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些老人變“壞”了嗎?其實他們是病了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綜合

請圖片作者與本報聯繫領取稿酬

商報見習記者 葉歆 通訊員 應曉燕

指導專家 顧成宇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老年科科主任

東京奧運會、杭州亞運會特聘心理專家

地鐵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羣通過地鐵到達城市的各個地方,沒有空位置是常有的事情。

近日,一則“上海地鐵一老人慾搶女子座位”的消息衝上熱搜。當事女子表示:當時老人上車時,車廂裏仍有空座位。然而,老人不去坐空位,而是直接要求她讓位,語氣很兇,用詞中還有恐嚇之語。旁邊有人看不下去,直接給他讓座。但是,老人也不坐,偏要她讓座。在其婉拒讓座後,更是強行坐到了自己腿上!

一時間,網上輿論紛紛譴責這位老人。“倚老賣老”“為老不尊”“擾亂公共秩序”……甚至有網友認為老人在公共交通上肆意妄為,有故意滋事的嫌疑,應該嚴懲。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老年科主任、副主任醫生顧成宇也關注了此則消息,他認為,老人做出此類“出格”的行為,並不是他不守公共秩序、不懂文明禮貌,很可能患有一種常被人們“忽視”的認知障礙疾病——額顳葉痴呆。

發病年齡早,常會被誤診 公眾的偏見讓他們被貼標籤

在顧成宇主任的門診中,常常會遇見一些“不可理喻”的老人。公共場合脱衣服、隨地大小便、情緒喜怒無常……因為家人對“額顳葉痴呆”的不理解,只是覺得老人行為性格改變,沒有及時干預治療,甚至被誤診誤治。

顧成宇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接診了一位54歲的女性患者,在外地就醫時被誤診為“阿爾茲海默症”。因為沒有對症下藥,患者病情越來越嚴重,還因服用藥物出現了暈厥、頭痛等副作用。家人敍述,近段時間,患者總是“疑神疑鬼”,買東西不付錢,隨地大小便。更為無奈的是,她還要求丈夫出去和別的女人生孩子,鬧得鄰里不和,家庭不睦。顧成宇對患者進行了臨牀上最為先進的3.0T磁共振和腰穿腦脊液檢查,最終確診為“額顳葉痴呆”。

“額顳葉痴呆是一類相對少見的痴呆疾病,相比於阿爾茨海默病,額顳葉痴呆的發病年齡較早,通常在50歲至60歲之間。由於健忘和其他老年痴呆典型症狀在開始的時候不常見,病症一開始難以察覺,常與躁狂抑鬱症、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疾病相混淆,容易被人忽視。”

顧成宇介紹,額顳葉是人體大腦中的最高級中樞,控制着人體的思維、判斷、決策、行為規範等高級功能。額顳葉痴呆患者因為額顳葉萎縮,往往性格固執偏拗,會做出“道德敗壞”的舉動,行為怪誕,被他人貼上“倚老賣老”“壞人變老”等標籤,對其進行道德譴責甚至暴力攻擊。久而久之,不僅對患者的病情不利,還會影響公眾對此羣體的認知與評價,產生一些誤會偏見。

世俗的偏見和外界的誤解

患者家屬渴望被理解接納

不久前,記者也接觸了一位“額顳葉痴呆”患者家屬孫女士。孫女士説,因為此疾病基本無藥可治,不僅患者很可憐,家屬也會因世俗的偏見心力交瘁。

孫女士的母親今年63歲,3年前被確診為“額顳葉痴呆”患者。“聽到確診消息時,我和父親一時無法接受,母親患病前是個精明能幹的人,剛到享福的年紀卻得了這種病。雖然一直在吃藥控制,但病情惡化迅速,現在像換了個人一樣。説話含糊不清,情緒控制力基本為零,稍有不順她心意就和你吵架,曾經那麼愛美的人如今個人形象也不在意了,剛換上的衣物不到半天就弄髒,洗澡剪髮也要有人看着。”

孫女士説,作為子女,照顧患病的母親是自己應盡的義務。但相比照顧母親的身體勞累,他人的不理解和“有色”眼光,更讓自己崩潰不已。

“母親患病後,不知道是誰傳謠言説和她待久了,也會得此病,曾經要好的小姐妹都像躲‘瘟神’一樣與母親不再來往。”長時間不與外界接觸,母親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固執孤僻。為了讓母親的病情不再惡化,白天由父親照顧飲食起居,孫女士每天下班回家便會陪她出門散步。

病情的不可控性加上外界環境刺激,讓出門在外的母親更不“安分”。好幾次因為母親在公共場合做了一些“出格”舉動,孫女士不得不向對方賠禮道歉。“我現在都習慣了,向他們解釋母親是因病導致行為異常,他們不理解,反而覺得是我在找藉口。”孫女士説,遇到一些通情達理的人,嘟囔幾句就過去了,有時一些難纏的人嘴上説着狠話,還露出“鄙夷”的眼神。

“有病就去看醫生,不要在大街上丟人現眼。”這是孫女士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早發現早治療 患者家屬也需自己紓解壓力

隨着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劇,老年人口增多成為不能忽視的社會現象。據統計,額顳葉痴呆是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二種最常見的早發性痴呆。患者往往會出現行為性格不受控制,語言能力下降,運動異常等症狀,但因大眾對其不瞭解,往往會存在誤解和偏見。

顧成宇介紹,額顳葉痴呆目前還無法治癒,只能通過藥物、康復訓練等綜合治療控制病情的發展。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延緩病情惡化十分重要。“子女需要多關注家中老人的身體、情緒變化。當老人出現行為、性格異常,判斷力改變,走路東倒西歪,時常摔倒等症狀時,子女需格外留意,儘早尋求專業醫生對其進行診斷干預。”

如何更好地照顧引導額顳葉痴呆患者,顧成宇提出了下列幾點建議:

1、面對額顳葉痴呆患者做出的不合理舉動,家屬需心平氣和的對其進行勸導和解釋,引導他重新融入社會。切勿直接埋怨患者,對其情緒造成刺激影響;

2、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陪同患者適當外出散步,形成程序化日常作息,鍛鍊和保持患者的生活能力。如果患者拒絕有人陪同,可以在其後悄悄跟隨;

3、為患者佩戴GPS定位儀或者隨身攜帶一個身份牌,防止走丟;

4、當患者情緒偏激,不受控制時,可用其感興趣的事物轉移注意力,接受和理解他們想要表達的情緒;

5、最重要的是,包括額顳葉痴呆在內的老年痴呆的診斷和鑑別診斷非常不容易,需尋求專業醫生進行診斷治療,定期至醫院進行語言、運動康復訓練。

同時,許多額顳葉痴呆患者的家屬,因為大眾的不理解和照顧病患的雙重壓力,往往會出現焦慮、抑鬱等精神疾病,會對患者產生惡性循環,加重患者的病情。家屬們同樣要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學會宣泄壞情緒,疏解自身壓力。家屬為患者的康復提供動力,是患者的最強依靠。

他們並不是一羣“壞老人”,生病前他們同樣有素質、講文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要讓偏見,隨便譴責他們的失控行為;也不要讓偏見,阻擋了“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