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福特的這匹電馬,真的比特斯拉Model Y值得買嗎?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可以説,我等待試駕Mustang Mach-E這台車,已經等了兩年了。兩年前,我在美國參加了這台車的全球首發儀式,並且和福特電動車團隊的全球高層有過深入溝通,還探訪了福特電動車在硅谷的研發基地。而直到今年,我才等到了國產版Mach-E的上市,以及首次試駕。看着眼前的這台車,我就像是看着一個小孩從出生、到終於開始蹣跚學步,真是感慨良多。

外觀

國產版的Mach-E,之前我們在車展上已經體驗和講解過,這次我就粗略地再聊幾個重點。第一,國產版與美版最大的區別,是國產版全系都標配了那個黑色的“鬼面罩”,這個前臉在美版是GT車型專屬的。當時我們中國媒體就強烈建議低配車型可以選裝,因為美版低配車那個前臉實在是……不太好看。沒想到,福特在國內直接搞成全系標配,這個真該點贊。

第二,Mach-E是當做SUV在賣的,對手當然也是Model Y、EC6這樣的轎跑SUV,但Mach-E的車身體態,更像一台跨界運動車,不太像傳統的SUV。這次在場地裏我還觀察到,Mach-E的車身高度,其實和福克斯Active這樣的跨界車是差不多的,而離地間隙(因為電池原因)還不如福克斯Active。當然,Mach-E這樣的體態看上去確實比Model Y、EC6要更加動感、更像一台標準的運動車。

第三,純電平台的好底子,讓Mach-E的四輪非常靠近車身四角,這為它搭載更大的電池、車內享有更多的空間也打下良好的基礎。

車門採用按鍵式開啓。最初我們在美國看到這台車時,按鍵之後還要等一秒多種、車門才會彈開,顯得動作很拖沓。現在至少在國產版上,按鍵開門動作已經非常流暢了。

內飾、車機與座椅空間

這次我們試乘試駕的這批車,還是屬於工程樣車,與最終交付版本可能還會有些差別。但我們這次看到的這批Mach-E,車內的做工已經不錯了,最終交付版本只要保持這個水準即可。以前福特的很多國產燃油車總會被大家吐槽內飾,但這回面對Mach-E,應該不會再有什麼批評聲了。尤其是當它面對Model Y這樣的對手時,那優勢還是很大的。

這台車最初發布時,中間這個大屏幕有不小的爭議。但這次我體驗過裏邊的車機系統後,我願意給它打給高分。因為這套車機系統,從界面美觀度、屏幕分辨率、菜單邏輯、菜單反饋速度等等各個維度去評判,都是非常優秀的。我所説的優秀,可不是和大眾這樣的傳統主機廠比,而是和所有的同級新能源車比。作為一名蔚來車主,我覺得福特這套車機的表現甚至比蔚來的還要優秀(當然在語音方面,它表現暫時還不如蔚來);而相對於特斯拉,雖然特斯拉在菜單邏輯上更清晰簡潔,但福特車機的本地化表現是完爆特斯拉的,這個中國消費者應該非常能夠直觀體驗到。

這個大屏幕下方,還有個懸浮的實體音量調節旋鈕。這個對於副駕駛調整音量是非常方便的——而且這個旋鈕的阻尼感也做得相當不錯。

另一個可以給好評的是整車的座椅舒適性表現,尤其是後排,比Model Y和EC6的都要更舒適。

説到這個後排,Mach-E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由於其溜背的造型,導致後車門弧度較大,高個子上車時要注意別碰頭;二是這車後排的車窗,從造型到面積,就真的和轎車很像,比一般的SUV車窗面積要小很多。理論上來説,後座車窗面積小,容易導致乘客暈車,我一開始也是有點擔心這個問題。但在試乘過後,我的疑慮就基本打消了……

試乘與試駕體驗

這次福特安排我們在場地裏試駕後驅長續航版車型(售價30.99萬元),在公路上試乘GT首發版車型(售價37.99萬元)。這兩個版本搭載的都是80.3度的811鋰電池,電池供應商為比亞迪,CLTC續航分別為619公里和492公里。

在公路試乘環節,結合之前提到的後窗問題,和GT版3.65秒的加速能力,我一開始真是擔心我坐在後排會暈車,尤其這次還有那麼長的山路。可沒想到,這台Mach-E行駛起來出奇地平穩。坐在後座,所能感受到的整台車的低重心感,以及懸掛抑制車身上下浮動的能力,Mach-E比EC6和Model Y都要更強。再加上它表現同樣不錯的車廂靜音和底盤過濾震動能力,坐在它的後座,好像還真的挺舒服呀!

