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能源] 5年前,市面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電動車寥寥無幾,吉利帝豪EV必須擁有姓名,但這幾年市場內競爭者增加,吉利在新能源市場上的優勢似乎被沖淡了不少,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同質化的產品。不僅是吉利,較早進入新能源市場的中國品牌似乎都有這個問題,在後有造車新勢力,外有合資海外品牌的夾擊下,消費者選擇它們的理由是什麼?它們的優勢又將如何發揮?本期尋電之路,我們將對話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找尋答案。
《尋電之路第二季》:補貼退坡、疫情影響、競爭加劇,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風暴,市場和消費者都心懷疑問——“該選擇誰?”
尋電之路第二季人物篇我們將對話企業高管,看身處風暴中心的“汽車人”如何應對這場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他們又將帶領企業去向何方?
●修煉內功
雖然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的第一款面向消費者的純電動車是在2015年上市的,但對於新能源技術的探索早就在路上了,2005年就已經開始研發混合動力技術,並逐步加大對純電動、插電混動等車型技術研究的投入,至今獲得的新能源核心技術專利達千餘件。
2019年吉利推出了純電動車品牌幾何,全新的車標、全新的設計語言,表示着它集中力量發力電動車市場的決心。不同的產品線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帝豪新能源,追求精緻、科技的消費者可以選擇幾何。
除了純電動車產品之外,吉利旗下還將48V混動、插電混動技術運用到更多車型上,形成了整體作戰陣型,才有了吉利新能源、幾何、領克品牌都有新能源產品的局面。就像林傑所説的,吉利擁有自身的優勢,不會急於求成,不會像一些車企那樣,急於推出一款車或者幾款車的推出。一直在修煉內功的吉利在默默地擴大着自己的產品矩陣和“朋友圈”。
早在2016年吉利就在金華規劃了動力電池總成項目,投資20.5億元,計劃新能源動力電池年產能為150萬千瓦時。2018年吉利和寧德時代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為吉利新能源車型提供核心動力電池的穩定供應。
這是一些傳統的中國品牌優勢所在,背靠集團的資源,手握核心技術,這也是林傑所説的“千萬不要忽視傳統車企進入新能源領域,因為傳統車企並不是沒有在做事情,雖然它表面上是靜悄悄的,一旦產品上市時,大家會感到怎麼突然冒出來了,實際上並不是,傳統車企一直都在修煉內功。”
●王牌還在後面
這是吉利用時4年多時間,投資超過180億的項目,目前該架構下已經有超過7個品牌16款以上的車型正在研發當中。推出電氣化的平台、架構也是當下有實力車企的普遍做法,像大眾的MEB平台、比亞迪的e平台,都是如此。平台化之下多款車型共同開發,可以縮短新車研發時間,又可以迅速攤平研發成本,而消費者可以更快地看到豐富且便宜的電動車產品出現在市面上。
深耕新能源市場多年的吉利,比較瞭解電動車消費者的痛點,根據這些痛點,浩瀚架構也在三電系統上做出了新的突破。針對電動車剩餘續航里程核算不準的問題,浩瀚架構將整個電源管理體系“雲端化”,對車況信息、駕駛習慣、路況信息在雲端進行分析,即時調整,解決里程焦慮問題。
●和特斯拉做差異化競爭
再讓我們把眼光放到整個行業內,去年7月份補貼大幅度退坡後,國內的新能源車型銷量呈斷崖式下降,銷量連續12個月負增長後,終於在2020年7月迎來了回暖。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國內電動車消費市場的結構逐步發生變化,呈現“紡錘”狀,30萬元以上的高端電動車產品和10萬以內的代步車銷量增長較快,中間價位車型的銷量反而不如幾年前,不少業內人士預測,未來這兩端的細分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首先林傑肯定了特斯拉的成績,“是特斯拉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了電動汽車,我覺得這不是壞事。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所有車企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大家在技術上是不服輸的。”至於領克的策略,他認為,就是和特斯拉做更多差異化的競爭,儘可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如何更好地滿足用户的需求?林傑覺得首先要做的就是溝通,新能源消費者在溝通互動方面有比燃油車更迫切的需求,那企業要做的就是聽用户的聲音,“明年領克的純電動產品就會面向市場,今年將會開展多輪的包括跟用户的進一步溝通,進一步瞭解用户的需求,再做一些性能、智能等方面的優化。”
吉利正在變得開放,和車主的互動方式也在打造一種全新的生態體驗。林傑向我們透露領克的App註冊會員已經超過百萬,但領克的用户只有36萬,這説明有不少非領克車主下載了領克的App。領克ZERO概念車發佈後有一個500人的羣,裏面不僅有領克的用户也有很多其他品牌的車主,大家暢所欲言,為產品開發提出建議。
電動車消費者呈現出和傳統燃油車不同的特點,越早意識到這個問題,越早在用户運營上做出改變,就越能抓住消費者。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做得比較突出,實際上傳統中國品牌也在努力改變中。吉利目前完成了總銷量超過1000萬輛的突破,領克也已經有了36萬的用户,這樣龐大的用户羣體是像吉利這樣的中國品牌發展新能源市場的基礎,同時也是優勢。通過了解用户的真實想法,能夠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通過全新的服務體驗,能提高新能源車主的認可度。
寫在最後:
從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來看,傳統中國新能源品牌依然佔據一定的優勢,但造車新勢力銷量增長勢頭正勁,合資品牌也將在明年全面出擊,單守着價格實惠、性價比高的特點,傳統中國新能源品牌很難再獲得更大的增量。像吉利這樣的集團,確實應該及時利用好先發優勢,針對新能源消費者的痛點,做出差異化的競爭,同時也藉助集團資源,通盤考慮,利用平台化、架構化的特點為消費者提供更先進、更優質、更實惠的產品。(文/圖 汽車之家 姜田雙 採訪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