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女人出嫁以後,是要到男方家裏過生活的。當小夫妻有了孩子,看孩子的任務就交給奶奶來承擔。
可是,隨着時間推移,很多舊的傳統也在慢慢改變中。
琴琴和老公寧寧都是80後獨生子女,他們結婚以後一直是婆家、孃家兩頭都住。
後來,小夫妻生了一個兒子。因為雙方父母也都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都想要幫忙帶孩子。
沒有辦法,孩子也只好是跟着爸爸媽媽,一個月在姥姥家住,下一個月就去奶奶家住。
孩子輪流跟着姥姥和奶奶,就經常有親戚和他開玩笑:到底是奶奶親,還是姥姥更親呀?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被追問過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孩子回答起來,還真是有一點困難。
夠圓滑的孩子會回答:兩個都喜歡。
比較實在的孩子,看看他們説出來的這些答案,姥姥、奶奶們就會比較扎心了。
奶奶是親人,姥姥是外人。
小江的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他從小就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因為姥姥家在外地,所以他只有春節放假的時候偶爾去姥姥家裏呆兩天。
後來,姥姥生病了,到了他們所在的城市看病,姥姥在家裏住了有小半年。在這段時間裏,有一次,小江當着姥姥的面説:“姥姥,你為什麼住在我家,還不回你自己的家呢?”
在小江的心裏,奶奶從小陪伴自己長大,當然是自己的親人。而姥姥是一個不熟悉的人,在他的心裏,最多就是一個親戚而已,他當然更喜歡奶奶了。
姥姥最親,奶奶是“容嬤嬤”。
很多獨生子女的媽媽,選擇讓姥姥幫忙帶孩子,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
佳佳今年上幼兒園了,每天都是姥姥接送她去幼兒園,只有週末她才會去奶奶家玩一天。
奶奶問佳佳:“佳佳喜歡和奶奶在一起嗎?以後能不能住在奶奶家就不走了?”
佳佳眨着漂亮的大眼睛説:“我不在奶奶家住,姥姥説奶奶是容嬤嬤,會扎人,很壞的。”
奶奶聽了,臉色頓時就變得不好看了。本來,佳佳媽媽和奶奶的關係就不好,結果兩個人這次吵得更厲害了。
姥姥、奶奶都是孩子的親人,一般都是孩子和誰待的時間比較長,就會和誰的感情更深一點。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除了少數的全職媽媽,大部分媽媽生完孩子都是需要繼續工作的。
那麼是奶奶幫忙帶孩子好,還是姥姥帶孩子更好呢?其實,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如何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關鍵的。
家長要怎麼做呢?
保持温馨的家庭氛圍。
婆媳矛盾,是中國家庭裏最突出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傳統觀念裏,就是爺爺奶奶要幫忙帶孩子,要介入到兒子的小家庭裏去,產生的矛盾就會比較多。
很多的家庭裏,媽媽一邊讓奶奶帶孩子,一邊就會各種嫌棄奶奶,也有的奶奶會和孩子説媽媽的壞話。媽媽和奶奶關係很緊張,甚至是吵架。
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好的。孩子最親近的兩個人,經常互相詆譭和傷害,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和傷害。
一個和諧、充滿温情的家庭環境,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奶奶和媽媽如果不能做到和諧相處,倒不如趁早分開,對孩子和家庭來説都更好。
父母不缺席孩子的教育。
獨生子女家庭裏,父母退休在家很願意幫忙帶孩子,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畢竟爸爸媽媽就會比較輕鬆一點。
但是,教育孩子這件事,爸爸媽媽才是第一責任人。爸爸媽媽不能把教育孩子的任務,完全交給老人,自己去忙事業,去掙錢,這是不對的。
任何人或者是學校的教育,都不能代替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養育、教育,都是不能缺席的。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要越位。
為了照顧孩子,很多家庭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的,這樣更方便照顧孩子。
但是,也有一些弊端,就是爺爺奶奶太溺愛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錯,爸爸媽媽想要批評教育孩子,爺爺奶奶馬上站出來:“算了,算了,不要再説了,孩子還小……”
老人溺愛孩子,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總是插手、越位、跟爸爸媽媽唱反調,這樣的教育模式,孩子很容易被慣壞。所以,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爺爺奶奶不要越位。
家和萬事興,一家人其樂融融,對孩子、對事業,都是最好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