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大眾的ID.4X,在底盤平穩度表現方面也是同樣出色的,看來這些傳統大廠在機械調校方面確實有實力。兩相比較的話,Mach-E的底盤表現我感覺要更高級一些,尤其是懸掛那種柔韌度,真是調得剛剛好。福特在燃油車時代,底盤就經常被我們交口稱讚,在新時代的首個車型Mach-E上,福特同樣沒有讓我們失望,好樣的!

在試駕環節,由於時間比較緊,我其實並沒有在小賽道里把Mach-E推得很“盡”,而是想多體驗一下這台車的日常駕駛特性。這台車有三個駕駛模式,名字分別為細語、入勝、不羈。簡單理解,可以對應其它車的ECO、COMFORT和SPORT。在不同模式下,車輛動力輸出、轉向力度和回饋等方面,都會有明顯不同。但就有一個遺憾點:福特並沒有提供一個自定義的駕駛模式選項。因為我平時開車就是動力和轉向調到“中”,而底盤調到最硬的狀態的,我覺得這是我最喜歡的感覺。像Mustang這樣重視駕駛的品牌,理應在駕駛模式上給駕駛者更多自由權才對。

簡單試駕後,Mach-E駕駛起來最得我心的有兩點:一,這台車的整體動態特性可以説是有點運動,但又不會太激進。它不像Model Y那樣一打轉向整個車就鋭利地給你回饋,同時又不會有蔚來那種太沉重的感覺。Mach-E是在“靈”與“穩”之間找到了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我覺得多數消費者試過車之後,都會體驗到這台車是多麼“好開”。

二,無論是在哪個駕駛模式,Mach-E的動能回收強度都調得非常適度。與大眾那種幾乎“零回收”、滑溜溜地像泥鰍一樣拼命往前滑的特性不同,Mach-E能讓你感受到一點點回收的感覺,但車還是在順暢地滑行的。相比起來,大眾那種就是燃油車掛N擋的特性,而Mach-E這種才是電動車的滑行特性。而如果你打開單踏板模式,Mach-E也不會在松加速踏板的那一剎那有明顯拉扯感,動能回收是強得來又還是平順的,這個感受也同樣比大眾的B擋好。

不過還是上面的意見:雖然福特已經把動能回收調得這麼好了,但我還是想多一些選擇權。如果能多加一個自定義駕駛模式,讓動力、轉向、底盤、動能回收可以讓駕駛者自由組合,那這車在動態方面就可真是太絕了。希望福特能好好考慮考慮,在後續OTA時加上吧。

總評

Mach-E上市當天,當我在發佈會現場看到國產版的技術參數,以及它的售價時,我還是很欣慰的。因為我之前在美國體驗過這台車,我大致知道它的實力有幾成。我當時擔心的是Mach-E在中國的技術規格會“縮水”,或者售價不接地氣。結果,Mach-E的規格和價格還是讓我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我當然又會擔心Mach-E在車機、內飾這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因為以前福特在這方面確實做得也不夠好。我還擔心福特調校電動車的動態時,能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能不能體現出與新勢力車型不一樣的個性。在這次試駕中,毫無疑問,Mach-E把我的這些疑慮也打消了。

眼見着,福特電動車高層在兩年前給我們吹的牛,一個一個都在實現,看來福特在做電動車的決心上、在投入到Mach-E的資源上,真的不是嘴上説説而已。就像我在本文開頭寫的那樣,我看Mach-E,像看着一個嬰兒出生到他蹣跚學步,接下來,希望他腳踏實地、茁壯成長吧。也希望有多一些人能夠有機會到福特的門店,親身體驗這款有自己獨特味道和強勁實力的新時代電動車。

説明:鑑於這次試駕的車型為工程樣車,且無開放道路試駕,因此我們暫不給Mach-E做出推薦評級。


【福特Mustang Mach-E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底盤舒適性和操控表現突出;車機系統功能齊全且好用;座椅舒適性較好。

主要短板:尾廂和後座空間還不算大;駕駛模式缺乏個性化選項;當前尚未能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