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殺我,我才10歲..…”10歲男孩被同學父親捅死:別讓你的“護犢子”,成為孩子的噩夢!

“護犢子”是媽媽的天性,但一味的護犢子,對孩子的成長教育並無好處。

前幾天,媽隊看了一條讓人心驚的新聞。

一位中年女子,竟在學校內公然大聲辱罵一位10來歲的小女孩,並教唆自己的女兒“用力打她”!

原因是中年女子不滿女兒在學校競選才藝主角時,遭同學掌摑。

女子覺得孩子被欺負了,氣急敗壞之下便帶着閨蜜拿着攝像機衝到學校,想替孩子“報仇”。

女子辱罵女孩聲聲刺耳,更讓人感到反感的是,她竟然抓起女兒的手,朝着女孩的臉蛋徑直掄下去。

由於力道過大,女孩被打得全身哆嗦,眼淚流滿了紅紅的臉頰,但中年女子仍不罷休,又立刻把女孩的臉掰正,叫囂着“繼續打”!

媽隊想説的是,身為一個母親,我也能理解那種“得知孩子被欺負”時的氣憤與心痛。

換做是我,也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但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替孩子出頭”,難道就真的“保護”了孩子嗎?

事發後,媽隊不禁重新思考,孩子間發生矛盾衝突,作為父母,該怎麼做才最正確呢?

替孩子出頭,害了孩子

媽隊想起曾看過一個震驚全網的殺人案:

2018年温州市,一名父親拿起水果刀,在學校將一名10歲男童活生生捅殺致死。

而這位父親行兇的動機,因為女兒和男孩在玩鬧時出現了一點小矛盾,男孩不小心將女孩的眼睛弄傷,導致眼角出現淤青。

然而,正是這個,讓身為父親的他怒火中燒,竟決定殺死男孩來泄憤!

我看到這個新聞時,內心無比震驚:為人父母想保護孩子,其心可憫。

但保護孩子,怎麼就能忍心對別人的孩子狠下毒手呢?衝動殺害的男孩,也不過是一個10歲的孩子,也有愛他疼他的父親。

我不知道他是否曾想過:因一時衝動,盲目為孩子出頭,是否真的正確?

他是否有想過,在那一刻,女兒眼睜睜地目睹了眼前這血血淋淋的一幕?

他是否考慮過:在女兒眼中,她看到平日和藹的爸爸突然變得憤怒、暴力,這對她內心的傷害有多大?

冷靜下來細想整件事情,我不禁擔心起他的女兒,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長大後會變得怎樣呢?

會不會也學着爸爸的樣子,用情緒解決問題呢?

實在不敢想象!

每個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他們通過成人的一舉一動來認識這個世界,也效仿大人去對待這個世界……

父母傾向暴力,孩子必然會用拳頭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愛用情緒解決問題,孩子也必然效仿!

我有個小學同學,孩子今年6歲了,見人就打,為此夫妻倆很頭疼。直到有一天我去他們家,才明白孩子的暴力從何而來——

孩子玩玩具,碰到手,剛要開始哭,奶奶趕緊抓起玩具就是一頓“打”:“打它!打它!怎麼可以傷到我的寶貝孫子?還疼不?”

噙滿淚水的孩子看到這,突然就冷靜下來了,也學着奶奶揚起手打玩具。

看到這我不禁感嘆:孩子本可以學會更温和的方式來處理紛爭,卻跟着父母早早學會了暴力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總把“搶過來、打回去”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慢慢地,孩子也在暴力中嚐到甜頭:更加認為只有暴力才是最快的解決方法。

可你要知道一點:如果孩子小時候暴躁易怒不去糾正,長大後再想改就難了!

護犢心切是每個父母的天性,但是反應過激,暴力行事,往往適得其反!

替孩子出頭

讓孩子失去社交能力

像開頭那位因為女兒不小心被男孩碰到眼睛就殺死男孩,自以為是“替孩子出氣”了,但仔細想想:

以後誰還敢跟你的孩子一起玩啊?

有沒有想過孩子以後該如何面對同學、老師的眼光?

之前就有個新聞:

兩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發生矛盾。其中一個孩子父親跑去學校把對方男孩打傷致其住院兩個多月。

而4年間,他的兒子卻從沒好受過:

大家都不願意跟他做朋友,對他敬而遠之;

時常有同學挑釁:“我好怕你爸爸來打我啊!”;

上了初中也覺得特別孤單,經常偷偷落淚……

因為大人一次衝動的暴力介入,這個男孩從此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心傷。

慢慢地,沒有朋友的他越活越孤單,這樣的孩子怕是一生都不會快樂吧?

