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10月21日電(王小軍 耿丹丹)今年70歲的唐復興,現居在烏魯木齊。“‘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型古典樂曲組成,我會其中的8套。”唐復興自豪地説道。
21日,記者採訪唐復興,有幸見到唐復興再次彈唱,他一邊彈奏着都塔爾,一邊用維吾爾語吟唱着“十二木卡姆”的選段――且比巴亞特,悠揚的曲調彷彿在訴説着他和木卡姆的情結。“現在手中的琴,是莎車縣維吾爾族好友專門送到烏魯木齊的,他告訴我,‘身邊不能沒有琴’。”
唐復興彈唱“十二木卡姆”的選段烏孜哈勒。 王小軍 攝
唐復興説:“‘十二木卡姆’每套含樂曲二十至三十首,共近三百首,完整地演唱需要二十多個小時。”
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古典音樂藝術形式。2005年11月,“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唐復興介紹,自己出生在新疆莎車縣,這裏是“十二木卡姆”的主要流傳地。自幼和維吾爾族朋友一起長大的唐復興,維吾爾音樂成為他耳濡目染的事物。“我年輕的時候,閒暇時間沒有什麼文化活動,周圍的鄰里就會聚在一起彈唱、跳舞,但那時並不知道這個就是木卡姆。”16歲那年,喜歡音樂的唐復興有了想要學習這種維吾爾音樂的想法。
通過自學,唐復興會唱很多選段,“有一次,叫卡德爾的老藝人看我很喜歡,就開始教我,他也算是我的啓蒙老師。”從此之後,在莎車縣木卡姆民間藝人中,多了一個唐復興。“因為會説維吾爾語,所以學起來非常快,我會的選段越來越多,還學會了彈奏彈布爾、都塔爾等樂器。”
直到1986年,唐復興聽了朋友送來的《十二木卡姆》音樂磁帶,他才知道自己唱的這些好聽的旋律就是木卡姆。“木卡姆裏帶着很多的情感,帶着喜怒哀樂。有時候我彈着悲傷的曲子,有人聽着會掉眼淚,如果歌曲歡快,大家就會主動跳舞。”
唐復興在家中彈唱。 薛力 攝
唐復興告訴記者,憑藉着對木卡姆的熱愛,沒過幾年,他的技藝就超過了師傅卡德爾。唐復興回憶,出名後自然就有很多粉絲,當地男女老少空閒都去家中只為聽一曲,有些人條件好,直接把他接到家中,盛情款待後聽曲。
烏魯木齊市民薛力是唐復興的朋友,他告訴記者:“1981年,我們就認識了,在莎車縣那時我就喜歡聽他彈唱,由於工作原因,離開了莎車,如今在烏魯木齊還能聽到他的彈唱,心情很激動。”
“剛開始學習熱瓦普的時候,由於沒有做弦的材料,我就用鋼絲做,再打磨成弦。我記得有一次,鋼絲絃直接把手磨出血了,但我依然堅持彈唱完。”
在唐復興眼中,讓他如此對木卡姆的熱愛,讓他堅持這麼多年彈唱的重要一點在於,“十二木卡姆”裏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精華。“有警示類,生活類,愛情類。人在愁苦的時候可以解悶,可以回憶,可以讓人平靜,安慰心靈。”
唐復興回憶,那時,他也有一個演奏團體,大概有5個人,只要有大的演出活動,他們就會去。“真的可以説是特別酷愛,有了它,我可以不睡覺,有一次從中午彈唱到午夜。”
1992年,唐復興通過多年的學唱,也開始蒐集整理一些木卡姆唱段的資料。“‘十二木卡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希望更多的年輕人關注,把這個文化發揚光大。”
馬成翔從1972年開始研究“十二木卡姆”,聽完老人的彈唱後説:“他對維吾爾語言的把握、對韻律和節奏的把握都非常好。”
馬成翔介紹,“十二木卡姆”是新疆維吾爾族傳統文化中比較突出的樂舞大麴,中國政府在申報聯合國非遺項目的時候,一共申報了4套,第一套是流傳在崑崙山下的莎車縣和喀什噶爾一帶的“十二木卡姆”;第二套是流傳在哈密綠洲上的“哈密木卡姆”;第三套是流傳在喀什地區葉爾羌河流域的巴楚縣、麥蓋提縣、阿瓦提縣等地的“刀郎木卡姆”;第四套是流傳在吐魯番盆地的“吐魯番木卡姆”。這四套木卡姆組成了維吾爾木卡姆的基本內容,這四套木卡姆雖然同屬於木卡姆但是它們各成體系,所謂它的演唱風格、歌詞內容、曲式弦法都是不一樣的,從中可以看出維吾爾文化藝術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當中,它呈現的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一種態勢。
新疆文化館原館長梁惠敏聽了老人的彈唱後説:“味非常足,只有長期紮根基層,才能彈唱出這個味來,沒有長期生活在基層是得不到的,高手在民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