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民建議,讓城與人相互成就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打開手機,點開隨申碼,市民鄭先生在下方的“疫苗&核酸”一欄中找到了自己剛上線的核酸檢測報告,結果顯示為“陰性”。

“不用再跑醫院拿報告,很方便。”包括鄭先生在內,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份便利要感謝市民許東去年10月的一條建議。而類似的人民建議,一年來,上海徵集了2萬7千餘條。

去年7月17日,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掛牌成立,在原本信訪工作的基礎上,集收集梳理、辦理反饋和宣傳引導於一體的工作機制更加完備。一年來,徵集辦收到人民建議同比增加了50%,重要建議採納率達到98.3%。

今年7月1日,《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若干規定》正式實施。用立法規範人民建議徵集流程,明確建議落實轉化的方式和機制,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首開先河。

人民城市人民建。一條條人民建議“好聲音”,傳遞着城市治理“金點子”,變成了城市發展“金鑰匙”。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今年1月27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上海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決議。這張上海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人人關心,也振奮人心。

令人動容的是,《規劃綱要》起草過程中,先後收到市民建言2萬3千餘條,充分體現出人民羣眾參與城市治理的強烈願望。為了讓“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過程成為凝聚各方共識和智慧的過程,上海還專門開展了“‘十四五’規劃市民大家談”活動。有趣的是,這次活動本身,就是一位95後大學生村官建言的結果。

吳豪是嘉定區徐行鎮“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也是一位積極為城市發展謀劃的“建言達人”。2016年以來,他先後提交了30多條人民建議。去年,他提出《關於積極引入公眾參與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的建議》,很快被採納並得到市領導批示,成為推動“市民大家談”活動的契機。在吳豪看來,以人民為中心,問計於民、問需於民,不僅是黨的執政之基,也是人民民主制度的最大優勢所在。

最終,2萬3千多條市民建議,有相當一部分被吸收採納,寫進了上海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比如初中生毛子謙關於老小區可以和周邊產業園區錯時共享公共空間的建議,又比如退休市民羅克平關於建立上海“老專家智庫”的建議。

羅克平是一位“老建言”。上世紀80年代起,他就開始為上海的城市發展熱心謀劃。“當時是改革開放初期,關於用人制度改革我有很多話不吐不快,但普通人提建議的途徑太少了。”他只能不斷向媒體投稿,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近年來,上海傾聽羣眾呼聲、接納市民建議的渠道變得越來越多,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去年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的設立,更是成為集大成者。”羅克平認為,人民建議徵集尊重基層羣眾的首創精神,維護人民羣眾參與民主治理的法理地位,容納廣泛的公民政治參與,已經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從維權“私心”到獻策“公心”

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揭牌儀式上,播放了一個短片,裏面的一個真實故事讓人感動:原本要通宵加班的便利店員工不再需要兩人一起值夜班,當妻子帶着孩子在店門口等到爸爸時,女兒激動地投入爸爸懷中。

這“暖心”一幕,也源於一份人民建議,連鎖超市“便利蜂”負責人劉曄青就是建言者。按照過去規定,便利店夜間至少要配2名員工值守,其中必須有一名男員工,否則將被處罰。劉曄青理解出台規定的初衷:便利店現金較多,安保設施不發達。

“但在移動支付普及的當下,店裏的現金很少,智能安防手段大幅提升。我們每家店光探頭就有二、三十個,還裝了‘一鍵報警’裝置。”劉曄青為此向人民建議徵集平台提出改進建議,沒想到當天下午就接到了工作人員電話,詳細瞭解建議情況。

此後,一份《關於修改“過時規定” 護航實體經濟發展的建議》報送給相關部門,並很快得到採納。市公安局為此印發通知,明確“各便利店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防範制度。”從建議提出到落實解決,前後不到一個月。

昨天,劉曄青告訴記者,今年她又提了一份建議,同樣是過時法規的問題。“有人覺得我是為了自己維權,其實這些建議大多是整個行業的呼聲。”劉曄青認為,不僅因為市民素質提升,也因為有了更加通暢的渠道,才讓更多維權的“私心”,昇華成建言獻策的“公心”。

劉曄青的感受是真實的。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上海信訪總量中,各類出於“公心”的建言獻策,已從原來的6.5%上升到30%。越來越多的市民有自覺、也有能力為這座城市的美好未來思考、建言。

家住閔行區的虞國偉就是如此。8年來,他不僅自己熱心建言獻策,還帶動兒子加入人民建議的隊伍,成為著名的建言“父子兵”。

虞國偉的建言,最初也始於抱怨和吐槽。2012年的一個工作日,他去居委會辦事,發現裏面空無一人。“當時,我有些生氣,就給‘市委領導信箱’寫了一封159字的短信。”沒有想到的是,信發出當天,就接到上海市信訪辦人民建議徵集處的來電。

“對方很客氣,首先感謝我反映基層情況,然後用商量的口氣説:‘您能不能對這一現象做些調查,找一找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和鄰居及居委會商量一下解決的辦法?’”經過多方調研,虞國偉寫了一條《關於切實為居委會減負的建議》的人民建議。從此之後,他一發不可收拾,逐步成長為“建議達人”。

