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社交狀態:找到“三座靠山”
有句話:成年人之間的感情到底有多脆弱呢?一句話沒有説清楚,再見就是陌生人了。
人與人的關係説複雜也複雜,説簡單也簡單。簡單到“相處舒服”四個字,足以形容。
舒服的狀態往往做到了這三點:
1
不對任何人期待太高
年輕時,我們總期待有貴人相助,一夜暴富;
等有錢了,又期待有個完美愛人;
結婚生子後,又期待孩子能有出息……
期待永無止境,快樂卻越來越少。
作家馬德説過一段話,發人深省:
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我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實現呢,就自怨自艾。
適當的期待可以理解,但過高的期待,只會讓人陷入慾望的泥潭,無法自拔。
對愛人期待過高,就容易放大對方的缺點,忽略對方的付出,傷了夫妻感情;
對父母期待過高,老抱怨父母沒給自己創造好條件,不僅讓父母傷心,也讓自己消極自卑;
對孩子期待過高,總責怪孩子不爭氣,不僅孩子難受,自己也會變得暴躁易怒……
你可以對人有所期待,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期待能實現固然好,即使一時實現不了,也不要太影響心情。
當你降低了對別人的期待,關係就會輕鬆很多;當你不抱期待時,生活反而處處都是驚喜。
對人期待越少,自己心情越好。
2
敢批評你的人,請深交一輩子
人的目光,從左眼的最左邊到右眼的最右邊,是180度的範圍。
而生活是一個360度的世界,因此剩下的180度需要別人來指點迷津。
但“一粒米養百樣人”,有的人非常自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即便看見了你的不足,也會當沒事人一樣掩蓋過去。
而真正敢公開指責你的人,實為諍友,他才是真心期盼你進步的人。
黃永玉和曹禺就是這樣一對諍友。
黃永玉對曹禺先生早年間創作的《雷雨》、《日出》和《原野》等作品推崇備至,很多經典台詞更是熟記心中。
但曹禺在晚年卻沒有寫出相應的佳作,黃永玉很惋惜曹禺前輩的一世才華。
於是性格剛直、執着藝術、固守原則的他給曹禺寫信道:
“你是我的極尊敬的前輩,所以我對你要嚴!我不喜歡你後來的戲,一個也不喜歡。”
令人稱道的是,接讀此信,曹禺如領受當頭棒喝。
他不僅恭敬地把黃永玉這封信裝裱起來,張掛於家中,以時時警醒自己,還坦誠地給黃永玉寫了封回信:
“你鼓勵了我,你指責我近三十餘年的空洞,我浪費了‘成熟的中年’到了今日——這個年紀,才開始明白……”
何為知己?
馮夢龍説:“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投者謂之知音”。
很多時候,人生就像一把手電筒,前路雖亮堂,但身體卻始終處在黑暗裏。
敢批評你的人,是貴人。
接受批評,成為更好的自己。
3
找到自己的“三座靠山”
第一座靠山:自己。
布萊希特説:
“不管我們踩什麼樣的高蹺,沒有自己的腳是不行的。”
靠別人得到的東西,可能會因為德不配位,而惹禍上身。
靠別人,只會戰戰兢兢;靠自己,才能踏實安心。
別人給我們的,可能只是一盞燈。
我們只有做自己的太陽,才能照亮人生更遠的地方。
第二座靠山:人品。
老子曰:“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
一個人的人品,足以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人品好的人,自然高朋滿座,哪怕身處逆境之中,也不乏雪中送炭之人。
第三座靠山:積極的心態。
心若向陽,則無懼悲傷。
積極的心態,足以讓人驅散心中陰霾,讓人對生活始終充滿熱情與希望。
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真正的正能量,是你活成了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