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原地過年,送你脱“單”妙招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綜合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傳統的“小年”。小年一到,意味着春節的序曲正式奏響。在外辛苦了一年的務工人員,此刻的歸意日益濃厚。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過年計劃,又一個春節即將到來,很多人都希望用一個完美的春節,來撫慰這一年的不易。

然而受疫情影響,原地過年可能成為這個春節假期許多人將要面對的現實。不能與親人團聚,人們難免會有一些失落,而如果此時身處疫情風險區或正處在隔離期,心中便又會多一層陰霾。

本期心理話欄目,為今年準備原地過年或不得不隔離過年的讀者,送上一份暖心“禮物”,幫你用心理學知識驅散心裏的陰霾。

思鄉之苦的核心是什麼

原地過年、隔離過年……處在此類境況中的人,極易產生孤獨感。孤獨感是一種消極且痛苦的情緒體驗,當個體認知到自己當前的人際關係狀況與理想的人際關係狀況間存在差距時,孤獨感就會隨之而來。對在外的務工者來説,過年回鄉與家人團聚可謂是一年最大的盼頭,這是他們理想中的人際關係。但原地過年的他們,不得不獨自守歲、與家人遠隔千里,孤獨感由此而生。

人對於歸屬的渴望,使其極力希望擺脱孤獨感。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建立歸屬感,讓自己成為更大羣體中的一分子,是人類社會生活最重要的部分。馬斯洛需要層次模型的第三層“歸屬與愛的需求”,也在強調人對於歸屬的渴望。此外,從生物進化角度來看,那些善於建立關係、從屬部落、善於合作的人類祖先,比那些離羣索居的祖先,具有更多生存優勢,而這種性格特質,隨着人類遺傳基因一代代傳遞下去。

因此孤獨感是一種信號,它提醒我們去滿足歸屬需要,若強行忽視這個信號,那麼被壓抑的孤獨感很可能會愈演愈烈。

雙管齊下“制服”孤獨感

很多研究證實,社會支持是影響孤獨感的主要因素。原地過年,會讓個體感覺與“家庭”這個關鍵的社會單元產生了疏離。幸運的是,我們現在能借助手機、電腦等方式實現遠距離溝通。所以,若因疫情無法和家人團聚,由此心生孤獨感,那麼此時要多與親朋在線上“聚會”。同時,遠方親朋也要預先調整心態,若在外地隔離的家人比往年更頻繁地聯繫自己,要給予多些理解與耐心,為他們送上情感支持,增進彼此感情。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將孤獨感歸因於一個人的性格缺陷,但實際上孤獨感可分為特質孤獨和狀態孤獨。前者是一種長期、慢性的孤獨,主要與個體的性格特徵、缺失社交技能有關。而在疫情這種特殊情況下,人們產生的多是狀態孤獨,這種孤獨感具有暫時性,常隨時間、環境、關係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大家要明白,自己的孤獨感多是暫時的,不要沉溺其中,正確認知情緒是排解孤獨感的關鍵一步。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賽裏格曼發現,如果個體採用“內部、穩定、不可控因素”的歸因模式(比如,我生性不善交際,所以感到孤獨),那麼很容易產生無助情緒、陷入抑鬱。因此,若將孤獨感過度歸因於性格因素,那麼這種負面評價會衍生出抑鬱情緒,使人更加回避社交。所以,當孤獨感來臨時,我們可以試着調整自己的認知,多進行偏狀態性的歸因,即將眼下的孤獨感歸因於疫情。

用正念冥想去克服消極情緒

疫情此起彼伏,防控也已進入了常態化。面對遲遲不能褪去的疫情,我們該保持怎樣的心態呢?

問題解決療法建議,當問題出現時,我們首先要評價問題情境的性質。如果問題情境被評價為可以解決,就採用以問題為焦點的解決方式;若問題情境被評價為無法改變,就轉入以情緒為焦點的解決方式。

以疫情為例,就是既然疫情還未徹底結束,那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現實,在此之上儘量改變對疫情的主觀態度。

進行正念冥想,是能有效幫人們調節主觀感受的方法之一。所謂正念,是指有意識地、不加評判地關注當下。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我們很容易和各類消極認知發生融合,從而被捲入漆黑的負面情緒漩渦中。而正念冥想要做的,是讓我們和自己的消極認知保持距離。長期來看,它可以讓我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當下,而非繼續和消極情緒糾纏不清。

如果將過多注意力放在“春節無法返鄉”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上,其實反而會衍生出更多痛苦。倒不如接納這個既成事實,和朋友、同事一起過年,或者與家人“雲過年”。積極點看,這也是一段難得的人生經歷。

(作者系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 責編:張夢凡 ]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