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不過中國口罩製造,他們寫信給拜登告狀……

這兩天,一封寫給拜登的“告狀信”被外媒曝光了。

寫信的,是一個由美國26家小口罩製造商最新組成、名為“美國口罩製造商協會”(American Mask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以下簡稱“口罩協會”)的組織,而信中的被告方,竟然是中國口罩製造商……

告狀的理由,看上去也很戲劇性:由於去年緊急生產的數億隻口罩目前處於積壓滯銷狀態,這26家小規模口罩商很可能在疫情結束後就面臨倒閉關門的局面。而在他們看來,造成自己悲慘命運的不是別人,正是目前大量湧入美國的低成本中國口罩。

“他們指責低價進口,尤其是從中國進口。”路透社5月11日的一篇報道中披露了這封信的詳情。

幹不過中國口罩製造,他們寫信給拜登告狀……

路透社報道截圖

指責和告狀之後,“口罩協會”半是威脅半是訴苦地表明來意:如果不立即獲得政府援助,未來兩個月裏他們將不得不減產一半,裁掉幾千個工作崗位。

在信中,“口罩協會”還上綱上線地給中國口罩冠上了“不公平貿易”大帽子:“我們給您寫信,要求立即幫助我們反抗其他國家的不公平貿易慣例,這種不公平將給美國本土口罩製造業生存能力和美國應對疫情的努力帶來威脅。”

詆譭完中國口罩,他們不忘誇耀自己的口罩產能:每年生產37億個手術口罩和10億個N95口罩,如今,倉庫裏還壓着2.6億個手術口罩賣不出去,工廠貨架裏還存着2000萬個N95口罩……

看到這裏,大家應該都會感到奇怪:按道理説,美國疫情危機尚未完全度過,對口罩等防護設備的需求期仍未結束,可是為什麼這麼大產量的本土口罩面臨滯銷,而市場卻還要捨近求遠用中國口罩呢?

答案當然是價格,價格,還是價格。

路透社指出,當去年口罩供不應求時,口罩價格飆升,一盒50個外科口罩售價一度超過50美元,一年後,價格暴跌,同樣的一盒只能賣到5美元。而在信中,“口罩協會”透露,他們生產每隻本土口罩的原料價比進口的中國外科口罩平均售價還高……

“去年大家蜂擁而至都開始做口罩,都覺得我們能賣掉,但後來發現,無論價格下調多少,(擁有完備產業鏈的)中國的報價都比我們低。”一家來自印第安納州的小生產商抱怨道,去年,這家公司才開始涉足N95口罩生產。

如果把視角切換到自由市場,對於醫院和美國民眾來説,是買美國口罩還是中國口罩?選擇顯而易見——當然是質優價更廉的那個。

所以,這些美國製造商的訴求也很明確:要求美國政府和任何領取政府補貼金的機構只購買美國製造的口罩;從採購清單中刪除不符合美國標準的任何口罩;所有接受政府資金的醫院在2-23年之前把40%的個人防護設備支出專用於美國本土生產商;要求政府考慮購買滯銷的2.6億個口罩……

總結成一句話:不要中國口罩,只要美國口罩!

據路透社報道,目前拜登政府已承諾對美國國內防護設備生產商予以支持乃至補貼,具體方法仍在審查。

看上去,這可能只是一個“會哭的小孩有糖吃”的故事,但其背後,卻不過是美國“過河拆橋”的霸權邏輯敍事。

任何一箇中國人,乃至任何一個有正常記憶力的美國人,看到美國目前對中國口罩的提防和打壓,都很難不想到過去一年,美國在疫情危急之中是何等亟需中國防護物資,而中國又是如何在特朗普政府對華貿易關税政策一再收緊之下不計前嫌對美大量出口防疫物資的。

而即使是在國內防疫物資最為緊缺之時,美國也始終沒有對中國防疫用品採取全面取消對華關税,而是採用豁免、延長豁免等臨時手段解決問題,足見其對中國製造的矛盾心理。

我們可以來簡單捋一下時間線:

2020年3月初,美國疫情擴散,發起中美貿易摩擦的特朗普政府,緊急加速批准豁免自中國進口的100多種醫療產品的進口關税,包括口罩、手套和消毒濕巾,當時,這些防護用品價格已在美國國內上漲2000%。

4月,來自美國醫療用品公司的超過100份申請文件被提交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要求減免對在中國製造的上述商品以及其他產品徵收的關税,以幫助抗擊新冠病毒的傳播。

9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再次將對包括智能手錶和某些醫用口罩在內的一系列中國商品的關税豁免延長至2020年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豁免看上去是延期,但實際上是將此前批准的豁免期從一年縮短到了4個月。

12月,美國貿易代表通知草案宣佈,再次對99種中國防疫產品延長關税豁免期。

2021年3月,美國再次宣佈將把針對中國產口罩、清潔用品及其它個人防護設備的關税豁免期延長六個月,以免抗擊疫情之際相關成本上升。

……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加緊佈局本土製造,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報道,美國將着眼於同日本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搭建包括半導體、醫療用品的供應鏈,致力於建成穩定的供應體系。

更為巧合的是,就在“口罩協會”向中國口罩製造商發難前不久的5月7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就以所謂“質量問題”為由撤回了超過65家中國製造企業的N95口罩許可。而此時距離這65家企業獲得FDA授權制造資格,才剛剛過去不到一個月。

就是在美國政府“縫縫補補”又一年的關税豁免政策和難以放下身段的搖擺之中,中國向美國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資。今年3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曾透露,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約一年時間,僅僅向美國,中國就出口口罩約438.5億隻,外科手套約11.9億雙,防護服約9.5億套,護目鏡約5403萬副,呼吸機17585台。

另據中國海關統計,從去年3月至年底,不到一年時間,中國就出口口罩2242億隻,防護服23.1億件,護目鏡2.89億副,外科手套29.2億,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只口罩。

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中國製造的巨大能量和爆發力。關鍵時刻,完備、先進的生產線能充分上馬,充足的用工和原料能被快速調動,看上去龐雜的全產業鏈能有序運轉——疫情暴發初期,快速大幅擴產的需求出現後,許多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直接轉產口罩,比亞迪和上汽就快速研發生產了口罩機;全產業鏈提效動作也非常迅速,中石化緊急上馬10條熔噴布生產線……

而這,也恰恰是過去一年多里美國想要離開但始終離不開中國製造的根本原因:除了中國,沒有哪個國家能擁有如此快速且龐大的生產能力。

“美國人不會停止購買中國商品……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直言不諱批評中國製造業的人,及其支持者們,正在從中國製造商手中購買他們的政治旗幟。”

5月5日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刊發的題為《美國的製造業無法阻止美國人購買中國製造產品》一文,恰好也説明了這一道理。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6 字。

轉載請註明: 幹不過中國口罩製造,他們寫信給拜登告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