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中新網太原4月25日電 題: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中新網記者 楊傑英

  “臨終關懷是什麼?”美國人梅學良(Eric Miller)説,臨終關懷是守護患者生命中最後的時光,讓他們過得快樂。

  在山西陽泉友愛醫院內,梅學良的團隊正在教患者打八段錦,陪他們下棋,給他們彈手撥琴,幫助患者和家人坦然面對死亡。

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梅學良與陽泉友愛醫院院長李有全在一家養老院走訪調研醫療服務、老年護理等問題。 楊傑英 攝

  今年53歲的梅學良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1988年,梅學良來到中國大連學習漢語,之後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從小熱愛中國文化的梅學良,在中國的時間加起來已有15年。

  “過去30年,我沒看到世界上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有如此巨大的發展。”雖然這15年在中國的生活是間斷的,但卻讓梅學良更能讀懂中國。2008年,梅學良把過去10年在山東鄒平的見聞整理成稿,與其他美國學者的文章一起結集成冊,出版了《鄉土中國的變遷》。

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梅學良與老人聊天。 楊傑英 攝

  一個偶然的機會,尋求對腫瘤患者進行有效心理干預的陽泉友愛醫院院長李有全結識了梅學良。2013年,在李有全的邀請下,梅學良和中國妻子李若霞(山西壽陽人)來到太行山中部的小城市定居下來。2014年,陽泉友愛醫院開設了專門的臨終關懷科,並啓動了臨終關懷項目。

  “我來到中國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陪伴那些我無法拯救的人,為了陪伴他們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梅學良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陽泉這樣的小城市,是在這裏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探索一套可以推廣的臨終關懷模式。

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梅學良和社工董傑正在與老人聊天。 楊傑英 攝

  此後的時間裏,梅學良和妻子經常到陽泉的社區和村莊調研醫療服務、老年護理等問題。“臨終關懷要想在中國推廣,就必須符合中國國情。我們盡全力為有需求的患者服務,讓他們瞭解什麼是臨終關懷。”

  李有全説,梅學良來到陽泉後,對當地的人和社會進行深入觀察,並努力去融入大家,共同去發展臨終關懷項目。“我們的起點很高,充分接軌國際成熟經驗,梅學良多次邀請美國專家來院指導工作。”

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梅學良在陽泉的家中做飯。 楊傑英 攝

  一開始在陽泉,臨終關懷不大被人們所接受。梅學良説,即使是不治之症,也要拼盡全力去治療,這是中國人普遍的做法。這與中國的孝文化有關係,許多人覺得如果不去治,就是不孝順。看着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過度治療、痛苦不堪,我們更希望他們回到家庭,有親人陪伴,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

  7年來,梅學良和李若霞開展臨終關懷的病人最大的89歲,最小的只有9歲,有200多位患者接觸到了臨終關懷的概念。

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2018年,董傑成為梅學良團隊臨終關懷項目的全職社工,去幫助更多家庭。 楊傑英 攝

  “做這份工作,你得有能力去傾聽患者,看他們有沒有願望,有沒有想做的事。”梅學良和團隊會為患者過生日,滿足患者去爬山的心願等等。他認為自己做這份工作最大的價值是,患者安詳地去世之後,家屬來醫院表示感謝。

  “90後”董傑曾是梅學良團隊幫助過的一位患者家屬。“2017年,我奶奶生病,進入臨終關懷期,梅學良團隊幫助我度過最困難的時刻。”2018年,董傑成為梅學良團隊臨終關懷項目的全職社工,去幫助更多家庭。

  “我希望這些患者在最後的時光中能平靜、安然、有尊嚴地離開。”梅學良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4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大叔定居中國小城: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