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視頻日誌:當今農村的“新農具”

鄉村題材作品一直是文藝創作的重要內容。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農事的古老吟唱。此後,無論散文中的“世外桃源”,詩歌中的“憫農感懷”,乃至小説中的“鄉愁故土”,影視劇中的“平凡世界”,鄉村題材文藝創作都呼應着社會與時代的變遷。當下,一種新的文化形態——“三農”視頻日誌正在蓬勃發展。

“三農”視頻日誌以農村、農業、農民為題材,內容大多是對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的日常記錄。近年來,“三農”視頻日誌“長勢喜人”。2019年,僅一家媒體的客户端,“三農”類內容累計閲讀和播放量達700億次,擁有10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超過100個,擁有1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超過1000個。“三農”視頻日誌的迅猛發展勢頭來自於:一方面,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互聯網經營模式不斷髮展,推動了農村原生態影像創作與互聯網內容生態的結合;另一方面,伴隨網絡視聽用户羣不斷壯大和受眾喜好的垂直細分,在自然地理、生產生活、風俗文化上頗為獨特的“三農”“原生態”題材,受到大眾廣泛關注。此外,線上內容生產為農副產品銷售進行引流,提供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和持久的生產動力。從更高站位來看,生態文明建設、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發展戰略為“三農”視頻日誌提供了“最強背景”,內容建設和電商扶貧於此形成強大匯流。

乘着農村改革發展的東風,“三農”視頻日誌逐漸找到將農村資源進行視聽轉化的正確方式。創作者們從當地生態、生產、生活和文化資源中取材,生動呈現山河美景、多彩民俗、綠色食品、鄉野樂事等看點,讓“三農”成為擁有“美食”“生活方式”“旅行”“非遺”等潮流標籤的新時尚。

“三農”視頻日誌給人的感覺往往淳樸可親。這不僅體現在內容上的返璞歸真,也表現在美學風格上的“原生態”——拍攝是生活“實拍”,影像生產方式趨向“零添加”。比如,某短視頻平台上一個粉絲近1500萬的賬號,每期內容都是一位普通農婦製作特色食物。跟《舌尖上的中國》等專業美食紀錄片相比,這些視頻日誌拍攝方式非常簡單,內容只有做飯和吃飯,場景無非廚房和農家院子,影像僅僅是幾個固定的長鏡頭拼接而成,很少有推拉搖移等鏡頭語言,更不用説充滿文學氣息的詩意旁白。但真實的生活場景、粗糲的視頻畫面讓觀眾彷彿回到自己的童年,回憶起媽媽盡己所能為家人制作美食的動人場景。沒有受過專業培訓而拍攝成的視頻內容,並非“劣勢”,反而成就一種獨特的美學風格,更易於建立創作者和粉絲之間的信任和情感聯繫。

不僅如此,這些本來是農民或返鄉創業青年的創作者們也提供了觀察當下鄉村的別樣視角。在過去的鄉村書寫中,創作主體往往是職業的文藝工作者,農民只是被書寫的對象。但“三農”視頻日誌的創作者,生於斯長於斯,儘管拍攝工具並不專業,拍攝技巧也沒那麼嫺熟,但擁有對這片土地的細緻觀察和濃厚情感,這種真實的力量仍然打動人心。除更全面展現鄉村生活外,“三農”視頻日誌的創作者們也更有動力通過視頻日誌這一抓手,把網絡內容生產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重新激活更多鄉村資源。例如,截至目前,某短視頻平台,有超過1000位“三農”創作者開通小店,小店年總成交額超過2億元,其中30位創作者年成交額超百萬,有的累計為家鄉賣出水果800萬斤,為1200多户農户和貧困户增收400多萬元,有的將線上的組織能力轉化到線下,聯合當地村民建立以農產品生產和供銷為主業的農業合作社……互聯網與鄉村“鏈接”越來越廣、越來越深,“三農”視頻日誌也因此被稱作當今農村“新農具”。

通過“三農”視頻日誌,人們感受着當下鄉村社會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氣神,更多人才和資源也將由此投入新時代鄉村建設中去。“三農”視頻日誌充滿着創作者自我呈現和自我發展的煙火氣,構成了鮮活生動的時代風景。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1日 20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1 字。

轉載請註明: “三農”視頻日誌:當今農村的“新農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