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橫跨六省區,約佔中國1/4的國土面積,這裏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青藏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事關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今天(9月1日),《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開始正式實施。這部法律的特點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意義?青藏高原今後將如何保護?今天就讓我們來聚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
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孫建青正在安排一天的巡護工作。在當地,非法採礦一度是主要的環境違法行為,他告訴記者,《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實施後,變化最大的就是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然保護科科長 孫建青:採礦等違法行為,以前我們保護區條例處罰比較輕,違法的成本較低。現在不同了,處罰力度增加了十倍乃至上百倍,違法成本大幅提升,這對違法行為來説,將帶來極大的震懾。
孫建青介紹,《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明確了將青海湖地區的普氏原羚、黑頸鶴作為重點保護物種,並加強對棲息地的保護與修復。下一步,他們計劃把湖區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棲息地的範圍擴展到整個國家公園,並建設一批生態廊道。
長期從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竺效認為,在總共7章63條的《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中,保護優先是貫穿始終的基調。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環境學院副院長 竺效:這部法律它的第一條的立法目的,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三個關鍵的要素,叫生態安全風險的防控,還有就是生態安全的保障,最後是建設生態文明高地,其實給我們嚴格確立了保護優先的原則。
專家介紹,新法還為國家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相關工作確立了三個基本原則,分別是自然原則、優先原則和科學原則。具體來説,自然原則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優先原則是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科學原則強調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科學防控、系統治理。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陳發虎:保護優先這是國家定的一個大的戰略。不同區域可能還不一樣,首先把區域要找出來,對退化生態系統它先要分類,重度的是人工修復,對輕度的退化是以自然恢復為主。
摸清資源本底 科學開展保護
青藏高原冰雪、凍土資源和生物資源都相當豐富,但又是生態極度敏感、脆弱的地區。《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專門強調了對生態狀況、環境本底的調查和研究。這有利於及時掌握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變化情況和成因,科學開展保護。
正在進行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獲得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升温背景下,青藏高原總體變濕,供水增加。高原整體暖濕化,令植被增多,空氣濕潤,生態系統總體趨好,青藏高原的關鍵物種比20年前增加2至3倍。但與此同時,暖濕化也使得青藏高原冰川退化、凍土面積縮小,災害風險進一步增加。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陳發虎:大量的冰川在退化,凍土在融化,那麼土壤侵蝕也在增加,個別地方實際上人類活動還是增強的,影響着生物多樣性。
專家認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強調對生態本底的調查,尤其是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生態環境調查。這有利於有關部門和科研機構實時掌握青藏高原環境變化的最新動態,及時調整保護和應對策略。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 陳發虎: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氣候變化對生態的影響和人類活動影響要區分開來,區分開來就要評估。我們的建議就是,每過例如三年你做一次評估,看看是誰在主導,是人類活動主導還是氣候變化在主導,人類活動主導在什麼地方,氣候變化引起的生態的轉好或者轉壞一個整體的情況。
佈局生態安全格局 完善環保法治體系
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中,生態安全佈局的內容得到特別強調,專家認為,這部法律的實施標誌着中國環保法治體系在確保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得到了完善。
圍繞構建青藏高原生態安全格局,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規定了青藏高原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活動應當符合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從嚴制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並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加強對青藏高原森林、高寒草甸、草原、河流、湖泊、濕地、雪山冰川、高原凍土等生態系統的保護,推進三江源、祁連山、羌塘、珠穆朗瑪峯、高黎貢山、貢嘎山等自然保護地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環境學院副院長 竺效: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建立了一個“1+4+N”的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體系,這裏面最關鍵的“4”當中的最後一個就是指的《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它跟長江、黃河和黑土地的專門區域、專門流域的這樣的保護法,構成了一個特殊區域流域的環境保護的一個內容。它不僅僅是生態的問題,它也是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加快準備工作 確保法律順利施行
目前,青藏高原各省區正在採取加快環境監測和生態調查,制定法律落實措施,為法律的順利施行做足準備。
8月底,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山南市貢嘎縣崗堆鎮境內對雅魯藏布江進行豐水期的水質監測。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水室負責人 陳旭:我們目前是按照這個枯水期、平水期、豐水期,來進行一個系列的一個監測。更能説明這個雅江流域在不同的流量速度下,它的水質是一個什麼樣的變化。
近兩年,監測中心已經先後對珠峯絨布河流域、格拉丹東長江源、雅魯藏布江源頭、怒江源頭等區域內的水、氣、土和冰雪環境質量等開展了系統性的專項調查監測,獲得各類監測數據3萬餘個。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 趙礦:今年9月到10月份,我們中心還將利用遙感手段,對區域內的冰雪資源狀況、水域面積、植被狀況開展進一步的監測。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目前正在研究制訂《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落實措施,主動開展與《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不符的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清理,將法律的相關要求融入正在制訂的《西藏自治區水污染防治條例》等法規中。
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副廳長 税燕萍:下一步,全區生態環境系統將把貫徹落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作為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重要抓手,用法治的力量守護好雪域高原的生態環境、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總枱央視記者 王晨 帥俊全 韓文暘 王帥 姚正鵬)
來源:央視新聞客户端
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