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翻譯疑雲》:現代人的致命疑惑,我到底行不行?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燈光下,九名從世界各地趕來聚在一起的翻譯“尖子生”舉杯同慶,唱着“世界需要什麼,是愛,甜蜜的愛,”互相傾訴心事。如果不是因為個別人的貪婪和陰暗,他們應該會成為很幸福的人,擁有着一級棒的專業能力,拿着按小時計費的工資,過舒適愜意的生活。

電影《翻譯疑雲》講述的是九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翻譯員受聘翻譯一本暢銷小説三部曲的最後一集,卻因為其中十頁資料莫名外泄,從而被甲方懷疑有內鬼而展開的故事。

在其中幾人因為不滿搞了小動作之後,他們互相猜忌,死的死,傷的傷,原本能順順利利完成的任務一下子變得無比棘手,幸福的生活也化為泡影。

電影的敍事手法和懸念設置都屬中上等,在這裏不做過多分析,本文要着重討論的,是電影中悲劇產生的根源,如果當時擁有更為正確的自我認知,換一種稍微積極一些的想法,會不會就是另一種結果。

在面對難度較大的任務時,人們會不自信,甚至對自己產生懷疑,喪失信念感,一旦這種自卑的消極情緒過了頭,就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念頭:既然一定要完成這個任務,那隻能違反一些規則,走一些捷徑了。然而這樣錯覺往往直通悲劇。

自我認知正確並堅持正向的輸出,是抵禦人生中大風大浪的基石與根源。

1.不覺得自己是個好妻子

誰也不會想到,像杜森這樣一個熱愛家庭、工作穩定的好女人最後會選擇在地窖裏上吊自殺。在別人眼裏,她配得上優秀:翻譯專業能力突出,擁有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作為一名中年女性,她的人生可以説是挺令人羨慕的,職業和家庭都不缺,可她卻覺得自己非常差勁。

由於一直有個小説夢,她被關在地窖翻譯文稿的同時還在一直嘗試寫小説,多次投稿卻屢屢被拒。因此她便一直侷限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熱愛的寫作事業得不到認可,她便假想自己的丈夫和女兒都瞧不起自己,在絕望中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杜森的悲劇在於她對自我認知產生偏差,那種滲到骨子裏的自卑讓她走上了極端。然而她並不知道,她是被甲方欽點的翻譯官,十幾年勤勤懇懇的工作造就了她嫺熟且老練的翻譯能力,她的丈夫和女兒更是十分崇拜她,完全沒有她所説的無視與貶低。

地窖裏壓抑的氛圍和持續發來的咄咄逼人的短信只是一個導火索,表面上杜森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自殺了,而實際上電影真正要呈現的,是無數和杜森相似的中年已婚女性的處境。因為被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遲遲無法實現的理想壓得喘不過氣,所以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美好,忘了自己也曾經是意氣風發、充滿活力的小女孩。

本片是把這種遭遇放大化了,現實生活中已婚婦女的心理健康的確非常值得關注。

就如《82年生的金智英》中因為心理壓力而產生身體病變的金智英,有多少人在她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甚至是自己。那有一段非常經典的台詞,女主媽媽問女主:“智英,你怎麼了?”女主不哭不鬧,只是抬起一雙毫無生氣的眼睛説道:“沒怎麼,我只是累了。”

金智英所説的累和杜森的絕望,歸根結底是無用感,這種糟糕的情況一時半會還無法根治,但我們可以從日常做起,作為丈夫和孩子,給家裏的女性多一些關心與疼愛,幫助她們樹立這樣一種自我認知: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作為一名成熟女性,年齡增長代表的是魅力、智慧,這樣她們可能就會慢慢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甩掉所謂“黃臉婆”的低價值感。

同時作為親人愛人也該認識到女性的對家庭的付出也並不是理所當然,奉獻值得被尊重,誇誇她讓家庭更温暖,幫她分擔用行動釋放關愛。

2.不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

電影中的甲方大老闆艾瑞克,是惡毒至極的一號反面人物,像對待牲口般地對待翻譯者,為名利和金錢濫殺無辜,毫無人性,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在於,實際上他的所作所為是一次又一次被外界欺騙催發的。

他非常欣賞一位資深作家投來的稿子,滿懷期待地去找他合作,卻在即將出版的前一天晚上被放了鴿子;他花重金聘請了九位翻譯員只為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翻譯一部優秀的作品,卻沒想到被“內鬼”一次又一次恐嚇。

