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油價持續站在高位,其中92號油價由年初的7元/升一度漲至9元以上,令到一眾燃油車主叫苦連天,不過好在近來隨着國際油價的回調,國內油價也迎來了今年內的5連降,算是給到燃油車主們一定安慰。
一面是油價高企,另一面則是車企加快投放純電動車,使得不少人開始對純電車躍躍欲試,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認為買電車能省錢,這點可以説是最大的吸引力。
然而購買電動車真能省錢嗎?
從日常支出角度來看,買電動車確實能夠省一筆錢,首先電費相比油費就便宜了許多。對於有家用充電樁的用户而言,像廣東地區居民用電普通時段充電僅6毛錢左右一度電,到了晚上12點以後的低谷期充電,每度電更低至不到3毛錢。
正因如此,購買電動車最合適於日常長距離通勤的用户,跑的時間和距離越長,其中電費較之燃油車油費之間的節省空間就越明顯。此外考慮到電動車結構沒有燃油車複雜,因此日常保養維護費用也要較之燃油車少。
另外從政策刺激層面來看,目前大家選購電動車還是能夠享受到較多政策紅利,包括免除購置税、不受牌照限制影響,像今年7月廣州車牌競價的個人平均成交價就達到了1.83萬元,而購買電動車則能夠直接免去這筆費用,且不用花時間去搖號。
就此來看,購買電動車相比於燃油車的剛性支出確實少了挺多,這點大概也是吸引燃油車主紛紛轉投電動車的最大因素。
不過實際上,電動車耗費高的地方還在於隱性成本。
首先一個是保險費用。去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正式開始實施,其在原有燃油車保險基礎上,主要增加了多項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專屬附加險,包括對車身、電池、電機、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燒)等多方面制定專項保險。
在這輪改革以後,不少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價格都迎來了一定漲幅。
例如小鵬和威馬的車主就反映保費上漲了10%-20%之間,至於營運車在此處境更是不容易,有網約車司機反饋不少保險公司直接拒保,而願意接受投保的則選擇坐地起價,年度保費普遍升至8000元以上,未來保費或將繼續呈現提升狀態。
其次,電動車的隱性成本之高還體現於維修費用。
雖説電動車日常的保養次數和費用都要較之燃油車少,但隨着中國品牌選擇在智能化層面加大投入以後,其可能帶來的維修金額也在上漲。
不久前網上就報道了一起關於小鵬P5的小碰撞事故,由於該車的激光雷達是安裝於保險槓位置,因此在這次事故中不幸導致了激光雷達的損壞。
據小鵬官方維修報價顯示,單顆激光雷達維修價格將近9000元,再加上相應的工時費,這筆費用基本在1萬元上下,由此多少也能看出電動車保險價格上漲的需要。
另外除去維修費用,等待處理完成的時間週期也不短,當事人表示現時等待小鵬P5激光雷達零件的物流時間起碼在一週以上,裝好以後還要經過調試,整個時間成本也是讓人頭疼的事情。
此外對於電動車來説,電池的成本以及安全影響因素佔比較大,這也意味着一旦電池遭到了損壞,換電池的費用將會讓人“矚目驚心”。
據悉現階段要更換電池的話,像埃安、比亞迪這類品牌的費用一般在5-8萬元左右,這基本已經佔據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車價,如果再算上該車的殘值率,分分鐘被消耗的成本已足夠購買一款配置不錯的全新燃油車。
提起殘值率,據二手車商反映,只要新能源汽車行駛里程數超過3萬公里,或使用時間超2年的話,保值率會呈現跳水式下降。
因此二手車商建議,如果從保值及省錢層面來講,買純電車更合適用車頻繁、有家充條件的用户,且購車價應該在15萬以內,這樣下來整體折舊程度就跟燃油車差不多。
由此來看,選購純電動車確實能夠在政策優惠、電費等賬面上體現一定的省錢作用,但從整個使用週期而言,電動車的保值率、保險及維修費用等帶來的隱性成本並不低,這是用户在作選購決策時需要考慮清楚的地方。
關於電動車的隱性成本,還體現在了一些相對道不清説不明的“灰色地帶”上,其中一方面在於家用充電樁的安裝費用。
相比起特斯拉用户需要花費8000元購買充電樁的做法,不少中國品牌都選擇了贈送充電樁的方式。
但實際關於其它安裝細項還是要支付一定費用,其中業內做法一般是贈送30至40米距離的電線,超出該範圍後每米收取50元左右,具體總額多少要看車位到電房之間的距離。
此外根據消防安全要求,充電樁電線禁止走不能阻燃的PVC管道,而是要走鋅鐵槽管,如果小區地下車庫本身沒有這類管道,則需要車主自行購買安裝,每米費用大概在50元上下。在此過程中,小區物管還可能成為限制因素,以各式藉口來從中牟利。
簡單算一下,安裝家充樁少則需要花費數千元,多則像特斯拉那樣基本要破萬元,單這一項費用可能就相當於近1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充電費了。
此外儘管目前不少廠家提出首任車主三電系統終身質保的做法,但實際還是有着不少限制,包括每年對行駛里程的要求以及按時保養。
其中在“按時保養”這一環上就有着很多可以迴旋的空間,包括是否需要絕對準確的按時保養,或者是否必須要到4S店保養,這當中涉及的條件符合問題會變得非常複雜。
再者,在當下汽車行業已經步入“軟件定義”的階段,各家車企都主張通過OTA升級來更新車主的用車體驗,其中訂閲制收費的服務增設模式開始遍地開花,但OTA的做法並不一定只帶來好的方面,有可能也會對原有的車主權益造成限制。
其中限制最明顯的一點,在於車企通過OTA升級進行鎖電,廠家希望藉助限制放電深度和充電功率來降低出現自燃的風險。
這也導致了在實際續航無法達到廠家宣傳的表現之餘,後期這般鎖電行為再削弱了整車續航能力,而在如此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之餘,要想解決好續航焦慮及充電便利性問題,用户還得更多依賴於家充樁的支持。
另外這也得寄望於相關行政部門能跟上市場快速發展的步伐,給到消費者足夠的購買信心保障。
從發展勢頭來説,購買電動車是市場趨勢這點沒錯,但如果只是簡單抱着想省錢的角度來考慮入手電動車,如此想法可能會讓你失望,因為這其中存在着不少隱性成本的問題,消費者很難能夠從中全身而退,所以在做最後的電動車購買決策時,用户們還需要認真考慮清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