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攏盟友“易” 步調一致難

歐盟春季峯會日前召開,美國總統拜登以視頻方式參加本次峯會,繼續其修復跨大西洋關係的努力。之前,美國務卿布林肯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發表聯合聲明稱,美歐同意就對華政策重新恢復雙邊對話,同時將合作應對俄羅斯的“挑戰行為”。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基於自身利益,企圖對歐洲盟友進行拉攏和操控。但歐洲顯然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與美國的諸多分歧依然存在,也不可能為迎合美方的“私心”而損害自身根本利益。

作為全球最大的區域安全組織,北約的政治與安全走勢不僅直接關係到歐洲戰略形態的變化,而且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安全形勢也間接產生影響。拜登政府上台後,在對歐政策上,改變了特朗普政府脅迫盟友增加軍費甚至威脅退出北約等極端做法,宣稱“美國回來了”,並竭力拉攏歐洲盟友,加強美歐雙方所謂的“團結協作”,希望最大限度修復跨大西洋關係出現的裂痕。

按照美方的説法,其近期的外交動作意在重申美國對歐洲盟友和夥伴在共同議程上的承諾,強調拜登政府加強跨大西洋聯盟和通過北約改善美國與盟友關係的決心,共同討論北約2030年倡議及共同面臨的相關問題,包括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所謂“擔憂”以及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反恐、能源安全、新冠疫情等。然而,北約並未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甚至明確表示中國不是其競爭對手,這種做法實際上反映了當前北約中的歐洲國家對中國的基本立場與態度。

雖然美歐有政客妄稱中國是國際規則與區域秩序的挑戰者,但在安全問題上,許多歐洲國家並沒有把中國視為北約的對手和威脅。按照布林肯和博雷利在布魯塞爾會談結束後發表的聯合聲明,美歐雙方都承認對華關係具有多面性,“包含了合作、競爭和系統性較量”。而中國作為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這一事實,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歐洲有關國家人士就此指出,“歐洲需要有獨立的對華政策”。

事實上,美歐之間的分歧並不僅僅體現在對華關係上,更多的是內生性的。特朗普政府執政4年期間,美歐在政治、安全、全球治理方面都暴露出深刻的矛盾。這些矛盾既不可能因為美國政黨輪替就得到全部解決,也不會因為一兩次外交互動就能夠完全修復。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指出的那樣,德國支持跨大西洋關係進入新篇章,但歐美之間的利益並不總是相同,“我們應該開誠佈公地探討我們的分歧”。

雖然拜登政府上台後試圖重建跨大西洋關係,但美歐之間難以步調一致。對此,德法等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有清醒認識。法國總統馬克龍指出,強化歐美盟友關係並不影響歐洲追求戰略自主,歐洲應“更多地負責自身安全”,以“重新平衡”跨大西洋關係。布林肯在會見德國外長馬斯時再次就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向德方施壓,警告説美方會對參與者實施制裁,此舉引發德方不滿。

應該看到,目前美歐雙方均未走出疫情陰影,無法在短期內恢復正常經濟與社會生活,而中國作為推動全球經濟恢復與增長的重要引擎,對美國和歐洲經濟恢復至關重要。對此,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其實都心知肚明。正如德國《經濟週刊》前主編斯特凡·巴龍所説:中國對歐洲與其説構成威脅,不如説帶來機遇,對歐洲構成威脅的恰恰是華盛頓拒絕放棄其全球霸權並試圖阻止中國進一步崛起。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作者:許海雲

來源:解放軍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28 字。

轉載請註明: 拉攏盟友“易” 步調一致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