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近10萬北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三天之內便佔領漢城,迫使南朝鮮總統李承晚顧不得美國軍官的反對,戰爭爆發不到五十個小時,便帶着家眷和幾個貼身幕僚秘密倉皇南逃。隨即,北朝鮮人民軍統帥金日成把自己的指揮部移到漢城,他的目標很明確:打到釜山去,把聯合國軍隊趕下海,把南朝鮮軍徹底殲滅,實現朝鮮統一。
一個月後,北朝鮮人民軍先後經過水原、大田等戰役,長驅直入到達洛東江北岸,把南朝鮮軍和美軍逼退到洛東江中下游南線一帶,其後就是釜山——南朝鮮軍和美軍在朝鮮海岸邊上的最後一個據點。
然而,圍繞釜山防禦圈展開的戰鬥,形勢正悄然發生轉變。此時北朝鮮人民軍已經顯出力不從心,在兩個月連續不斷的高強度進攻中,其損失兵力已達5萬多人,精鋭已消耗殆盡,後勤又跟不上,雖然動員了30萬民工運輸,但隨着戰線的南移,北朝鮮人民軍的後勤補給線越來越長,人民軍戰士們已經很長時間一天只吃一兩頓飯,大部分北朝鮮人民軍已顯得體力不支,戰鬥力受到嚴重削弱。
同時,受美國操縱的聯合國軍,擁有了絕對的制空權,平均1個師可得到40架飛機的戰鬥支援,這些飛機還對長達300公里的補給線連續不斷地狂轟濫炸,當初計劃的海上運輸也由於美國海軍艦隊的嚴密封鎖已無法實施,美軍還對在運輸線 要衝——漢城附近漢江大橋地域進行了反覆轟炸,以致北朝鮮人民軍的戰爭補給逐漸陷入絕境。
8月31日起,北朝鮮人民軍對釜山防禦圈發起全面進攻,九月攻勢開始了。此後半個多月,對陣雙方一直持續着你死我活的拉鋸戰。美軍和南韓軍逐漸低擋不住,但北朝鮮人民軍攻擊力也達到了極限,再難以乘機推進。
9月15日,麥克阿瑟醖釀已久、震驚世界的軍事行動開始了,在被稱為“世界上最不宜進行登陸作戰的港口之一”的仁川展開代號“烙鐵”的登陸,一場被稱為“一比五千的賭博”。
作為朝鮮中部西海岸的一個港口,仁川距離漢城僅40公里,是朝鮮國土東西方向的“蜂腰部位”。美軍如果在這裏登陸成功並且展開部隊,就等於在北朝鮮軍隊的後方把朝鮮國土攔腰斬斷,從而使在南朝鮮土地上的北朝鮮軍隊陷入包圍之中,在由釜山展開的扇形戰場上南北兩面受敵。
早在7月初,毛澤東便提醒金日成美軍在仁川登陸或北朝鮮後方登陸的危險性,當時,求勝心切的金日成顯然忽視了毛澤東的警告,認為不值得考慮,並命令對中國方面的警告保密。
因為北朝鮮人民軍主力已經打到洛東江畔,如果抽出兵力鞏固後方,做好抗登陸準備,則意味着放棄對釜山的進攻,一旦美軍和南朝鮮軍元氣恢復,再實現統一恐怕遙遙無期。如果集中一切力量發動最後一擊,只要突破了釜山防禦圈就可以直接把美軍趕下大海,還怕什麼登陸?
麥克阿瑟關於仁川登陸的作戰設想來自於“二戰”中他在太平洋地區指揮作戰的經驗。美軍曾在太平洋戰區創造過“蛙跳戰法”,即向日本軍隊防守薄弱甚至沒有防守的後方要地實施機動作戰。後來,美軍就是利用 這樣的“蛙跳戰法”艱苦卻成功地開闢了通往呂宋島、沖繩島的勝利之路。當麥克阿瑟提出仁川登陸作戰的計劃時,所有在場的陸海軍將領們,幾乎一致認為“是不是腦子出了什麼問題”。最終,麥克阿瑟以他的堅強固執和歷來樹立的威望,説服了參謀長聯席會議中難以對付的三軍部長們,遠在白宮向來對麥克阿瑟以下犯上不滿的杜魯門總統,最終也不得不同意仁川登陸作戰的計劃。
為確保成功登陸,麥克阿瑟下令所有的電台和報刊進行迷惑性的報道,大肆宣揚聯合國軍要在釜山進行反攻,希望混淆北朝鮮人民軍對仁川登陸的戒備。同時,在朝鮮東海岸的三陟附近,麥克阿瑟命令出動以接受日本簽字投降而聞名的“密蘇里”戰列艦艦隊,艦上口徑巨大的艦炮對三陟海岸所有目標都進行了猛烈炮擊,幾乎摧毀了海岸上所有的炮台和海岸陣地。“特里姆蓋”號航空母艦和“海倫娜”號巡洋艦也在平壤外港和南浦一帶炮擊。特別是在人們最容易預想可能登陸的羣山港附近,美空軍對羣山港50公里範圍內的公路、鐵路等目標進行了酷似真正登陸作戰前的猛烈轟炸,而且,美英兩國軍隊組成的聯合襲擊隊還對羣山海岸進行了戰鬥偵察。
1950年9月15日凌晨2時,麥克阿瑟坐在他的“麥金萊山”號旗艦上,嘴裏叼着玉米穗芯煙斗,下達了仁川登陸作戰的命令。由美第1陸戰師、第7師以及海軍陸戰隊等組編的第10軍為登陸主力。到了下午5時30分,美軍僅以死亡20人的微小代價佔領了仁川城。此後四天聯合國軍方面另外5萬多士兵也陸續上岸。
美軍仁川登陸成功兩週後後,聯合國軍奪回了漢城,北朝鮮人民軍的退路被全線封鎖。一個月前,朝鮮統一的前景是如此光明,轉眼間,北朝鮮人民軍卻不得不撤退,但為時已晚。7萬多北朝鮮人民軍真正撤退回三八線以北的不到3萬人。
當天,聯合國軍的先頭部隊北進三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