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曾是中國在歐洲最好的“朋友”。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在長達20多年裏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全方位援助,在中國人眼裏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國家”。1978年中國停止援助後,阿國反目為仇。如今的阿爾巴尼亞加入了北約,但阿爾巴尼亞人依舊愛過中國節,仍然存在着割捨不掉的中國情結。
阿爾巴尼亞位於歐洲東南部,其總面積約2.8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西與意大利隔海相望,東北是塞爾維亞,北接黑山,是典型的彈丸之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阿爾巴尼亞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成為最早承認我國的歐洲國家之一。
阿爾巴尼亞與中國的親密關係始於1960年,在1960年的布加勒斯特會議後,阿爾巴尼亞在會上説了公道話,維護了中國,從此阿爾巴尼亞公開與中國站在一起,中國也接替蘇聯成為了阿方最大的援助國。在長達20多年裏,中國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全方位援助。從經濟到軍事,從物資到現匯。6000多名中國專家遠赴阿爾巴尼亞工作。在中國的援建下,阿爾巴尼亞投產了140個大型工業項目,大大提高了阿的工業化水平。
在中國“三年困難時期”,中國仍把自己最新最好的設備、機械、拖拉機、車輛等提供給阿。在自己都吃不飽的條件下,援助的糧食就達180萬噸。當時中國從國外進口的糧食,只要阿爾巴尼亞説需要,中國就把進口的糧食轉手送給他們。
此外,阿國還在全國2.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修建了75萬座碉堡。所需的鋼筋和高標號水泥大部分是中國的援建產品,其總耗資達到1.75億美元以上。到了90年代,阿國周邊形勢發生劇變,這些碉堡需要大量拆除,北約的工兵部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清除了幾百個。如今這些龐然大物還靜靜地躺在山坡高地、海濱灘塗上。
一邊是無私援助,一邊是“獅子大張口”。其項目之繁多,數量之大,也遠遠超出阿國的需要。霍查曾經毫不掩飾地説:你們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向你們要求幫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幫助一樣。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中國人民節衣縮食援助的物資,阿方卻隨意堆放,一點都不珍惜。他們説:“壞了,中國再給嘛。”
此外,阿國人向歐洲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看齊,其胃口也越來越大。1972年,中美關係不斷“解凍”。阿爾巴尼亞開始對中國大加指責,並肆意攻擊中國提出的“三個世界”理論。自那以後,阿爾巴尼亞反華調子日高,兩國關係愈益緊張。在後來的歲月裏,對我國進行全面攻擊、全盤否定,公然把中國列為“主要敵人”,至此親如兄弟的中阿關係完全破裂!
1978年9月,我國中斷了與阿國的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所有援助完全撤離,甩掉了這個越背越重的包袱。1991年一度中斷的中阿兩國關係開始逐漸恢復,變為正常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經過70年的風風雨雨,中阿兩國一路走來,但傳統友誼的光芒在兩國人民心中從不曾熄滅。
在阿爾巴尼亞,很多人沒有忘記中國人民的無私幫助,很多阿爾巴尼亞人對中國人有特殊好感,把中國人當自己人。走在大街上,常會有中老年人熱情地用漢語打招呼:“你好!”一位水電站工程師説:“向當年參加建設的中國專家們問聲好,中國人是我們阿爾巴尼亞人永遠的朋友,他們幫助我們是真心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阿考察投資,兩國文化教育交流進一步擴大,辦孔子學院、中小學上漢語課。隨着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中阿兩國關係正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在中阿建交70週年之際,阿國總理表示,衷心感謝中國幾十年來給予阿方的支持和幫助。
如今,阿爾巴尼亞已正式對中國公民實施單方面免籤政策,赴阿訪問、旅遊、就醫等活動,不用辦簽證,直接免簽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