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紀過小的孩子,除了葬禮,這些地方家長儘量不要帶孩子去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綜合

每個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做父母的沒有不希望他/她能健康成長、獲得美好未來的。正因為如此,現在很多父母都喜歡帶着娃四處遊玩,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增長孩子對世界的見識。

不過,雖然與之前相比,帶孩子去哪裏不去哪裏已經沒有那麼多忌諱了,但是有些場合最好還是不要帶着孩子去。這並非是迷信,而是有其中的科學道理。

蘇州的杜女士是個95後寶媽,作為新生代的母親,她對老一輩的傳統並不是很接受。因此,在家住附近的友人因為意外而去世後,杜女士執意要帶着還不滿六歲的孩子去參加葬禮。

理由很簡單:一來,這個朋友和她家的關係十分緊密,甚至差點就做了孩子的乾媽;二來,杜女士不認為小朋友就是去參加一下悼念環節,也看不見死去的人,所以不可能會出現老人唸叨的什麼‘衝撞’之類的事情。

但是沒想到的是,當天參加完儀式後,

孩子被葬禮上痛哭的人和肅穆的氣氛嚇到了,連續一個多星期都不敢自己入睡,結果抵抗力下降發起高燒。

雖然情況不嚴重,吃過退燒藥後孩子就好了,連醫院也沒去。但是此事之後,杜女士也反省自己,覺得自己帶兒子去葬禮的舉動確實太冒失了。

老一的人常常會念叨,小孩子眼睛太‘靈’,有些地方千萬不能去。這樣的説法被現代的 很多年輕人視作是迷信,所以從來就沒有當一回事。

但是,撇開裏面的迷信成分,這裏面其實也有很多生活中總結下來的經驗,是需要我們去參考的

,即便是兒科醫生都推薦,除了葬禮之外,如果孩子年紀不大的話,這些地方家長最好不要帶着娃出席。

一、 孩子可能受驚的地方

例如葬禮、遊樂場的鬼屋、過於刺激的過山車或其他遊樂設施、會突然出現巨響的煙花和鞭炮發射地等等,這些氣氛、聲響、刺激過於超出日常生活的地方其實並不適合孩子去。

一來,與日常生活差距過大的刺激會導致孩子出現應激反應,有些娃身體健壯沒什麼事情,但也有些孩子會因為受驚而產生腸胃問題、或者發高燒的情況;另外,這些場合(比如葬禮、鬼屋等地方)的氛圍並不正向積極,現場通常十分壓抑,這就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損害娃的心理健康。所以如果沒有萬分必要,家長最好還是避開帶孩子去這種場合。

二、

孩子可能遭受感染的地方

如果孩子的年紀很小(四周歲以下),除非必要最好也不要帶着娃常去醫院、衞生所等地方探望病患。

因為醫院等場合各類病人聚集,細菌或傳染病毒比較聚集。即便清潔人員常常去消毒整理,但也不能保證孩子在清掃的間歇時處於良好的保護之中。再加上有很多由空氣進行傳播的病毒,而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又弱,就很容易發生感染,十分的不值得。

三、

孩子可能會產生不適的地方

有些特殊環境會讓孩子產生生理上的不適。比如香火鼎盛的廟宇、道觀,人羣過於擁擠的旅遊場合。

這些地方不僅空氣不流通(或者煙霧過重),而且人和人擁在一起的時候,孩子是不能四處自由探索的,只能長時間被拘束在很小的空間裏。這樣一來,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就會產生心理和身體的雙重不適。另外,還有些父母喜歡帶着孩子去KTV、電影院等場所。

如果孩子的年紀太小,

這些過於黑暗、封閉的場所也是不適合娃去的。

因為這些地方的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細菌和病毒就很容易在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滋生和傳播,再加上來來去去的人吸食的香煙、喝酒的異味混在在一起,孩子就很容易產生不適感。

總之,在孩子年紀不大的時候(7週歲以前),建議家長要儘量避免帶孩子去一些對給他/她造成負面刺激的場合。這並非是封建迷信,而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科學依據的

,在這方面有些時候多聽聽老人的話並沒有錯。為了娃的身心健康發展,他/她更適宜去一些寬闊、空氣流通、光照充足的地方。比如帶孩子去親近自然,帶娃去圖書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