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據新華社綜合報道,當地時間8月15日,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在社交媒體上説,總統加尼已離開阿富汗。據半島電視台的最新報道,當地時間8月16日,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人員佔領了阿富汗總統府。這令人想到過去的200年間,阿富汗發生的多次戰爭,這塊土地已經飽經風霜。

儘管和平已是時代的主流,但國際新聞告訴我們,局部性戰爭從未停止。當我們帶着孩子外出旅遊感受生活的美好時,在地球的另一些地方,許多人生命無法獲得保障,更沒有條件接受教育,學習知識。每年的8月到9月,我們會紀念抗戰勝利,反思戰爭之痛,但要不要跟孩子講述殘酷的戰爭,許多父母仍在猶豫。

今天我們梳理了一組關於戰爭主題的書單,它們來自不同國家的作者,從各個角度畫下了對戰爭的理解。大部分的兒童繪本需要區別讀者年齡段,但是戰爭主題的似乎不用,因為在戰爭面前,沒有成人與兒童之分,只有殘酷的敵我之別。也許從這些童書入手,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國際新聞自然地進入到戰爭這個話題。

///

戰爭,讓他們失去了家園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我的家鄉》,[日]小林豐 著/繪,蒲蒲蘭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8年12月。

這本書畫的是阿富汗的一個美麗小村莊,春天,滿山遍野都是花,夏天,一顆顆果實掛滿枝頭。小男孩亞默一家生活在這裏。你在下面的圖畫中看到的美麗風景,熱鬧集市和恬靜的鄉村生活,你能想象這是阿富汗嗎?

只有翻到最後一頁看到最後一行字時,我們才知道,因為戰火,這個小村莊已經不復存在了。小男孩的哥哥去了戰場也不知道何時能回來,他們一家人的未來又在哪裏呢?

繪者小林豐曾在20世紀70~80年代多次走訪中東、亞洲各地,走訪而得的感受成了創作的主題。用温馨的畫面對照戰爭的殘酷,失去的家園何時才能得以重建?又有多少像亞默這樣的孩子,本應快樂地成長,卻不得不經歷處於戰爭中的提心吊膽?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火城·一九三八》 ,蔡皋 著,蔡皋、翱子 繪,蒲蒲蘭 | 譯林出版社,2013年4月。

城牆裏那些會講故事的大街和小巷、熙來攘往的輪渡碼頭、戲台上演戲的日子、上學時路過的麻石鋪就的各種店鋪……這是文夕大火前的古城長沙。

1938年由於日寇進犯加快,國民黨決定用焦土政策焚燒長沙,阻止日軍獲取軍用物資,於是11月13日發生的這場人為毀滅性火災(史稱文夕大火)導致長沙30000多人喪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燬。蔡皋將戰爭的殘酷體現在這鉛筆畫的質感中,灰黑的色調中,和殘敗的畫面裏。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戰爭,讓偉大的夢想瞬間灰飛煙滅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一隻擁有名字的螞蟻》,[英] 託尼·羅斯 著/繪,浪花朵朵 | 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

這不是一本正面描述戰爭的繪本,你必須看到後面才慢慢明白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有人讀完後説,在戰爭中沒名字的才是大多數,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捲入戰爭。他們也曾有過夢想,就像這隻擁有名字的螞蟻一樣,但夢想和生命,都在炮彈落下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繪者託尼·羅斯説許多年前,他行走在滑鐵盧的原野上,突然一隻兔子跑了過去。他想到在1815年戰爭時期,兔子、貓、狗、老鼠……它們都命喪於戰爭。世上有紀念軍人死亡的紀念碑,但非戰鬥人員卻消失得悄無聲息,就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所以,這個故事是關於它們的記憶。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戰爭,殘酷到除了敵我再無其他立場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戰爭》,[葡]何塞·雷迪亞 著,[葡]安德烈·雷迪亞 繪,奇想國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20年8月。

這本書以圖像來定義戰爭,文字是詩歌體,作為對圖像的輔助。圖像的顏色不多,對黑白灰進行了巧妙地處理,文字的隱喻則要通過對圖像的觀察才能完全理解。 它們向讀者展示戰爭的破壞性,身處戰爭中的每個人、每種動物,甚至花草都無處可藏。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鐵絲網上的小花》,[意]羅伯特·英諾森提 著/繪,明天出版社,2017年5月。

