國此舉也是為了應對中俄等“潛在敵對國家的威脅”。
英國《金融時報》12日引述法案內容報道稱,未來凡涉及核能、人工智能、交通、能源和國防等17個領域的交易,外國投資者都必須向英國政府進行通報,政府相關部門將在30天內對相關交易進行審查,並做出決定。此舉將阻止外國企業在關鍵領域的“惡意收購”行為。
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中聲稱,英國越來越擔心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新冠肺炎疫情引發股市下跌,更是致使許多英國公司的價值被低估,加劇人們對國際收購的擔憂。《金融時報》直指英國這項法案似乎在針對中國政府。但《華爾街日報》援引英國官員的表態稱,新法案將適用於所有國家,並非特別針對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日在這份法案出台前被問及有關事宜,他強調,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開展對外經濟合作。同時,中方也希望有關國家為中國企業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12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英國的新法案向外釋放的“不是友好姿態,但也不是明顯挑釁。”丁純認為,英國有保護本國戰略安全的需要,“歐盟本身有審核外國投資的法律,英國脱歐之後需要補上這一空白。因此不要對英國出台該法案過分解讀。”但英國的新法案或不利於貿易和資本的全球性自由流動,具體情況還要進一步觀察。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