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的崛起、危機與未來

新能源車的崛起、危機與未來

近日,特斯拉降價16萬使得特斯拉消費激增,世界首富更換的新聞頻頻躍入大眾視野,新能源汽車被推上風口浪尖。從車企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來看,這些成立剛剛還不到10年的新能源車企的市值已經有了超越百年車企的勢頭。

但這些的背後是自2020年下半年車市遇冷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下滑,提前進入了“寒冬”。

首先,國家的高新能源補貼政策實際上是在2013年開始的,去年下半年補貼退坡開始出現,國家已經給國內車企六年多的時間來把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降下來,所以如果政策退出後,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否生存下來完全取決於行業內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品牌溢價能力了。

除了補貼退坡的影響之外,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供需失衡。目前來説,由於各地實行的限購政策加上網約車以及一些公共交通方式的普及,人們本身對於私家車的需求就已經趨近於飽和。然而在政策的鼓勵之下,仍有大量的資本投入到新能源汽車行業。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以及外資品牌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汽車品牌也越來越多。這就導致了嚴重的供需失衡,只有一部分性價比較高的車型才能吸引到消費者。而想要解決供需失衡的問題,除了政府推進之外,還是需要給消費者和市場一定的時間,讓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過渡更加平穩順暢,真正有實力的車企能夠脱穎而出。

最後,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寒冬,但是新能源汽車逐步替代傳統的燃油車型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全球趨勢。

可預見的是屆時一二線城市指標已趨於飽和,市場重心必將是三四線城市,而三四線城市經濟實力不如一二線城市,而2020年補貼政策退出,而三四線城市交通壓力也不大,除卻少數限購三四線城市,新能源車在三四線城市面臨燃油車、合資新能源車、進口新能源車的三路圍剿,而最大的競爭對手無疑是燃油車,那麼新能源車降低成本方面就有了一個更苛刻的要求,要達到同級燃油車的性價比,尤其是在航程方面最難克服,而一二線城市由於新能源指標收窄新能源車企只能供應高品質高性能的新能源車進入與國外進口高性能新能源車型進行無補貼的直接競爭才能獲取利潤,所以要在這一階段生存下去除了增強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品牌溢價能力還要技術上需要有重大突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89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能源車的崛起、危機與未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