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致敬,向他們最後的身影!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綜合

  記者:陳鍾昊、馬曉成、劉雅萱

  他趕着步子走下樓梯,不時低頭查看手機上的防汛信息,行色匆匆……

  她凝望着窗外的雨情,反覆踱步後毅然走出樓道,走向暴雨的方向……

  他正吼叫着讓大家趕緊避險,突然湧來的山洪,把他捲入激流……

  這是幾名在防汛抗洪救災中不幸犧牲的黨員幹部,留給世人的最後身影。

  連日來,京津冀和東北地區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泥石流等災情,廣大黨員幹部帶領羣眾全力抗洪救災,把責任擔在肩上,“逆流”而上。一些黨員幹部不幸獻出了寶貴生命,令人痛惜。

  “我不放心,必須到現場!”

  8月1日夜,吉林省舒蘭市普降暴雨。8月3日,強降雨範圍突然擴大。

  “我不放心,必須到現場!”得知開原鎮青松林場100多名羣眾轉移到辦公樓樓頂後情況不明,正在部署防汛工作的舒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駱旭東當即決定去現場。

  駱旭東帶領着吉林市水利水電規劃院高級工程師倪峯、舒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綜合二科科長、四級主任科員張郅昭匆匆走下樓梯,奔赴抗洪搶險一線。

  8月7日,新華社獨家發佈的“舒蘭公職人員失聯犧牲前奔赴一線畫面”視頻。

  在漆黑的夜裏,一道迎面而來的水牆,把車捲入了洪流……

  誰也不曾想到,這匆匆走下樓梯的身影,竟成了他們最後的工作影像。

  “必須全部轉移,不要抱僥倖心理,堅決不!”跟同事的這段微信語音,是駱旭東留給世人的最後聲音。

  7月31日上午,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色樹墳村出現強降雨,山洪迅速圍困了村莊。

  在村委會辦公室的樓道里,包村幹部熊麗神色凝重地望了望窗外,主動請纓,與村幹部一起前往災情一線轉移受災羣眾。

  途中,突然坍塌的牆體,無情地奪去了她36歲的年輕生命。

  誰也不曾想到,樓道里神色凝重、憂心忡忡的影像,竟成為她最後的身影。

  “我是包村幹部,我得去!”村委會主任宗秀山説,這是熊麗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7月31日凌晨,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鎮村汛情嚴重。得知還有300餘名羣眾沒有轉移,龍泉鎮副鎮長劉捷立即駕車趕去現場。

  在大聲勸解羣眾趕緊避險的過程中,突然湧來一陣山洪,把他捲入激流……

  誰也不曾想到,這慘痛的一幕,是劉捷留給世界的最後身影。

  “值得我們敬仰!”

  當我們看到這些以身殉職的黨員幹部生前的最後影像,哪怕只是幾秒鐘再尋常不過的下樓、踱步,都會眼眶濕潤。

  在自然面前,任何個人都是渺小和無助的。這些黨員幹部,面對狂風暴雨,跟平常人一樣,也有擔心,也會害怕。但是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強勇敢,能夠挺身而出,“逆流”而上呢?

  也許,可以從他們的話語中找到答案。

  災情面前,越簡單的畫面、越質樸的話語,往往越能直抵心靈深處。

  “堅決不”三個字背後,是一位領導幹部必須守好人民羣眾生命安全防線的決心。

  “我得去”三個字背後,是一位包村幹部必須下沉到一線的主動和自覺。

  還有一些幹部聞令而動,第一時間衝往一線,甚至來不及和家人、同事告別,再沒回來,更沒留下些什麼。

  看到這些“最後”畫面,聽着這些“最後”聲音,不少網友感到心痛:“很可惜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們”“能在危險來臨時趕赴一線,值得我們敬仰!”

  德莫高於愛民。

  “人民至上”最樸素最有力的宣誓

  災情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人性,也照出了幹羣關係。

  聞“汛”而動,向災而行,就是黨員幹部的非同一般。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衝得出去,靠的就是“羣眾利益無小事”的信念,以及“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情懷。

  他們給我們留下的影像、聲音、文字,是這個時代,廣大黨員幹部對“人民至上”最樸素最有力的宣誓。

  這些“最後的身影”表明,在關鍵時刻,“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樣的根本問題,廣大黨員幹部拎得清,也豁得出、做得到,他們用實際行動做出了精彩回答。

  救援人員在河北省涿州市市區乘坐衝鋒舟前去轉移受災羣眾(8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人民沒有忘記,也不會忘記。目前,駱旭東、劉捷、熊麗等一批同志,或被授予“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或被追記一等功,或被評定為烈士,有的還獲得多重榮譽……

  有不惜一切守護羣眾利益的黨和政府,我們就有了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力量之源。有這樣始終同人民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的廣大黨員幹部,有挺身而出、團結互助的社會力量,再大的艱難險阻,我們也能戰勝。

  不管汛情多麼複雜,災難多麼無情,我們終將走出泥濘,將這些苦難的書頁翻過去,重建我們的美好家園。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