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回遷居民住進智慧社區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背靠玉泉山,東鄰頤和園,西近香山,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北塢嘉園是個環境優美的回遷房社區。而今,這個公園環抱的社區正被打造成為海淀智慧社區建設的“樣板間”,居民們較早體驗到了社區智慧化帶來的便捷服務。

去年,海淀區啓動建設40個智慧社區,北塢嘉園社區就是其中之一。智能煙感、智能門禁、環境監測……在這裏居住了10年的“80後”劉帥扳着手指頭向記者數起她在小區裏看到、用到的新物件,“這兩年的變化真是挺大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剛開始是小區保安用測温儀量體温。有了人臉測温設備,只要在儀器前站好,就能立即測出體温,人員出入更快捷。”劉帥對大顯身手的人臉測温設備讚不絕口。

值得一提的還有智慧電梯。在安裝有攝像頭、電子屏和監測設備的電梯內,一旦出現人員被困,電梯會自動報警,攝像頭可實現與後台工作人員通話,電子屏還能引導被困人員進行自救。同時,系統還會自動將異常信息通過短信、電話和手機APP通知物業人員,做到最快救援。在平時,電梯內的智能設備還能監督各種不文明行為,並語音提醒文明乘梯。

改變還在繼續。提到智能門禁,劉帥充滿期待,“以前進單元門要刷磁卡,不久後就可以實現智能控制”。備案過信息的居民,可直接刷臉進入;如果是訪客,鍵入房間號後,系統會呼叫房主手機,通過手機即可開門。

“在海淀區的智慧社區建設中,北塢嘉園是一個全場景建設的小區。”作為智慧社區的“建築師”,中科大腦工程經理孫玉紅告訴記者,目前北塢嘉園小區硬件安裝已完成九成以上,進入前端測試階段。這些24小時盯緊公共區域的“眼睛”,在傳統人防之外又構築了一條科技防線,讓居民住得更安心。

小區主幹道上,人臉抓拍設備重點關注進入小區的陌生人;易被佔用的消防通道,也有高清探頭“蹲守”,通過OCR識別車牌圖片等方式,即時提醒挪車;所有窨井在安裝防護網的基礎上增設報警裝置,井蓋偏離15度警報就會響起……調試好這些看得見的裝置只是智慧社區建設的開始。目前,完成“硬件”改造的社區,已經接入“海淀區智慧社區平台”,在前端採集之後,實現實時預警、多級聯動,實現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提高社區治理能力。

智慧社區只是海淀“城市大腦”建設中最貼近民生的部分。正在建設中的海淀“城市大腦”,是在一個可升級、全開放的頂層設計框架下,統籌基礎技術平台體系、共性服務平台體系,以及以城市智能運行指揮中心等多個智能應用體系,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實現多個部門的數據信息實時共享。

到今年年底,海淀“城市大腦”將初步建成,在城管大腦、環保大腦、公共安全大腦等領域取得應用成效,為市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到2022年底,海淀“城市大腦”建設成果將向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等領域全面延伸。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