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5日中印兩國軍隊在加爾萬邊境地區爆發衝突以來,印度全國上下抵制“中貨”、叫停雙邊貿易的呼聲甚囂塵上。近日,印度政府也終於採取行動,加強了對中國商品通過其貿易伙伴入境的審查,意圖減小對中國的進口依賴。
(圖片來源:《經濟時報》)
儘管民間熱情高漲,然而印度媒體卻紛紛對這股熱潮“潑冷水”。印度《經濟時報》報道指出,印度對華出口主要是初級產品和原材料,包括石油產品、有機化學品、鐵礦石、棉花和塑料原材料,而進口主要是中間產品和製成品,如電信儀器、電子元器件、消費電子產品、活性藥物成分和機械。
以雙方產業鏈的層級與完備程度來作比較,中國工業雄厚的技術積累與強大的生產能力確保了中國生產鏈條上中下游的完整性,然而印度無論是技術設計還是應用生產能力都相形見絀,印度對中國的產品的依賴遠遠大於中國對印度產品的依賴。
《印度時報》指出,中國是印度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印兩國間的貿易額佔印度貿易總額的10.6%,中國實際上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而對於中國而言,2018年中國與印度的貿易額僅佔中國當年貿易總額的2.1%,僅位列中國貿易額佔比國家排行的第12位。並且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幾乎是所有合作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來自印度的抵制對中國貿易來説不痛不癢。
《經濟時報》報道同時也指出,隨着中國在與秘魯、巴基斯坦、澳大利亞、韓國和東盟等印度競爭對手的自由貿易協定中進一步減免關税,印度的部分出口產品被取代,這一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在抵制“中貨”的背景下,若印度再進一步失去對中國的出口份額,最終只會陷入經貿內外交困的窘迫境況。
印度《財經快報》指出,如果印度政府迫於輿論壓力加緊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税,消費者將感到最痛苦。關税任何程度的提高都將增加銷售商的成本,並傳導給製造商,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尤其在手機市場,中國產品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佔比約為72%,任何更高的關税都會在手機價格方面影響市場。
(圖片來源:《財經快報》)
仰觀國家經濟,俯察民眾生活,印度民眾及政府的抵制“中貨”行動似乎只能得到與其目的南轅北轍的結果。在全球經濟增速低迷的當下,印度逆全球化的種種行為只會破壞中印兩國長久以來建立的友好經貿關係,為其本身的經濟增長帶來更多障礙。
參考資料:經濟時報、《印度時報》、《財經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