一而再再而三,他的心理防線被擊潰了,自我認同感越來越低,他質疑是不是真的自己不值得信任,才會讓自己選擇託付和依靠的人離開放棄他。因為信心失守,又急需捍衞住社會地位,他開始懷疑身邊一切的人和事,粗暴地對待這個世界。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一人負我。越是表現出攻擊性的人,心裏越慌。

這個人物實際上映射了很多白手起家的老闆們,一開始無依無靠,憑着一腔熱血在社會上摸索着前進,卻因為缺乏經驗碰了釘子,也遭受了不少毒打。

這時候個人的選擇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是跳進泥潭種下邪惡的種子還是堅守職業道德繼續守善,不同的選擇可能就會讓之後的職業發展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如果當時艾瑞克能稍微把事態發展想得好一點,堅守初心,堅信善良忠義也能把事情做成,除了迎面向他打來的鞭子,還是有很多講信用也有能力的人才,也繼續踏踏實實地講究行業規則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無辜的人失去生命了。

在任何行業都有陋象,非君子的規則破壞者總是存在。

通過艾瑞克這個大反派我們能發現一些職場上的道理,不管自己遇到了多麼噁心的人和事,也不要對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正確方向失去信心,堅守住自己內心的一些東西,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與操守,不捅破道德底線,説不定就能在若干年後“守得雲開見月明。”

3.不相信自己有寫作天賦

“幕後黑手”亞歷克斯,是這起竊書案件的始作俑者。誰又能想到這個看上去安靜乖巧、毫無攻擊性的大男孩會做出這麼多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來。他本可以成為一名很有才華的作家,但他卻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也親手毀了自己這塊好玉。

這和亞歷克斯的原生家庭有着很大的關係,從小父母雙亡,陪伴他長大的只有書店的老闆和堆積在房間裏一摞一摞的書。並沒有人給他生活上的指導,所以他三觀的形成模糊不定。他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沒有對自己能力的清晰認知,他只知道,自己愛看書,愛寫作,但他並沒有意識到把寫作才能變現。

他把自己的稿子給出版社編輯看,編輯告訴他這稿子出版了肯定能火,也告訴他願意花重金買下稿子。才華已經得到了外界的認可,他不是狂喜而是自卑難信。不知鼓勵肯定為何物的他,對自己沒有一點信心,也完全不認為自己的書出版以後能火。

這像極了剛入社會時的職場小白們。沒有經驗,沒有特長,面試屢屢被拒,自信心一次又一次被打擊,好不容易有個公司願意錄取自己,還覺得是施捨和憐憫,初入職場做什麼都畏畏縮縮、戰戰兢兢,不求有功只求無過,更別説相信自己能做出什麼成績來了。

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學校裏的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已經變成了他們的隱形技能,即便一開始是小白,只要善於學習,不斷成長,也能通過專業知識的積累成為具有一技之長的大牛。

如果亞歷克斯當時不那麼自卑,相信自己的潛力,不甘只當一名翻譯員,堅持在寫作這條路上走下去,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作者,後面那麼多糟糕的事情也許就不會發生了吧。

可以説亞歷克斯的不自信,是這三個人中產生後果最嚴重的,比起對家庭和對規則的不信任,他的自我認同感更低,長期身陷自我否定。身邊人不管再怎麼規勸和鼓勵,也都挽回不了了,不要小瞧信念感的力量,正確自我認知的樹立會使得信念感持續輸出,態度改變想法,想法決定行動,正念多一些,路才寬一些。

很多人喜歡把《翻譯疑雲》和《東方快車謀殺案》作對比。在多人作案類似性的前提下,兩者的作案根源是有極大的反差的。後者的動機是出於實現正義審判,而前者很多時候的行動出發點往往來源於人們內心深處的陰暗、自卑、自私和邪惡。

電影是以一種“反面教材”形式的呈現,告訴我們現實生活中,需要更加陽光積極地生活。

生活在並沒有那麼戲劇化的現實世界,平凡的我們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在這個時候,請選擇相信自己,不要因為一點打擊就對這個世界失去信心,還是要充滿幹勁地對待生活和工作,不管外界的磨難讓我們栽了多少個跟頭,我們還是要保持向上的動力,持續向生活輸出樂觀積極的信念感。

世界並不完美,但沒那麼糟,但假如心態崩了,比能力不到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