20幾幅彩色連環畫,畫的是二戰時期的一個德國小鎮上,一個名叫羅斯·布蘭奇的小女孩跟隨一輛帶着孩子的軍車越過小河,發現了一座集中營,高高的鐵絲網後面是一排瘦弱的、身着囚服的孩子。善良的羅斯開始給這些孩子們送吃的,可是有一天,她被叢林裏的士兵看到,他們對她開了槍。

羅伯特·英諾森提的繪本較少出現輕鬆、歡快、熱鬧,而是以厚重的畫筆敍述嚴肅的議題。除了《鐵絲網上的小花》,還有《大衞之星》《最後的聖地》《都市小紅帽》等,他的最新插畫作品《喜鵲小偷》也是以二戰為背景,展示了意大利民眾和游擊隊員在硝煙下的生活。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戰爭持續很久後,已沒人記得它是為什麼開始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為什麼?》,[俄羅斯]尼古拉·波波夫 著/繪,如果 | 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8月。

這本書收錄在《給孩子的大師繪本精選》(共17冊)這套書裏,作者是俄羅斯插畫家尼古拉·波波夫。與其他突出戰爭殘酷的繪本不同,這本帶點兒黑色幽默,想講述的是戰爭是怎麼莫名其妙地就打起來了。

一片寧靜的草地上,長着一朵美麗的花兒,一隻青蛙把花兒摘了下來。老鼠也想要一朵花兒,而且只想要青蛙的那朵,它嘶叫着撲上去,一把將花搶到手。落敗的青蛙把同伴叫來一起反擊,另一邊,老鼠的同伴也趕到了,雙方各自舉起旗幟,運用武器和戰術,迅速捲入一場戰爭中,誰也不願意向對方投降……

屍骨遍野時,有誰還記得這一切是為了什麼嗎?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戰爭變成軍事技術的試驗場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DK軍事歷史大百科》,[英] 英國DK公司 著,袁月楊 譯,小猛獁 | 電子工業出版社,2020年2月。

這本書可以縱覽5000年來的戰爭和戰術的變化,對關鍵年代、關鍵人物、關鍵事件等重要歷史性時間節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了一一列舉與回顧。

從古代的彈射器、武士盔甲、到俄羅斯衝鋒槍,今天的武裝部隊、無人機、隱形轟炸機……戰爭的頻頻爆發加速了戰場上技術的演變,特別是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這一百年,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科技和經濟的發展,熱衷於對外侵略擴張,工業革命極大地提升了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性能。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戰爭中的孩子,體會過最深的痛苦,也被迫學會了最快地成長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漫漫求水路》,[美] 琳達·休·帕克 著,肖毛 譯,蒲公英童書館 | 貴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

適讀年齡:9+

這本書是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得主琳達·休·帕克根據真人故事改編。

故事中有兩個主角,尼婭每天要走八個小時往返池塘取水,才能供她的家人維持生活。同村的居民,和許多其他村莊的人,都必須這樣做才有水可用。薩爾瓦從小被父母疼愛,衣食無缺,但這快樂的童年卻被戰爭完全摧毀,薩爾瓦與家人失散後開始獨自逃亡的日子,沿途看見的事逼得他不得不成長。

兩個孩子,兩段故事,在不同的年代展開,都發生在戰爭不斷、缺乏水源的蘇丹。在困難的生存環境中,孩子會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他們對未來是否還能抱有期待?兩段故事最終連接到一起,給人以救贖和治癒的希望。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柑橘與檸檬啊》,[英] 麥克·莫波格 著,柯惠琮 譯,雙螺旋 | 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年3月。

適讀年齡:9+

作為莫波格戰爭題材作品,這本書被定義為兒童成長小説,但很多年輕人也愛讀,在豆瓣上有16461人蔘評,評分8.1。前半段是童年的美好,後半段是戰爭的殘酷。一個敏感而脆弱的小男孩經歷了戰爭後,對世界和自己有了新的認知,他漸漸褪去怯懦,真正強大起來。

“柑橘與檸檬啊”是主角們經常哼唱的一首歌,貫穿全書,不同的時候唱有不同的寓意。小男孩的成長中,他會遇到兄弟情誼,戰爭中的人性温暖,對生與死的解讀,還有人與人的互相欺凌。戰爭就像一個放大鏡,把那些比戰爭本身更殘酷也更震撼心靈的東西,就這麼清晰地展現出來。

編輯 | 申嬋、羅東

校對 | 李世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2 字。

轉載請註明: 生於和平時代的我們,如何想象戰火下的他們?| 童書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