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家知名藥企高管因收受百萬元賄賂及2斤重金條獲刑4年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綜合

  未來網北京5月21日電(見習記者 李斌)5月16日,北京法院網披露判決書,判決書顯示原北京同仁堂中藥配方顆粒投資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因涉嫌職務違法,於2021年5月17日被留置。

  “同仁堂”這家百年企業,從來就不缺故事。此前,南京同仁堂因“貼牌商品”質控粗糙屢遭消費者投訴,經查證其甚至不具備部分所售商品的經營資格等問題,持續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為此未來網於2022年3月進行過專題報道:百年老字號真那麼神?幾乎無所不賣,無所不能!網友卻説……https://mp.weixin.qq.com/s/sQCbx3vJa02x_AvyUYpK7w,調查其銷售亂象並探尋背後利益邏輯。

  而更早期的事件是“同仁堂”內部打架,北京同仁堂一紙訴狀將天津同仁堂告上公堂。究竟人們常説的“同仁堂”是哪個主體?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三者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

  高管受賄獲刑,北京同仁堂“喜提”熱搜

  日前,北京同仁堂高管涉嫌賄賂並被留置,成為同仁堂股吧討論的熱點,這家中華老字號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5月16日,北京法院網披露判決書,北京同仁堂(600085)中藥配方顆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受賄獲刑4年。判決書顯示,被告人紀某,男,案發前系北京同仁堂中藥配方顆粒投資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因涉嫌職務違法,於2021年5月17日被留置。

  根據公訴機關指控及北京東城區人民法院審理並查明:紀某在2015年至2017年間,利用擔任北京同仁堂藥材蔘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便利,為多家合作企業提供業務合作方面、藥材供應及庫房供應等方面提供不同程度便利,並多次收受對方給予的錢財及金條等賄賂,其受賄金額共計人民幣92萬元、美元4萬元及金條一根(1000g型),經查證,該金條購買價格為33.41萬元。

  消息一經公佈,此事件迅速成為同仁堂股吧討論的熱點。事件屬性原因,投資者開始關注同仁堂的銷售費用,“利益交換,貪污腐敗,近五年超過25億元的銷售費用真的應該(公開)更透明些。”股東們留言道。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北京市政府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國有獨資企業,初創於1669年,其以現代中醫藥為核心,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出口創匯及海外終端數量均居全國同行業第一。

  (圖源:國海證券研究院)

  市紀委監委駐市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黃曉文認為,市屬國有企業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容易產生腐敗問題。國資國企系統要汲取教訓,加強內控體系建設,推動合規經營管理,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秉承“名店、名藥、名醫”的發展模式,同仁堂具有堅固的品牌護城河。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至2021年,同仁堂連續兩年超越茅台以滿分成績蟬聯《胡潤中國最具文化底藴品牌榜》,足以説明這家百年老字號實力。

  根據同仁堂2021年年報,主要產品為心腦血管中成藥,於2021年其實現總營收為146.03億元,較同期增長13.85%,2021年實現總利潤為23.28億元,較同期增長16.11%。

  (圖源:同仁堂官網)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5月20日,同仁堂當日漲幅3.93%,收於42.60元/股,上市公司當前總市值為人民幣584.25億元。

  “同仁堂”南北之爭,大有“故事”的中華老字號

  在中藥界,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一説。廣為流傳的影視作品《大宅門》的故事原型就來自於同仁堂,這家始建於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

  在消費者看來,這個至今353歲的中華老字號,從來就不缺故事。

  日前,南京同仁堂因為貼牌廣告質量問題屢遭消費者投訴,一度被網友“踢”上熱搜,事件的持續發酵下,其持續被媒體報道南京同仁堂甚至不具備部分商品的經營權,對整體同仁堂品牌形象、市場口碑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藥企做非藥類產品的品牌授權及貼牌現象較為常見,但是佔比並不算太大。導致貼牌現象存在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不菲的利潤空間,但是與此同時,良莠不齊的品牌以及售後服務,可能會導致品牌形象和市場口碑逐漸下滑,直至走到窮途末路。”

  網友反饋,市場上良莠不齊的“同仁堂”讓人眼花繚亂,作為一個老品牌,現在市場上 “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天津(同仁堂)”傻傻分不清楚。

  根據公開資料,同仁堂創始人系樂氏家族。未來網記者經調查發現,北京同仁堂系目前A股上市公司主體,而南京同仁堂與北京同仁堂無任何關係,但北京同仁堂與天津同仁堂品牌之爭則由來已久。

  樂氏家族子孫口述的《北京口述歷史:個人敍述中的同仁堂歷史》記載顯示,自同仁堂創立後,成為名滿京城的金字招牌,雖然1753年左右的一場大火,讓同仁堂一度走向衰落,致使其長期由外姓人經營,但樂氏一直保留着鋪東之位。

  而天津同仁堂的由來與樂氏也有着不解之緣。天津同仁堂後人張肈彤擔任顧問的《話説天津同仁堂》中記載,張益堂系天津同仁堂的創始人,其祖籍安徽壽州,出生郎中世家。早年,張益堂進京做藥材生意賺了錢,然而他對經營擁有百年曆史的同仁堂,並鑽研其成藥的製作工藝充滿嚮往。在樂平泉的邀約之下,張益堂開始統領同仁堂經營,分管制藥。張益堂接手同仁堂後,這家老字號得以新生。然而兩家合作9年之後,樂平泉要求收回同仁堂股權,獨家經營,雙方協商後各自分營企業。

  然後張益堂過世之後,樂氏家族後人與張家則因為同仁堂自豪打起了官司。清末,京津同仁堂案審理結果為:北京同仁堂不得在天津使用同仁堂字號,天津同仁堂不得去外地使用同仁堂字號經營。除經營地外,雙方在品牌logo設計及字號標識上都逐步區分開,自此各自為營互不侵犯,但其後兩家分別在公司官網公式雙方不具有任何關聯關係。

  (圖源:北京同仁堂官網截圖)

  京津同仁堂之爭始終都是網友關心的問題,北京同仁堂董事長梅羣在參加公開活動時表示,自1956年公私合營之後,通過贖買政策,北京同仁堂歸屬了北京市政府,在地級以上城市已經開了很多家終端店,各地也都叫“北京同仁堂”。

  在南京同仁堂陷入貼牌紛爭後,不少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台提問過“公司(北京同仁堂)與南京同仁堂的關係?”,北京同仁堂則回應稱,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