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新時代臨邑“思政課”

“渤海軍區教導旅是由8000多人名翻身魯西北老區農民子弟兵組建而成,他是一支傳奇而又神秘的隊伍......”10月20日,在臨邑縣孟寺鎮渤海軍區教導旅事蹟展廳,講解員劉菲正在為孩子們講解該縣紅色故事。

臨邑縣屬魯西北革命老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幾十年的革命鬥爭中,2000多名優秀共產黨員、仁人志士、熱血青年將生命奉獻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藴含着寶貴的紅色理想信念,匯聚成了代代傳承的紅色血脈。

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新時代臨邑“思政課”

臨邑縣充分利用本土紅色資源,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民國防教育等陣地作用,拓展國防教育新模式、新思路,有序組織現場研學、用心講好紅色故事,不斷提升全民國防教育穿透力、感染力,引導全縣廣大人民羣眾在感悟歷史中接受精神洗禮,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在紅色資源裏增強教育成效。

創新宣講模式,讓紅色故事深入人心

理論宣講要做到講全、講透、講實,人的因素是關鍵。臨邑縣面向社會誠邀、聘請各界有識之士加入,組建了一支專兼結合的“紅色志士”隊伍,吸納社會各界專業人員、史志宣講員、文學創作者、地情文化研究者、小小紅色講解員、現(退)役軍人等126人,進一步充實臨邑宣講力量。將王為民事蹟展覽館打造成全縣紅色精神地標、黨員教育現場教學示範點,將渤海軍區教導旅事蹟展廳打造成全縣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將革命烈士陵園打造成紅色文化新地標,掀起“學紅色精神、講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的熱潮,通過編排歌曲、非遺展演等形式進行宣傳。同時,將“為民”故事錄製進“開學第一課”,讓青少年從“為民”精神中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

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新時代臨邑“思政課”
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新時代臨邑“思政課”

發揮陣地作用,讓紅色星火熠熠生輝

臨邑縣將教育課堂“搬”進紅色教育基地,將紅色歷史作為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傳承紅色基因,當好紅色傳人。多次組織“紅色小志士”少先隊志願講解員走進王為民事蹟展覽館、渤海軍區教導旅事蹟實景展廳、革命烈士陵園等教育基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廣大幹部職工、全縣中小學生紛紛走進教育基地,一件件彌足珍貴的實物、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段令人動容的文字、一幀幀褪色發黃的照片,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拉近了時空距離,讓人身臨其境,也更加感悟到革命先輩的精神力量。同時,“紅色小志士”們錄製紅色文化微視頻、製作紅色文化板報等,在學校、在家庭向同學們和親朋好友講述紅色故事,傳播紅色文化。

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新時代臨邑“思政課”

豐富活動載體,讓紅色精神賡續傳承

臨邑縣以“紅色研學+鄉村旅遊”等形式,將縣革命烈士陵園、邢侗紀念館、王為民事蹟展覽館、前楊村史館列為假期旅遊推薦地,方便遊客和周圍羣眾深入瞭解黨的百年曆史、臨邑歷史,汲取精神養分。拍攝錄製《鐵人式的好工人王為民》專題黨性教育片、編排《為民》情景黨課、一勾勾劇目《為民》《小黃帽的故事》《開學第一課之弘揚為民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等,在全縣掀起傳承紅色基因的新熱潮。

“我縣將充分發揮本土紅色基地教育功能,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做大紅色資源庫,進一步壯大紅色研究隊伍,進一步擴大紅色品牌影響,用紅色基因鑄魂育人,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和羣眾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共同為建設富強、開放、美麗、幸福的新時代現代化新臨邑貢獻力量。”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肖志勇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4 字。

轉載請註明: 用好紅色資源 講好新時代臨邑“思政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