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西南有條“陸上大運河”?大山深處的生命之路,可不只有茶馬古道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綜合

茶馬古道(筆者實拍)

鹽作為日常生產與生活的必需品,在人類歷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鹽的生產與販運催生了與鹽業相關的城鎮與集市。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大山深處,隱藏着眾多古時的鹽道,這些道路因鹽而興起,也因鹽而繁盛。這些運鹽古道影響着巴蜀地區的社會與經濟格局,也間接催生了民族間文化與商業的交融,因此被多數學者稱為中國西南的陸上大運河。

一、西南鹽業的“大運河”

在古代中國,遼闊的疆域內有多種不同種類的鹽,如池鹽、海鹽、井鹽等等,從鹽業的地域分佈情況來看,中國沿海地區多以海鹽為主;而山西運城、寧夏則是著名的池鹽產地;整個巴蜀地區,由於特殊的地質結構,這裏的鹽業則多以井鹽為主。

鹽業的興起不但帶動了產鹽區經濟的發展,而且還帶動了鹽道周邊商貿的興起。有的地方並不產鹽,但鹽業貿易的發展卻帶動了這些區域的興起,從產地到消費地,鹽道好像是一條生命線,最終實現了鹽業道路千年來的繁榮與興衰。

鹽道沒有茶葉之路的芬芳,也沒有絲綢之路的華麗,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茶馬古道與絲綢之路似乎更容易被人們銘記。鹽道就像一個默默無聲的老者,低調地串聯起了西南地區的文化與經濟間的聯動。翻開歷史地圖我們就會發現,川滇正好處於南方絲綢之路重要的交匯帶上,川滇之間的一些重要城鎮正好是歷史上重要的鹽運區。

在肩挑馬馱的時代,這些鹽道與一般的商道沒有明顯的區別,青石路與馬蹄路在棧道上斷斷續續地連接在一起,但是連接這些鹽道的鹽井、鹽倉、會館等景觀,卻書寫着不一樣的鹽業情感。

因鹽而興起的古鎮(筆者實拍)

二、川滇鹽道承載的輝煌

川滇之間的縱向山脈將雲貴高原與巴蜀地區有機串聯在了一起,同時這些大山也成為了阻隔兩地之間的屏障,生活在崇山之間的古蜀先民與古滇先民,卻在歷史長河中實現了不斷的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並存的景象。

相對於文化昌盛的中原地區,這裏曾被稱為蠻荒之地,也是中原王朝的統治勢力難以深入的地區。當出使西域的張騫帶回了今天阿富汗地區的邛杖與蜀布時,一直對西南地區懷有憧憬的漢武帝便派使者以今天的樂山與瀘州為據點,分四路去尋找通往印度的道路。後來由於滇池一帶的古滇國部落與昆明族的阻擋,漢武帝最終未能實現溝通印度的目標。

西漢時期全景圖

至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成都通往印度的道路最終貫通,學者們將這條道路稱為“蜀身毒道”,後來這條道路被商人與少數民族一直壟斷着。

這條道路分為兩條路線:西線名為靈關道,經雅安、西昌到大理;東線則是秦國所開鑿的五尺道,從成都出發經過樂山、宜賓、昭通、昆明到達大理。根據漢代史料記載,西線上的邛崍、姚安、蒲江等地,以及東線的犍為、長寧、高縣、鹽津、大關、水富等地,都是重要的產鹽地。也許從漢王朝開通這條道路之前,鹽業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尺道

在川滇高山峽谷間許多並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理環境中,鹽業的聚合功能日益凸顯,兩省交界線上的四川涼山州鹽源縣、攀枝花市鹽邊縣與雲南昭通市鹽津縣,都充當了連接川滇的紐帶,也成為鹽業地理的標誌。

位於鹽津縣境內的鹽神祠(筆者實拍)

三、因鹽而興起的集鎮

鹽源縣的鹽業開採歷史非常早,秦滅巴蜀時期,秦將張若即奪此地,漢代時又在這裏設置郡縣,但是當地的少數民族多次與中原王朝爭奪這裏的採鹽權,經過幾百年的交戰,最終到了三國時期,蜀國才最終取得這裏的採鹽權。

南宋後期,忽必烈征討大理國,在這裏設置閏鹽州,從此形成了因鹽而命名的道路:閏鹽古道。其路線就是從今天的鹽源縣出發,經西昌、寧蒗到達麗江。在鹽道途經的地方,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這條鹽道所留下的歷史遺蹟。在這條古道上不僅有馱鹽的馬幫,還有中原與地方以及各個少數民族之間因鹽而戰的鐵騎,為鹽馬古道踏出聲聲的迴響。

地處雲南的鹽津縣,則因為這裏是專門運鹽渡口而得名,秦開五尺道,漢代修南夷道,隋唐時又將這裏的鹽道拓寬,修築了石門古鹽道。自秦以來,這裏就是中原文化、滇東文化與巴山文化相互交織的地方。

四川的鹽與雲南的山貨、藥材也從鹽津的古渡口出入,被稱為川滇第一關的“石門關”控制着川滇門户,也是鹽津鹽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天的鹽津縣城,我們還能聽到來自鹽都自貢的方言,而鹽業的發展直到今天也是鹽津商貿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過去運鹽的古渡口被現代化的公路與橋樑相連接,不變的卻是鹽業帶給鹽津的繁榮與輝煌。

今天的石門關,當地人也將其稱為“豆沙關”(筆者實拍)

如果從雲南鹽津順河而上,便可以來到另外一個鹽業重鎮,四川的鹽邊縣。筆者曾經在2017年到訪過此地,剛剛來到這裏時,走在街頭,我們依稀還能嗅到滿大街鹽的氣味。鹽邊縣是因茶馬古道而興起的城鎮,這裏從南宋開始就是漢民與藏族、彝族進行物資交換的地方,久而久之,鹽邊就成了茶、鹽與馬匹交換的場所。今天走在鹽邊的大街上,還能看到很多賣鹽的小販,打聽才得知,當地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週三、五、日三天會進行大規模的鹽市交易,筆者雖然沒能目睹鹽市交易的場景,但通過聯想可以感受到,近千年來鹽業對這座川滇邊界小城的深刻影響。

文史君説

鹽作為人類生產與生活的必需品,其生產與販運催生了與鹽業相關產業的城鎮與集市。西南的鹽道自秦代以來就承載着無數的輝煌與繁榮,鹽就像川滇之間文明與社會進程的紐帶,在縱橫的崇山峻嶺間串聯起了文明興衰的樂章。處於這條鹽業線上的會館、廟宇、古驛站以及古地名等,都是西南古鹽道上的重要標誌,它們見證了川滇鹽業的發展與輝煌。

參考文獻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四川專刊下),2003年第7期。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長江專刊),2019年第10期。

魯西奇:《中國歷史上的空間結構》,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六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