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陪伴遠比你想的重要,孩子未來更有方向感

文/拜託了爸媽!

在奇葩説裏有一期談到這樣的話題,“每週父親陪孩子的時間少於12個小時,就取消爸爸這個稱號”,裏面有個選手説到,每天媽媽都在操心爸爸陪孩子的時間太少,為什麼要否定這個規定呢?先不説這個這個規定合不合理,從這個話題中我們就反應了當下家庭的最普遍的親子關係,母親在家陪孩子,父親在外打拼賺錢,早出晚歸,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已經睡着了,在工作日的時間裏,幾乎沒有時間和孩子相處交流,在休息日的時候,又想休息,自己一個人清淨,這樣的一個家庭問題,已經發展的成一種社會現象了,父親的工作越來越忙,幾乎缺席了孩子所有的重要成長時刻,在這個家庭中,孩子與父親就愈加生疏。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陪伴遠比你想的重要,孩子未來更有方向感

但是,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呀,父親在這個家庭,在孩子身上付出多少,都能在孩子身上體現。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雙方對孩子的身心的成長都有着很重要作用,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少,爸爸和媽媽對孩子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有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在帶孩子,而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卻很短,但是孩子的人生方向需要爸爸來指引,幫忙做出正確的導航,父愛也要理性,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陪伴遠比你想的重要,孩子未來更有方向感

父親給予方向感

孩子人生中的方向感更多是爸爸給予的,特別是對男孩子來説,比如在平時父親與孩子打鬧的過程中,就會莫名的形成一種屬於他們之間的、只有他們才懂的語言,有時候不用説,一個眼神就能知道。父親跟兒子可以不分年齡的打鬧,可以沒有顧及的碰觸對方的身體,行為學家表示,父子之間在打鬧的時候,身體接觸也是一種深層次的溝通,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種言傳身教。

也正是因為這樣深層次的溝通,讓男孩知道,他以後將要成為父親這樣的男人,在父親的身上,能夠找到自己,能夠看到未來的模樣,也會不自覺的將父親作為自己心中的榜樣。

如果一個男孩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跟父親接觸或者是心裏感受不到父愛,他會產生很強烈的不安全感,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男孩們需要模仿父親的行為來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而且母愛跟父愛也是不一樣的,母愛不能代替父愛,母愛能讓孩子找到滿足感,但是父愛能讓孩子找到方向感。

爸爸們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男孩會不自主的模仿爸爸的行為,例如父親在家很少幫助妻子做家務,那麼當母親要求男孩幫自己做一些家務的時候,男孩就會理所當然的拒絕,因為他們頭腦中已經形成一種思想,做家務就是女人的事,男人可以不用去幫忙的,這也是爸爸們給孩子做的“榜樣”。

所以各位爸爸們,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千萬不要再經常以“工作忙”為理由而忽視了自己身邊最需要父愛的孩子。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陪伴遠比你想的重要,孩子未來更有方向感

父親格局放飛孩子

有一句話説: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高度,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是高大的,往往都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在心裏把父親當成是智慧和理論的象徵,那麼孩子就會不自主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慢慢的長大後,就會努力的付出一切去抵達或者超過父親的高度。

父親並不説像媽媽那樣給孩子事無鉅細的照顧才是最好的愛,而是要給孩子指引方向,做一些立志的教育。父愛和母愛不一樣,相對於母愛來説,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更多的是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會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去抵達,適時的時候背後幫忙推一把,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同時也是在鍛鍊他們的自立能力。

要想做一個好的父親,那麼一定要生活中給孩子做好榜樣,因為這在未來能夠影響和決定到孩子所能達到的高度。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陪伴遠比你想的重要,孩子未來更有方向感

父親角色取決於女兒、兒子

父親角色的轉換,主要取決於是對待女兒還是對待兒子,因為兩個不同的性別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教育。

如果你是男孩子的父親,你要在他面前樹立一個高大的榜樣,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家庭方面,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親很厲害,自然的也就會朝着那個好的方向發展,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青春期,叛逆邊緣的孩子,你要讓孩子感受到道德約束的力量。因為在青春期的男孩子都容易變壞,但是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的男孩是否會變化很大程度上跟他的父親是否在一起有關。因為對男孩子們來説,父親是一個強大的象徵,孩子心中崇拜父親,父親也有着一股強烈的道德的力量,在束縛着兒子的行為。父親也要跟母親站在一起,兩個人用相同的態度來教育孩子,兩個人共同樹立在孩子心中高大的形象。

如果你是個女孩子的父親,那麼你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你的女兒面前樹立一個很有安全感的形象,給女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她才能安心的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走去,而且父親的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她心中理想化的異性形象,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和諧的話,也更能知道如何與異性相處。如果女孩從小就缺乏父愛,那麼在青春期的時候,就更大概率的會從家庭意外的男性身上尋找那種缺失的父親般的關愛,也就是早戀,如果這份關愛突然失去的時候,孩子面對這樣的創傷和打擊很難恢復。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對父親的依賴都是很獨特的,心中那份愛只有自己的父親能夠給予,其他的人,不能!所以每一個父親都要好好的跟自己的孩子相處,多爭取時間,不僅是為他們自己,更是為了家庭。

育兒有態度:讓育兒輕鬆,讓養育生活更從容。

喜歡“拜託了爸媽”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03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陪伴遠比你想的重要,孩子未來更有方向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