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和若鐵路首趟列車緩緩駛出新疆和田火車站。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的最後一塊“拼圖”和若鐵路於16日上午通車,這條行駛在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鐵路,都有哪些“抗風御沙”的“黑科技”?
法寶1:過沙橋
茫茫戈壁、黃沙無垠,依木拉克特大橋矗立在廣袤沙海中,任憑風沙從橋下呼嘯穿行。
中鐵十四局五公司副總經理張剛介紹,依木拉克特大橋所經地段屬於流動性和半固定沙漠地貌,而“過沙橋”則能夠讓風沙從橋下穿過,減少風沙對線路和列車運行影響。
和若鐵路沿線多為人跡罕至的沙漠,風沙季節漫長。為了降低風沙對鐵路運行的影響,鐵路建設者採取以橋代路的方式,在和若鐵路沿線建成5座總長達49.7公里的過沙橋,大幅降低風沙對鐵路的威脅。
這是5月19日拍攝的和若鐵路依木拉克特大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法寶2:裝配式橋墩
傳統鐵路橋建設施工中多為現場澆築。和若鐵路沿線風沙大、降雨量少,施工條件有限,導致混凝土現澆法施工困難,一定程度上耽誤工期,影響項目質量。
經過大量科研攻關,鐵路建設者決定在沿線3座特大橋的434個橋墩中應用裝配式橋墩技術。
什麼是裝配式橋墩?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和若鐵路總設計師楊寶榮介紹,就是經過工廠統一生產,再運往作業現場,像搭積木一樣進行組裝。與傳統的現場澆築施工方式相比,裝配式橋墩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工期。
“這項技術很好地解決了沙漠地區橋墩表面易開裂、養護困難等難題。”楊寶榮介紹。
這是和若鐵路預製裝配式橋墩拼裝施工現場(2020年10月19日攝)。(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法寶3:智能滴灌
如今,被稱為防沙“三件套”的蘆葦沙障、蘆葦方格和耐旱植物在和若鐵路沿線並不少見。不過,除了在沙漠“播綠”,“護綠”也並不輕鬆。
對於極為缺水的沙漠地區來説,要想保證綠植的存活率,就要解決水的難題。
為了悉心管養千辛萬苦播種的綠植,和若鐵路採用智能灌溉系統,通過手機智能控制灌溉系統,即便是在遠離滴灌的地方,操作人員也可以隨時完成“開”“關”工作,保證植物用水需求。和若鐵路沿線滴灌線路鋪設面積達11萬畝。
在和若鐵路沿線,管護員用手機控制滴灌管網系統(5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如今,和若鐵路沿線苗木成活率達到了80%以上,風積沙地段苗木高度也都在80釐米以上。
儘管新疆荒漠依舊勁風四起,但在“抗風御沙”科技的保駕護航下,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和若鐵路開“駛”出發。
文字記者:郝玉、顧煜
視頻記者:白志強、顧煜、丁磊、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