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和河共生,水青路綠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板力特大橋。張信榆攝

9月10日,位於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境內的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來賓至都安段)(以下簡稱來都高速)傳來捷報,下映紅水河特大橋3#墩左幅邊跨合龍,為10月半幅合龍奠定基礎。該橋橫跨於碧如翡翠的紅水河谷上,河谷兩岸青翠的羣峯矗立,展現出交通工程建設帶與紅水河自然風光帶“雙帶”交相輝映的大美畫卷。進入金秋時節,歷經旱季施工的洗禮,來都高速來賓至金釵段102公里將在今年年底通車,屆時,驅車便能領略“雙帶”的無盡魅力。

來都高速是賀巴高速公路最後開工建設的一段,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旗下子公司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投資建設,主線全長134公里,穿山涉水,兩次跨越紅水河,與紅水河相傍交錯約70公里,線路涉及三市(來賓市、南寧市、河池市),途經興賓區、忻城縣、馬山縣、都安縣,橋隧比高達49%,其中都安段全長約28公里,橋隧比高達91%。

大羅高架特大橋。張信榆攝

項目於2020年5月進入實質性開工,以“和河共生,水青路綠,創建‘雙帶’來都”為建設主題,秉承整條賀巴高速公路的“建設綠色高速 共享長壽密碼、交通+旅遊”建設理念,接續打造一條綠色環保、生態和諧的高品質公路,讓司乘穿行來都高速公路帶倍感安全舒適的同時,盡收紅水河帶的自然美景。

山疊綿秀美,水碧綠靈動,在雲霧繚繞間,建設中的來都高速(都安段),秉承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環保理念,使用多種技術手段開展水土保持、原生植被保護等工作,對建設過程中橋樁鑽孔灌施工產生的泥漿匯入沉澱池,待沉澱後自然幹化,再利用專用車輛將泥漿運至指定位置集中處理,施工結束後用土填平沉澱池,恢復地表植被,積極呵護瑤鄉壯美的原始生態畫卷,在逶逶綠水間,在綿綿青山裏,都安段建設工程與綠水青山交相輝映,工程建設與山水融為一體。

清水河大橋。張信榆攝

項目設計建造多座特大橋和特長隧道,其中下耕高架特大橋長約3.3公里,大羅高架特大橋長約5.9公里,下映紅水河特大橋長約346米,龍灣1號隧道長約2.2公里,龍灣2號隧道長約5.2公里,金釵2號隧道長約4.4公里,橋通南北,隧貫東西,下映紅水河特大橋飛架於奔騰不息的紅水河之上,兩端接龍灣1、2號隧道。開工建設以來,項目積極向拆遷户宣傳徵拆政策,主動了解羣眾難處,為羣眾出點子、解難題,搭建信任的橋樑,項目青年突擊隊主動出擊,幫助户主將傢俱、農具、生活用品等物資搬移至臨時安置房,房屋拆遷工作也在羣眾的支持下不斷取得勝利,沿線羣眾對建設的支持與通車的期盼也漸漸讓天塹變成了坦途。

通村入户的公路,是連接鄉情的橋樑,也是助力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騰飛的致富之路。位於都安瑤族自治縣的菁盛鄉素有“都安毛葡萄之鄉”美譽,野生毛葡萄漫山遍野,每年預計產量超400噸,來都高速(都安段)建成通車後,毛葡萄運輸將更加便捷,可帶動沿線羣眾增收致富。

下耕高架特大橋。張信榆攝

每年農曆五月二十九是都安瑤族自治縣傳統節日“祝著節”,節日這天,當地的瑤族同胞會穿上漂亮的節日盛裝,和其他民族羣眾一起,載歌載舞,開展慶瑤年、祭瑤母、打銅鼓、打陀螺、拋繡球、唱瑤歌、跳瑤舞、逛瑤寨等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都安段建成通車後,司乘可沿着高速路線一路領略紅水河風光,去體驗富有民族特色的“祝著節”。

都安段連接南寧市馬山縣、來賓市忻城縣,原來羣眾走S211以及S510二級路,原二級路方案車流量大,彎多路險,行車安全係數不高,建成通車後,都安縣與忻城縣的路程將會縮短至1個小時,大大提升出行安全舒適度。建成通車後,對廣西加快構建東聯西靠、南下北上、出省出邊、通江達海、通達全區的高速公路網絡,完善桂中地區高速公路網絡,加快區域間的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極大推進都安瑤族自治縣交旅融合發展,充分展示都安瑤寨兒女的特色景觀、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對助力鄉村振興,承載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騰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盧樹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