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養出名堂 致富不忘老鄉

養殖養出名堂 致富不忘老鄉

歐玉嬌在雞舍餵雞。 通訊員 陳歡歡 攝

10月20日一大早,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鎮墟一家副食店剛開門,就迎來了好幾撥客人。店內,“80後”店老闆歐玉嬌正忙着根據客人下的訂單,一盒盒打包雞蛋。

看着歐玉嬌充滿幹勁和活力的身影,很難想象,幾年前她曾因面臨生活困境愁容滿面——家裏土地少,家庭經濟來源單一且收入微薄,苦日子彷彿看不到頭。2014年,歐玉嬌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户。

“那時候,孩子小需要人照顧,整個家僅靠我老公一人割60株橡膠和打零工維持生計,有時候要靠賒賬過日子,生活十分困難。”每每提到從前的苦日子,歐玉嬌都説自己無比幸運,享受了政府的好政策,抓住了發展機遇。

2016年,來自省、縣、鎮的扶貧工作隊進駐塹對村。經過一番謀劃,幫扶幹部決定動員村民養雞。雖然缺乏養殖經驗,但歐玉嬌夫婦覺得“發展產業,脱貧才有希望”,他們決定通過養雞,靠自己的努力摘掉貧帽。

隨後,幫扶幹部給歐玉嬌家送來了150只扶貧雞苗,歐玉嬌和丈夫從此走上了養殖之路。

從平整土地、搭建雞棚,到打掃棚舍、添水餵食,歐玉嬌忙個不停,夫妻倆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怎麼養好雞。養殖初期,他們每天拿着政府發的養殖技術類書籍學習,參加在村裏舉辦的每一期養雞技術培訓。

採訪中,歐玉嬌向記者展示了一本泛黃的筆記本,這是她的“養雞寶典”。“駐村幹部教我,把每次雞生什麼病,用什麼藥,都記錄下來,慢慢摸索。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經驗,我學會了養雞。”

頭2個月,他們養的150只雞僅病死7只,存活率高達95%。“我還記得第一批雞賣了3000多元呢,當時特別高興。”歐玉嬌笑着回憶道。後來,她又向朋友借了2萬元,購買了1000只雞苗,擴大養殖規模。

不久,省委辦公廳、瓊中縣委政研室、和平鎮政府先後投入資金共103萬元建設雞舍及購買雞苗,支持塹對村發展養雞產業。塹對村成立了養雞合作社。此時已是養雞達人的歐玉嬌,主動請纓管理合作社。

很快,合作社社員從最開始的10户貧困户,發展到38户貧困户。合作社養殖效益和規模不斷提升,當年10月歐玉嬌一家順利脱貧,年底她被評為“脱貧之星”。

“我不僅要自己脱貧,還要帶着加入合作社的鄉親一起脱貧。”為了養好雞,2017年初歐玉嬌一家搬上山,住進由政府幫忙搭建、距離雞舍不過10米的簡易房,過起了與雞“同住”的日子。

養的雞越來越多,必須同步拓寬銷路。到鎮上擺攤、對接餐館飯店、通過電商平台銷售……能找的銷路,歐玉嬌都嘗試了。慢慢地,合作社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多,雞的銷路趨於穩定。

2017年,歐玉嬌被評為“致富帶頭人”。從2017年至今,合作社累計養雞上萬只,銷售額累計達70萬元,共分紅8.6萬元。

“最近一個月,我們賣了800多隻閹雞,收入8萬多元。”歐玉嬌説,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雞沒有銷路,現在有了銷售收入,就想着先給社員分紅。

隨着發展步入正軌,歐玉嬌把合作社交給了丈夫管理。3個月前,她在鎮上開了一家副食店,主要賣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和合作社生產的雞蛋,“雞蛋供不應求,一天光賣雞蛋就有300多元的收入”。

如今,當地的鄉村旅遊發展正紅火,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副食店還能賣點土特產。”歐玉嬌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只要勤勞肯幹,鄉親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責編:劉楊、席秀琴)

【來源:海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3 字。

轉載請註明: 養殖養出名堂 致富不忘老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