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家庭的氛圍,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父母要學會去呵護孩子的心靈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著名的思想家愛默生曾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可見自信對於一個人是多麼重要,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那麼自卑就是成功的絆腳石。
過度自卑的人往往在社會上難以立足,而孩子自卑的心理,大多與原生家庭有關,不同的家庭環境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有的孩子陽光開朗,而有的自卑懦弱,家庭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性格形成。有這幾種行為的家庭,最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
第一、習慣打擊式地管教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用這樣的話教訓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別人家孩子比你強多了。”
“你瞅你那個樣兒,幹啥啥不行的。”
這種人格上的打擊,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巨大的傷害,從而變得缺乏自信,甚至自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如別人,孩子在家長的無數次這樣的打擊中,慢慢的就失去了信心,變得越來越自卑。打擊式教育就像一枚釘子釘在孩子的心上,隨着時間的推移,傷口會慢慢癒合,但是釘子上的鏽跡卻永遠存在。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到,人前不批評,人後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第二、用暴力手段教訓孩子。
很多父母從來不會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為,比如:當着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大打出手。還有很多父母,當孩子不能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或者是孩子不服從管教的時候,就用打罵的暴力方式去對待孩子,這樣伴隨着家庭暴力的場景,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創傷,或者讓孩子的脾氣變得暴躁。
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會形成兩種極端的性格:一種是變成施暴者,將自己受到痛苦發泄在受害人身上,從別人恐懼的目光中,找到安全感和尊嚴感。另一種,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做什麼事情都畏畏縮縮的。所以家長一定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經常打罵孩子的行為就更不能有了,對於孩子來説,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打罵只會起到反作用!
第三、強勢控制孩子。
有很多父母總是分不清楚強勢和嚴格的區別,孩子需要嚴格的管教,這是讓孩子成才的重要責任,父母給孩子樹立必要的規矩,教會孩子遵守規則,學會禮儀禮貌,讓孩子在正確的框架下成長,嚴格要求孩子在正確的規範內成長,但是不去過度干預孩子的獨立空間。
而強勢控制則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成長權利,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迫加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都必須得服從父母的意願,否則就會招來非常嚴厲的懲罰,這樣的教育之下,孩子沒有自主的成長機會,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能像提線木偶一樣活着,這會讓孩子內心充滿逆反的情緒,或者是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在集體中就很難融入進去,變得越來越自卑,長大以後也很難適應社會的競爭。
著名作家蕭伯納説到: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自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養料,自信開朗的孩子,未來更容易取得大成就,父母要用心去呵護孩子的心靈,讓自信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孩子才能茁壯成長,有底氣地面對往後人生中的任何風風雨雨。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