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裏,他們是有自己的一套社交溝通的方法的。

有時候,家長過度反應,不但不能讓孩子受到保護,而且會讓孩子在同齡人中失去地位。

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很正常,只要是在可控的範圍內,讓孩子自己學會解決衝突跟紛爭,何嘗不是一個成長的機會呢?

你可能誤解了孩子的“欺負”

其實孩子間的打鬧,摩擦並沒有你想象中的嚴重。

甚至有很多時候,“孩子被欺負了”很可能是一個誤解。

著名心理學家張怡筠,曾説過:

只有惡意傷害別人才叫欺負。而6歲以下的孩子發生衝突,很少是欺負這兩個字,小孩之間發生衝突,並非大人理解的是非對錯的問題。

0-6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快速發展,但是語言表達能力卻還沒跟上。

因此當他們不開心、或想跟別人玩、吸引別人注意的時候,沒辦法清楚表達出來,就只能通過“打一下”來表達。

就像有一個孩子不小心推倒別人,其實他心裏只是想快速通過這條路,並沒有欺負的意思,想着:“我要過去,能不能讓條路?”但奈何不會説出來,只能用身體表達。

記得在《媽媽是超人》的綜藝中,賈靜雯哄波妞玩兒,忽略了咘咘。

咘咘想要得到媽媽的關注,於是伸手推倒了波妞。

賈靜雯明白孩子是因為感到被忽略了,所以才故意動手的。

因此沒有立馬發火指責,或是反推一下讓孩子嘗試被推的滋味。

而是温柔地把她拉到懷裏,告訴她“媽媽知道,你們都想讓媽媽抱是吧?”説完心疼地摟着咘咘。

得到媽媽的理解,咘咘立馬變得温順起來,並且承認自己做錯了。

可見,孩子打人並不一定是欺負,有可能是有其他需求。

如果沒有弄清就去替孩子出頭,會不會因此錯過了一個瞭解孩子的機會,並且深深地傷害了孩子呢?

反過來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間發生衝突,先弄清原因,再不濟可以教孩子保護自己,而不是去暴力干預。

保護孩子講究方式跟策略

我們的孩子是在一個充滿競爭和合作的環境下成長。

所以與人衝突是避免不了的,想要孩子能在安全的“邊界”範圍內快樂成長,就得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盔甲”。

判斷是否需要介入衝突?

有次胡可的兩個孩子安吉和小魚兒因為搶玩具發生爭執。

胡可沒有立即干預,而是淡定地開着車,偷偷地關注着弟兄倆的狀況。

看到兩個孩子只是發生爭吵,並沒有出現危險的情況,於是胡可決定不加以干涉。

果真,過了一會兒,吵完架的兄弟倆早已和好如初,還開心地唱起歌來。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爭執。

父母可以先判斷是否需要介入孩子的衝突中?

主要是在在確保孩子不會受傷害的情況下,父母適當放手,讓孩子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孩子才更容易找到相處之道。

接納孩子的情緒,安撫情緒為主

劉濤曾在一檔節目裏,遇到兩個孩子掐架。

她先摸摸被打的孩子的頭,問:“打到哪了?”

撫順了被打的孩子的情緒, 劉濤又嘗試理解哥哥打人的行為:

“我覺得哥哥是因為今天小豆子一直都沒有那麼乖,所以才心情不好,對不對?”

劉濤的話,果然也猜中了哥哥的心事,哥哥立馬釋然。

其實有時候孩子打人或被打,內心都有情緒。

父母一味地去指責,只會激化孩子的情緒。

反過來如果幫孩子捋順心結,等他們安定下來,再去告訴他們下次可以如何做,效果才會更好。

“護犢子”是媽媽的天性,但一味的護犢子,對孩子的成長教育並無好處。

但該替孩子出頭時,忽略孩子的心理,或懶得/不好意思爭執,對孩子也會造成傷害。

這個程度的拿捏,關鍵就在看問題是否客觀和處理方式是否公平上。

大家都且當父母且修行吧!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3 字。

轉載請註明: “別殺我,我才10歲..…”10歲男孩被同學父親捅死:別讓你的“護犢子”,成為孩子的噩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