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

想必大家這兩天已經感受到降温帶來的寒意了,這就是春季出現的一種低温天氣現象,稱為“倒春寒”。對於北方地區,倒春寒意味着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温驟降;而對於我們南方地區,則通常和低温陰雨相聯繫。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面對倒春寒,人往往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所以最近養生,要着重注意這些方面。

倒春寒時,寒邪、濕邪最易為患

倒春寒,顧名思義,就是春天本應該温暖,卻反而變得寒冷。這其實是一種“非時之氣”,意思是説,不是這個時節該有的氣候。

非時之氣往往是天地氣機升降失常所致。天人相應交感之下,人體的氣機升降也會隨之出現失常的情況,從而容易發生各種病患。在倒春寒時,由於天氣寒冷多雨雪,出現的病症多屬於下面這兩種情況。

1、外感寒邪,感冒着涼

春季人體陽氣升發,皮膚腠理逐漸張開,所以當突然遇到“倒春寒”的天氣,寒邪就容易通過張開的毛孔長驅直入,讓人感染風寒,出現惡寒怕冷、鼻塞流涕、頭痛噴嚏等症狀,甚至發展成流感、鼻炎、哮喘、肺炎等肺系疾病的人也不在少數。

2、濕邪入體,損傷脾胃

倒春寒時,除了降温以外,往往還伴隨着雨雪。空氣又濕又冷,人體就容易被濕邪入侵。脾主運化水液,濕氣重會困阻脾脾胃,如此一來,水濕就會停滯在脾胃,導致“脾為濕困,運化無力”的情況。

更為糟糕的是,濕邪與寒邪勾結在一起,會形成寒濕。體內寒濕重的人,往往有容易腹脹、腹瀉、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白膩等表現,而且這類人的脾胃功能都不好。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倒春寒防病,做好這三點

適當“春捂”,避免感受風寒

在春季,人體的陽氣開始趨向於表,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一旦遇到“倒春寒”,人們常會覺得自己“不像秋天那麼抗凍”,特別是老人、兒童、產婦、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適應而受寒,導致各類疾病的發生。因此這幾個部位,要重點保暖。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頭:頭部為人體“諸陽之匯”,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風寒之邪易侵襲人體的頭部。年老體弱者可戴帽子保暖,洗髮洗澡後應立即擦乾,不能當風直吹。

背: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發生幾率。

腹: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女性更應注意腹部及下半身保暖,避免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的發生。

膝:膝為筋之府,寒則易於攣急,膝部受涼可導致關節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多捂膝蓋可以加強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

足:“寒從腳起”,足為陰脈所聚,陰所常盛,且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容易遭到風寒侵襲。經常搓腳、泡腳可增強人體陽氣,增強抵抗力。

合理飲食,祛濕健脾

春季飲食除了遵循“省酸增甘”的原則之外,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兼顧祛濕健脾。陳皮、土茯苓、芡實、薏米等祛濕的食物在這個時候都是很適合吃的,能起到健脾祛濕的作用。

倒春寒天氣比較寒冷潮濕,一定要少吃生冷、甜膩等容易生寒濕的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可以適當吃點温陽補氣的食物,像是做菜時多放點葱、姜、蒜,都是不錯的,既可以疏散風寒,又能夠殺滅病菌。

適當鍛鍊,調暢氣機

在春天做做運動,以順應春季肝木生髮條達之氣,有助於春陽升發,從而避邪於外。可以做一些能夠舒緩身心的運動,小區周圍閒適地散散步,或逛逛公園、爬爬山,在户外做做伸展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覺得天氣太冷,在室內做做運動也可以。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倒春寒,還要重點預防這些病

呼吸系統疾病

發生“倒春寒”,人遇到冷空氣刺激後,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使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呼吸困難等。

尤其注意預防感冒

“倒春寒”突然變冷,容易引起人體受涼,很容易誘發感冒。以下兩個方法可以預防感冒:

一是燻蒸或煙燻房間。用適量的白醋或陳醋倒入鍋內加水一起煎煮,或用艾葉20g、藿香20g、蒼朮15g、青蒿40g加水一起煎煮,燻蒸房間,每次30分鐘。此外,還可用艾葉或蒼朮適量點燃煙燻房間。

二是泡腳。惡寒怕冷人羣可用艾葉20g、藿香20g,咽痛、咽乾人羣可用薄荷10g、菊花20g,煮水泡腳。

在春季,人們應逐漸減少進補的食物,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針對不同體質人羣、不同感冒症狀,中醫專家給出了不同的飲食湯方:

1、咽乾、陰虛體質

石斛陳皮湯(石斛10g、陳皮6g、百合20g、瘦肉);

