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的前前後後
文/閻麗
1962年10月,中國和印度在邊界地區爆發了激烈的軍事衝突。這是一場由印度挑起,中國被迫自衞反擊的戰爭,是中國不願打卻又不得不打的戰爭,是中國奮起保衞國家和領土安全的戰爭。
中印友好背後,危機暗伏
中印兩國本來是友好鄰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印度是第一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非社會主義國家。為此,中國也給予了印度熱情回報,1951年,為緩解印度糧荒,中國在自身糧食緊缺的情況下,仍然向印度提供66萬噸大米。之後,兩國官員互訪頻繁。周恩來總理曾多次訪問印度,和印度共同確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尼赫魯總統也訪問中國,受到熱烈歡迎。1958年,中國在尼赫魯主張下參加了萬隆會議。一段時間以來,中印兩國都充滿了“中國印度是兄弟”的口號。
然而,在這友好的背後,危機卻一直暗伏,尤其是暫時處於休眠狀態的中印邊界問題更為敏感。
眾所周知,中印兩國獨立與解放之前,雖未曾正式劃定過邊界線,卻早已形成了一條各自遵守的習慣邊界。印度自1947年獨立後,開始時一直遵守着這一邊界。中印邊界的緊張局勢源於1951年2月印度乘中國在朝鮮激戰無暇西顧,派軍隊佔領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達旺地區。中國政府經過多方交涉表明態度,印方在邊界地區明目張膽的軍事活動才有所收斂。但印度政府不僅不肯退出佔領的中國土地,不久之後又加緊了對中國領土的蠶食。同時,尼赫魯政府還阻止西藏當局到北京商談和平解放問題。當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時,印度駐華使館竟在向中國政府的照會中説:“中國軍隊之侵入西藏不得不認為是可悲的。”
1954年,印度政府還修改官方地圖,把東段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作為已定國界,佔領了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又在中段侵佔了阿里地區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還把西段的巴里加斯劃入印度版圖。這樣一來,印度共侵佔中國領土達1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福建省的面積。
印度一意孤行,矛盾升級
1959年3月,西藏少數上層反動分子策動叛亂,達賴趁機逃往印度,並在一週後受到尼赫魯的接見。在叛亂事件中,叛亂指揮中心就設在印度的噶倫堡,印度方面也積極支持。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息叛亂時,印度和英美等國家一唱一和,支持叛亂,反對解放軍平叛。西藏叛亂被迅速平息後,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衝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其構建“大印度聯邦”野心不死,他甚至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具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印度。同時,印度還不斷製造事端,挑起衝突,使矛盾升級。比如1959年8月和10月的“朗久事件”“空喀山口事件”後,印度甚至對中國發出了戰爭叫囂,這使中印關係徹底惡化。
朗久、空喀山口事件發生後,為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邊界衝突事件,我邊防部隊遵照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的指示,開始單方面主動後撤,中國政府還提出了很多和平建議,但尼赫魯完全拒絕,一意孤行地執行所謂的“前進政策”,繼續侵佔中國領土。從1961年起,印度軍隊不斷向中國境內入侵,東段越過“麥克馬洪線”,西線也不斷設立新據點。1961年11月,尼赫魯向其邊境特區駐軍發出“盡一切可能向前推進、積極佔領整個邊境”的命令,要求哪裏有縫隙就在哪裏巡邏或建立哨所。12月,印陸軍總部發布命令,要求其東部軍區將哨所儘量向邊界靠近,佔領整個“麥克馬洪線”。隨後,印度軍隊聞令而動,不到半年時間,便沿“麥線”建立了24個新哨所。1962年6月4日,印度軍隊越過“麥線”在扯冬建立哨所,並聲稱,“麥線”的確切位置只能由印度單獨決定。9月9日,印度國防部召開會議,討論將中國軍隊趕出“印度領土”問題。隨後,陸軍總部即發佈命令,要求印軍主力立即進駐扯冬的哨所,所有部隊做好戰鬥準備,把中國軍隊從“印度領土”清除出去。
面對印度一意孤行,中央軍委確定了“整軍備戰”的方針,準備應付突發事件,但同時指示解放軍“退避三舍,不打第一槍”。中國政府仍希望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建議“中印雙方武裝各後撤20公里,邊界爭議通過談判來解決。”但尼赫魯政府拒不接受中國政府的和平倡議。此時,中印邊界形成了“犬牙交錯,武裝共處”的局面。
中國忍無可忍,奮起反擊
從9月20日午夜起,盤踞在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北中國扯冬地區的印度侵略軍不斷向中國邊防部隊發動攻擊,共打死、打傷中國邊防人員47人。為此,中國政府先後向印度政府提出了7次最嚴重的抗議,並要求其立即停止進攻。但是,印度一意孤行,恣意擴大侵略。10月12日,尼赫魯竟下令把中國軍隊從中國領土上“清除掉”。10月20日清晨,印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不得不進行自衞反擊。至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這次自衞反擊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進行。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結束,歷時1個月,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
