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聚焦老舊小區改造:治理內澇 隱蔽工程改造是重點、難點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綜合

編者按: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舊改”按下加速鍵。從哪兒開始改、怎麼改、誰來改、誰出錢……針對此前“舊改”推進中的矛盾集中點,《意見》給出了哪些“新招”?人民網房產頻道採訪多位業內專家,23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就《意見》內容的重點、亮點進行解讀。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關係到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也是一項綜合、細緻、複雜的系統工程。那麼,哪些老舊小區應儘快改造?改造老舊小區都有哪些難點?如何克服這些難點,儘快提升居民居住品質呢?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改造對象範圍、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

《意見》明確,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可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類,各地因地制宜確定改造內容清單、標準。

“最急需改造的應該是那些基礎類改造的小區。這類小區的改造需求比較迫切,比如給水、排水管道的改造,電線老化的檢修和更換等等,都是居民生活的最基礎保障。”中國生態城市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趙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老舊小區改造對於居民來説切實解決了居住問題,提升居住品質。”

老舊小區改造的技術難點主要在於排水系統。趙江表示,近幾年來,我國降雨特徵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雨頻比較集中,短歷時的強暴雨比較多,一些老舊小區由於排水系統老舊,不能及時排水導致內澇。這種情況在未來可能還有加重的趨勢,所以要早做應對。

在改造老舊小區時,治理內澇非常重要。趙江介紹,由於過去城市建設標準較低,排水管道設計標準大部分是0.5/年-1/年,即可以抵擋半年一次到一年一次的大降水量。排水管網設計老舊,導致老舊小區容易出現內澇。因此在做老舊小區改造的時候,可以利用海綿城市理念,在大管網系統來不及改造提高情況下,把短歷時的暴雨蓄滯起來,再慢慢排出去。

作為國家第一批海綿試點城市的鎮江,通過海綿城市方案,將0.5/年~1/年的管網標準提升到5/年~10/年的管網標準,極大的改善了內澇的情況。

此外,在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要強調因地制宜。在不大規模拆遷的情況下,既要保證居民的正常生活,又要更新一些設施,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引發一些矛盾。

趙江舉例説,水、電、燃氣的管路都需要進行性能提升,但是由於現實情況複雜,按照國家最新的標準,新的管路無法實施鋪設,所以在改造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創新,在整體佈局上,結合現有的道路或者牆面來開展改造工程。另一方面,需要採用新的理念,在管網的改造上可以將海綿城市還有景觀提升結合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黨委書記宋昆認為,改造老舊小區的難點在於隱蔽工程、地下工程的改造。由於年代久遠,一些工程圖紙遺失或者根本就沒有圖紙,導致地下工程的結構不清晰,沒有資料記錄地下管道、電線的鋪設、走向情況。相比隱蔽工程,大部分的工程技術都比較成熟,可見的工程改造在技術上並沒有難點,最多就是工程繁雜,需要多方面統籌協調。

《意見》中明確,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介紹,目標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

宋昆認為,達成這個目標難度不小。他認為,改造老舊小區最重要的是居民的自己的改造意願,如何做好這700萬户的思想工作,積極配合改造,是首要也是最困難的一項任務。

延伸閲讀

聚焦老舊小區改造: 如何變“要我改”為“我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