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賣刀的警示:一個人最大的苦,不是沒錢,而是身陷這三個泥潭
一把祖傳的無價寶刀,一位落魄的水滸好漢,就這樣奇妙組合在了一起,他呆立在汴梁繁華街頭,此人叫楊志。祖宗闊過,是金刀楊令公,他本來帶着兩擔財寶來公關高俅,想重新當官。
哪料雞飛蛋打,如今這位楊家將的後人已身無分文,開始賣祖傳寶刀,是怎一個苦字了得!楊志抱着刀,被京師熙攘的人流所淹沒,毫不起眼,就更不要説還能有啥“主角光環”了!
但這一切,隨着一位叫無毛大蟲的無賴出現,就瞬間改變。因為老百姓都清楚,這小子叫牛二,最不是東西,誰沾上他誰倒黴!於是,賣刀的楊志,立刻就變得異常醒目了。也是,好漢豈能怕無賴?
但無賴卻也不怕好漢!因為嚴格意義上來言,好漢和無賴的差距,只差一張臉皮——要臉皮的叫好漢,不要臉皮的叫無賴,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爺!
這就出問題了,果然牛二胡攪蠻纏,充分顯出無賴本色,非要不花錢,就拿走寶刀。楊志被糾纏得忍無可忍,爆發出好漢本能,一刀殺了牛二,變成了囚徒!
這就是《水滸傳》中,楊志賣刀的大致經過和人物特徵。那麼楊志的人生,為何會淪落至此?其實,從“楊志賣刀”的這個過程中就能看出來:一個人最大的苦,不是沒錢,而是身陷這三個泥潭。
二、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
如果把楊志這次回京公關高俅,看成是次求職面試的話,顯然就能看出問題來。也就是説,楊志求職失敗之後,走上販賣“寶刀”的地步。
寶刀意味着啥?對於好漢來言,就是吃飯的傢伙,當然楊志這把寶刀,還代表着祖先的榮耀啥的。但別管怎樣吧,刀,對楊志來言,就意味着其本領,這是沒錯吧?
那麼如今再看這事,這哪是“楊志賣刀”,分明是他在售賣“絕望”。因為此刻的楊志,已經把自我給否定了,自暴自棄——這才導致他,把吃飯的傢伙、家人的期望、祖先的榮耀,都打包在寶刀上,給賣了!
倘若他當時有一點理智,就憑他那一身功夫,一隻胳膊都能揍得牛二滿地找牙,這不就擺脱牛二了嗎?所以,楊志賣刀,根本就不是沒錢。真正的原因,是他身陷自我否定這個泥潭而無法自拔。
小結:一個否定自我的人,對人生也是否定的。這種狀態下極易發生問題。要想避免身陷這個泥潭,唯有懂得這七個字:天生我材必有用!
要明白,條條大路通羅馬,何必撞死在南牆下?這不值得!誰都能否認自己,唯獨自己不能否認自己。否則,楊志賣刀的悲劇,就真有可能發生了。
三、陷入了垃圾人的泥潭
牛二是什麼人物?用現在話説,就是一個垃圾人。這種人渾身充滿負面情緒不算,還帶有極強的侵略性和感染性。別管面對誰,一旦其負面情緒爆發,就死咬住不放——這就是他們的可怕之處。總之就一條,拉着你進入泥潭。
楊志就是典型受害者。雖幾次想走,想擺脱,但問題是牛二就死死咬住,千方百計地把楊志帶偏,一步一步把楊志拉入泥潭。
啥?你的寶刀吹毛斷髮,來,試試!
呦,真斷了頭髮。什麼?還能削鐵如泥,你吹牛,砍幾個銅板看看……
厲害啊,真砍斷了!還能殺人不見血?來,有種你試試,就從我身上試。不試,你就傷害了我的善良感情,造成我的精神損失,除非你把這寶刀給我做補償……垃圾人的套路,莫不如此!
小結:遭遇垃圾人,其實誰也沒有啥好辦法,但可借鑑的辦法卻是有。比如,有的人為了避免過度陷入,在自己能承受的情況下,花錢免災。
還有的人,在時間或自己能力的允許下,玩一把“反殺”等。總之,無論哪種辦法,都是避免跟着他們的節奏跑。
所以千萬別學楊志,處處被動,被牛二痛痛快快就給帶到溝裏去了——這才是真的苦,跟有沒有錢,沒啥關係!
四、陷入了無計劃的泥潭
倘若説,楊志自我否定和遭遇垃圾人牛二,都屬於客觀因素的話,那麼最關鍵的主觀因素是啥?就是缺乏計劃。
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楊志來京跑官求職,就毫無計劃可言。兩擔子財寶撒完,非但沒見啥效果,反而還造成了自己身無分文,走投無路了。因此這才發生了後面一系列事端——這叫有計劃嗎?
所以,做事必須要有個大致計劃。別羨慕破釜沉舟的勇氣,那是被逼到那地步了,且就算破釜沉舟,不是照樣也是有計劃性的嗎?
更不要認為“好運會永遠與我同行”,或“咱是楊家將的子孫,誰敢不給面子”,這些都要不得,須知連神仙還有打盹之時呢!
小結:所以一旦做事沒有計劃,是非常容易如楊志這樣,陷入“無計劃泥潭”的。這可比沒錢了還可怕,因為往往意味着,此刻你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楊志不就是這樣嗎?
所以,做事還是要有些計劃為好,起碼多留一手,多條渠道,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