在父親引導下,兒子王于傑也加入人民建議投稿的隊伍。“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王于傑常用這句詩激勵自己,當生活的“有心人”、社會治理的“啄木鳥”。

更多市民參與提升治理水平

“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的建立,不是簡單多塊牌子,而是要整合資源、打通渠道、擴寬平台,進一步凝聚人民羣眾的智慧和力量。”在上海市信訪辦主任、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主任王劍華看來,用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動更多市民參與城市治理,讓每一則人民建議,都能完善一項政策,改進一項政府工作——這是“人民城市人民建”最生動的註腳。

一年來,全市16個區均已掛牌成立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市、區兩級人民建議徵集信箱矩陣入駐“隨申辦”,嵌入全市215個街道、6100多個村居“家門口”服務體系,並將觸角延伸至羣團組織、企業、高校,逐步形成和完善着“1+16+215+6100+X”的徵集網絡。大量優秀建議隨之如泉水噴湧。

這些建言,有的“高大上”,比如推出“碳普惠”機制推進碳減排、在北橫通道建設快速公交系統等。也有的很接地氣,比如跑步愛好者高茂立喜歡去“露天健身房”黃興公園跑步,他發現公園普遍沒有儲物櫃,外套、水杯等隨身物品無處可放,於是提出“在公園增設共享儲物櫃”的建議;普陀區居民毛亦國一直因大渡河路上從銅川路到芝川路的800米超長連續護欄造成過街不便而煩惱,建議道路護欄要科學設置,兼顧出行安全和便捷;還有口罩販賣機進入地鐵、將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一號”修繕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等等,這些建言來自普通百姓生活的一枝一葉,同樣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與水平的重要細節。

拓寬市民建議渠道的同時,上海還將“被動徵集”轉向“主動徵集”,就城市發展的重大話題,組織市政部門與市民羣眾面對面,直接聽取意見建議。這一做法,也被寫入今年7月1日實施的《上海市人民建議徵集若干規定》,成為法律法規的硬約束。

據統計,除了“十四五”規劃,去年以來,上海針對2021年市政府實事項目等,開展主題徵集10餘次;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徵集17次。今年3月,隨着蘇州河42公里按需基本貫通,主題徵集活動在濱水空間舉行,市民們圍繞公共空間建設、廁所佈設、環境保護等多個話題,向政府部門熱烈建言……

城與人相互成就彰顯軟實力

B站UP主“大程子好妹妹”是一名殘障人士。去年8月,她把自己坐輪椅乘坐836路公交車的體驗,拍成了一條6分鐘的VLOG,發佈在B站上,沒想到引發大量網絡關注,很快收穫10萬+播放和數百條吐槽,還由此催生了一條“人民建議”。

“我平時上下班乘公交併不多,但得知上海已有不少公共交通有了無障礙裝置,就去做了一個測試。”趙紅程告訴記者,當時的體驗並不好,上下車很不方便,司乘人員對無障礙設施的操作不熟,顯然未經過專門培訓,效率很低。

趙紅程將這段視頻轉化為文字,提交給了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讓她驚訝的是,沒過幾天,她偶然再次搭乘836公交時,感受竟然大不相同。幾天後,她收到人民建議徵集辦工作人員反饋,才知道就在她的建議提出不久,上海全行業的公交司乘人員就已進行了針對無障礙出行的培訓。“當時真的很感動,也感到特別温暖。”

趙紅程説,這次建言的經歷,讓她充分感受到這座城市對於普通市民建言的態度與效率。“很認真,沒有官腔。很主動,沒有推諉。”在她看來,這不僅是一件羣眾煩心事得到了解決,而且傳遞了一種平等、開放、包容的態度。“這樣的城市,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趙紅程的有感而發,也是很多建言者共同的感受。今年4月,上海市交通委答覆建議人毛亦國:所提的關於道路護欄設置的建議已被採納。市交通委評價“這個建議與上海的精細化管理方向契合”,“已列入重點工作之一”。

交通委的反饋讓毛亦國十分欣慰。他説,以往遇到這類事情可能會選擇投訴,這次他希望問題能夠從更廣的層面得到解決,所以轉變思路,變投訴為建議。“現在看來,這‘角色轉變’做對了。”

上海社會科學院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鍵認為,“城市是人的城市”,每個人的言談舉止都會從一個側面來建構城市的軟實力,人民建議渠道越暢通,每個人參與城市軟實力建設程度就越高。

對於毛亦國這樣的建議者來説,提建議被傾聽、能落實,會讓更多人學會調查與思考,而不是簡單的投訴和吐槽;對於城市來説,更多的理性建言,意味着更高水平的治理,更加美好的明天。這種城與人的相互成就,正是“人人享有出彩人生”“人人都是城市軟實力”的生動體現。

據王劍華透露,下一步,上海將進一步優化方式,讓徵集渠道隨處可見、觸手可及,並推動各級機關依法正確辦理,全力實現“大家的事與羣眾商量、請羣眾參與,由羣眾評判”。“希望人民建議徵集工作的高效,成為又一個喜歡上海的理由!”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潘高峯

編輯 | 顧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