紅蘿蔔馬蹄湯(紅蘿蔔1條、馬蹄15個、排骨);

沙蔘玉竹清補涼湯(沙蔘10g、玉竹10g、麥冬10g、陳皮6g、排骨)。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2、內熱重人羣

靈芝石斛陳皮湯(靈芝20g、石斛10g、陳皮6g、瘦肉);

土茯苓扇骨湯(土茯苓250g、生薑3片、扇骨);

簕菜豬肝湯(簕菜250g、生薑3片、豬肝);

芫荽豆腐湯(芫荽20g、豆腐250g、生薑3片、鯽魚)。

3、易咳嗽人羣

杏仁川貝湯(杏仁10g、川貝5g、陳皮5g、鴿子);

川貝雪梨湯(川貝5g、雪梨1只、瘦肉)。

4、脾胃虛弱人羣

猴頭菇瘦肉/排骨湯(猴頭菇3朵、瘦肉/排骨);

胡椒豬肚湯(豬肚1個、胡椒10g、生薑5g、豬肚)。

心腦血管疾病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對天氣變化很敏感,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卒中意外也十分多見,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夜間上廁所或早上剛起牀時,容易出現卒中。

胃腸道疾病

氣温較低時,人們往往容易出現胃腸道疾病,因為低温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

特別是慢性胃腸疾病患者在春季要注意保暖,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受涼。在飲食上要注意暖胃、養胃,多喝熱水,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一日三餐要規律。

倒春寒期間,食療方分享

胡椒根黑豆煲豬腰湯

材料:

豬腰子一對,胡椒根15g,黑豆50g,紅棗5顆,豬腱子肉300g,生薑3片。(可供3至5人食用)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做法:

豬腰子去筋膜,切花,再用料酒和鹽醃製10分鐘左右,之後沖洗乾淨飛水備用;

黑豆隔夜浸泡;紅棗去核;豬腱子肉飛水後切大方塊狀;

所有材料共入瓦煲,加入清水1800左右(約7碗水份量),先武火煮沸後改文火慢熬2小時,進飲時方下適量食鹽調味温服。

功效:

胡椒,其味辛,性熱,歸胃、大腸經。有温中散寒,下氣消痰功效。多用於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慾不振,脾虛痰多等病症。

生薑,味辛,性温,歸肺、脾、胃經,功效能解表散寒、健脾養胃、温中止嘔以及化痰止咳等。

黑豆性平、味甘,歸脾、腎經,中醫食療上認為黑豆乃"腎之谷",黑色屬腎,黑豆補中帶泄,能補腎益陰,健脾利濕,除熱解毒。

豬腰子補腎壯腰,屬於腎臟引經食材。

適合人羣:

對於虛寒體質的人羣要注意春季多變的天氣,避免飲食寒涼而傷及人體陽氣,不妨喝這款可以温腎壯腰、暖胃祛濕的胡椒根黑豆煲豬腰湯。

小貼士:

祛除豬腰腥味小竅門。首先是豬腰對半切開,剔除白色筋膜;第二步是介花、切條,放入清水之後倒入少許白醋,等豬腰浸泡至發白膨脹;最後再用料酒和鹽醃製豬腰10分鐘左右,沖洗乾淨後放入瓦煲。這樣湯自然鮮甜而沒有腥味。

春筍鯽魚湯

功效:健脾祛濕、理氣昇陽。

材料:鮮鯽魚1條(約250g)、鮮春筍60g;小葱、生薑、料酒、植物油、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功效與適應人羣:本方具有健脾祛濕、理氣昇陽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肝氣鬱結所致情志抑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稀溏、排解不暢等症。

五指毛桃土茯苓眉豆煲排骨湯

功效:健脾、利水、祛濕。

適宜人羣:脾胃虛弱、春天濕氣重、小腿容易浮腫的人羣。

材料:

豬排骨200克、五指毛桃15克、鮮土茯苓20克、眉豆10克(3-4人份)。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做法:

1.將豬排骨斬件洗淨,用開水焯水,洗淨血沫後放進瓦鍋;

2.鮮土茯苓洗淨切厚片,和其它藥材清洗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2500ml;

3.武火煮開後改文火繼續煮60分鐘;

4.煮好後根據個人口味調入精鹽食用即可。

點評:

春天雨水增多,天氣濕冷,體內濕氣容易聚集。湯中五指毛桃性微温,味甘,功善健脾利肺、行氣化濕;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善於解毒,除濕,利關節;眉豆味甘,性微温,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搭配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的豬排骨。諸物合烹,可用於脾虛有濕、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腫的人羣。

【來源:茂名市中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深圳市中醫院、兒濟健康】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05 字。

轉載請註明: 倒春寒又冷又濕,做好三點少生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