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增長6.1%!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26萬億元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綜合

財政部部長劉昆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直播3月1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10時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財政部部長劉昆介紹財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以下為相關內容實錄:

財政部部長 劉昆:

我向大家簡要介紹2022年財政工作情況。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迎難而上,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4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紮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財政部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靠前實施各項財政政策,推動經濟總體回穩向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0.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增長6.1%,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財力支撐。

一是加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着力穩住經濟大盤。加大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支出強度,既擴大國內總需求,又將赤字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過去五年總體赤字率控制在3%以內,為應對新的困難挑戰預留政策空間。落實落細組合式税費支持政策。全年新增減税降費及退税緩税緩費超4.2萬億元,推動中國税收收入佔GDP的比重從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依法盤活用好專項債務結存限額5029億元。財政宏觀調控有力有效,促進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二是強化資金和政策支持,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過去一年,我們把縣區財政運行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強化資金和政策支持,盡最大努力穩固基層。全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9.71萬億元、增加1.42萬億元,增長17.1%。近五年累計,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達40.66萬億元、年均增長8.4%,為基層“三保”提供有力保障。擴大直達範圍,直達資金規模由2020年的1.7萬億元,擴大到去年的約4.1萬億元。總體看,縣區財政運行平穩,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堅持創新引領,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2022年,全國科學技術支出10023億元,同比增長3.8%,有力保障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優化政策供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完善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等。階段性實施國內客運航班運行財政補貼政策,支持一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四是推進鄉村振興,城鄉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持續增強。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積極發揮轉移支付、財税政策等作用,全面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對實際種糧農民分三批發放補貼400億元,通過中央預備費安排100億元支持抗旱減災保秋收。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繼續增加。推動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對老少邊窮地區轉移支付增長8.2%。

五是保基本、兜底線,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人民需要和財力可能,持續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強化疫情防控經費保障,減少疫情對生產生活衝擊。加強重點民生支出保障,全國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衞生健康支出,以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整治資金,分別增長5.5%、8.1%、17.8%、13.8%。人民生活持續改善。與2017年相比,全國城市、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增長39.2%、62.4%,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450元提高到610元。

六是深化財税體制改革,財政管理監督提質增效。財會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縱深推進財税改革,出台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切實履行財會監督主責,健全財政監督體系,突出監督重點,嚴肅財經紀律,財政治理水平穩步提高。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財政部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