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宣佈解散的“港獨”組織“學生動源”前召集人鍾翰林日前到美國駐港總領館尋求庇護未果,之後被香港警方逮捕。多個美國港人組織與移民律師表示港人不要效仿類似做法進入美國領事館尋求庇護,認為這隻會使情況更政治化,也更難得到保護。
據美國之音2日報道,美利堅大學前法律學院教授黃真稱,根據美國現行政策,投奔領事館的做法不切實際也不可行,希望“抗爭者”不要自我美化幻想,“不要以為自己在影片中演繹英雄角色”。《星島日報》稱,鍾翰林等人也許是看到歐美政府給一些流亡當地的人提供政治庇護,從而受到鼓舞,但根本是異想天開,“那些獲庇護的人是在歐美,而不是跑入香港領事館”。文章説,根據美國外交慣例,不允許駐外機構批准所在國國民在當地提出政治庇護。利用駐外使館進行庇護被視為干涉別國內政,嚴重破壞雙方關係,世界上多數國家對此慎之又慎,美國亦然。
頭條日報網刊登的一篇評論稱,鍾翰林事件相信會令很多以為外國會支持搞“獨立”的港人如夢初醒。不少政界人士都表示,美國駐港總領館從沒提供政治庇護的記錄,如果鍾翰林對政治形勢有所認識,就不會認為這個“逃亡”方法能成功,他已被警方控以分裂國家罪,美國領館若讓他進入豈不是惹上可能涉及觸犯香港國安法的麻煩?隨時引發中國強烈反制,美方付出的機會成本極高,不可能為了政治價值不高的幾人破例。文章以英國為例稱,移居英國除了要有經濟實力外,還不能有犯罪記錄,那些在“修例風波”中觸犯各種刑事罪行和被定罪的,一般都會被拒之門外,“環顧全球所有國家,都不歡迎有犯罪記錄的人移民”。但時至今日仍有人鼓動支持者繼續鬧事,吸引國際關注。不過,美歐現在內外煎熬,既受疫情大暴發的衝擊,經濟也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若還以為在香港搞事可以得到西方國家的照應,無疑是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