第一階段,自10月20日至28日,主要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地區進行,印軍總兵力約2.2萬人。其參戰陸軍自稱是“打遍歐、亞無敵手的強師勁旅”“王牌部隊”等。但是,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僅僅經過8天的激烈戰鬥,便全殲印軍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虜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共殲印軍1900餘人,收復了東西兩段的全部被佔領土,用事實否認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同時,中國政府本着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一貫立場,於10月24日發表聲明,提出包括“停止衝突,重開談判,雙方從實際控制線各後退20公里”等內容的“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建議。但印度政府在遭到慘敗之後,依然頑固,拒不認輸,不僅悍然拒絕我國政府的和平建議,還要求中國政府退回到塔格拉山脊以北,讓印度軍隊重返各個哨所。隨後,印度政府進一步掀起了全國規模的反華浪潮,加緊進行再次較量的戰爭動員和準備工作,宣佈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並於11月14日和16日再次向我軍發起猛烈進攻。中國第二階段反擊戰正式開始。
第二階段從11月14日至21日。這一階段的反擊,在東線主要分兩個作戰方向,即“麥線”東端的瓦弄方向及其西端的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方向。11月14日,印軍首先從東線瓦弄方向我軍發起進攻。但僅僅6個小時後,印軍便在山頭上留下67具屍體,其它便一無所獲了。11月16日清晨,中國軍隊發起全線反攻,經一天激戰,便奪取了印軍佔據的瓦弄地區,殲滅印軍1200餘人。同時在西線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方向的反擊戰也正式開始。中國軍隊採取“打頭、切尾、斬腰、剖腹”戰術,通過穿插包圍方式,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准將旅長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成為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戰役。另外,在西線的其它地段,如裏米金、梅楚卡、都登地區的反擊戰,同樣打得有聲有色。尤其是對印自衞反擊戰的最後一戰——班公洛地區反擊戰,更是打得乾脆利落。
在這次對印自衞反擊戰中,我軍所到之處,印軍望風披靡,中國軍隊已完全佔領了邊界全線上的所有爭議地區。在西段,我軍清除了印軍侵佔的全部據點;在東段,我軍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我軍以傷亡2400餘人較小代價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另殲印軍5個旅之大部,並俘獲了印軍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擊斃印軍第62旅旅長辛格准將,總計殲滅俘虜印軍8800多人。同時,還繳獲飛機5架,各種火炮380門,坦克9輛,汽車430多輛以及各種槍支6300餘支(挺),及其它許多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
中印邊界問題,長期存在
為了高舉和平談判的旗幟,促成我國三項建議的實現,中國政府於11月21日宣佈,從22日起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主動停火,主動後撤。隨後,從12月1日開始,我軍便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側20公里以內。其後,又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並釋放了全部印軍戰俘。中國政府的這一義舉,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因此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讚揚。
但在戰爭中遭受重創的印度從此把中國視為仇敵,他們認為中國軍隊的“懲罰”大大傷害了印度的自尊和體面,並把中國主動釋放全部被俘人員、歸還所繳武器和軍用物資説成是陰謀。印度政府對中國的誠意根本不予理睬,拒絕任何形式的談判。
中國撤軍後,印度卻在邊界全線增兵,並不斷蠶食“麥克馬洪線”以南的爭議領土,至1963年春,中印兩軍重新在“麥克馬洪線”附近形成了對峙。僅1963年上半年,邊境對峙的中印兩軍就互相提出抗議照會多達60餘次,並且印度對爭議領土的蠶食愈演愈烈。
1965年印巴戰爭發生後,毛澤東決定和印度開戰,一是策應巴基斯坦,二是反擊印度蠶食。中國外交部向印度大使館代辦提出正式的最後通牒,兩國戰爭一觸即發。但此時,由於蘇聯介入調停印巴衝突,印巴雙方實現了停火,印軍在中國和錫金邊境上撤除了部分工事。就這樣,第二次中印邊境戰爭未能爆發。
1967年,中印兩軍在中錫邊境發生了兩場衝突,雙方互有傷亡。直到1976年,印度才主動恢復向中國派駐大使。1979年2月,印度人民黨政府外長瓦傑帕伊訪華,中印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但中印邊境問題仍是兩國關係中最棘手的問題。雖然從1981年起,兩國商定輪流在北京和新德里舉行邊界問題談判,卻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1988年12月19日,拉吉夫·甘地成功訪華,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方式協商解決邊界爭端。之後,辛格、高達及拉奧總理也都表達了增進中印關係,和平解決問題的意願。2003年6月23日,瓦傑帕伊總理訪華期間,印度政府首次公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許西藏人在印度進行反華政治活動,為重開對話開創了新的起點。同時,雙方又約定各自任命特別代表,探討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但至今中印邊界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