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天生一隻耳 新年前醫生為他“種”出新耳朵

男孩天生一隻耳 新年前醫生為他“種”出新耳朵

10歲男孩小健(化名)從小沒有左耳,因此常被同學嘲笑,性格也越來越內向,而孩子每次受到委屈,媽媽也只能安慰“沒事的,它會慢慢長出來的”,然後暗暗擦拭淚水。

臨近虎年新年,小健許願“希望耳朵長快一點”,而武漢兒童醫院整形外科的醫生,真的幫他實現了願望。2022年1月23日,小健術後恢復順利,高高興興出院,準備回家過大年。

據瞭解,10歲男孩小健家住湖北蘄春。出生時,右耳正常,但左側耳朵卻只有一個小肉球。為了這個,媽媽不知悄悄哭了多少次。

小健媽媽表示,孩子小時候沒意識到自己的不同,上學後,原本活潑的兒子卻變得越來越內向。“有時候孩子回家哭,説同學笑話自己沒有耳朵,我們只能哄他説以後會長出來。”小健媽媽説起兒子受的委屈,自己也紅了眼眶。

她説,經過多方打聽,2021年十一小長假,便帶小健來到武漢兒童醫院整形外科求診,小健被確診為先天性小耳畸形。

小健耳廓發育不全,外形缺失,整體結構特別小,左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沒有耳道,聽力有輕微下降。雖然這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沒有太大影響,但外觀異常,影響了孩子的社交和心理發育。

武漢兒童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張勇告訴小健的媽媽,首先要解決的是給小健造一個“新耳朵”,目前在國內發展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方法是“皮膚擴張法耳廓再造術”。

醫生介紹,這種治療一般需要三期治療。第一步是“打地基”。醫生在左側殘耳後方埋入擴張器、定期注水,擴張耳後的皮膚,這一時期大概需要三個月。

第二步是“蓋房子”。張勇醫生取出小健的一部分肋軟骨,按照健康側耳的形狀,一部分一部分地精心雕刻,再將各個“零件”拼接完整,再造一個完整的耳廓支架,再用擴張好的皮膚將其包裹入內。

醫生見小健媽媽有些擔心,便寬慰道,“您放心吧,肋軟骨是肋骨前端的一點脆骨,對孩子的健康沒有影響的。”

1月13日,小健完成二期手術,有了一個新的耳朵,但外形還有待“修整”。醫生説,接下來的首先需要靜等耳朵長好,大概再過一年,會再對小健的新耳朵進行“精雕細琢”,使其形態更加完美。

1月23日,小健的左耳生長穩定後,醫生安排了他出院調養。雖然耳朵還沒有完成最後一步,但小健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感謝醫生,讓我‘長出’了新耳朵,回家過年啦!”

據醫生介紹,小耳畸形雖然不危及生命,但影響容貌,也會影響患兒的心理發育。耳朵是人體表面最為複雜精緻的三維器官,有着細微凹凸結構,耳再造手術必須將這些細微結構儘可能進行精確的重建,不僅要求形狀好看,更要有立體感,這就需要醫生雕刻的耳廓支架既美觀逼真,還要有極高的穩定性,因此對醫生的專業水平要求更高。建議小耳畸形的患兒把手術安排在6週歲以後,青春期之前。而6歲以上兒童耳朵大小已經接近成人,且此時手術對孩子的心理和學業帶來的影響小。青春發育階段由於身體快速生長,肋軟骨常常出現“空心”,可能會影響耳廓支架的雕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0 字。

轉載請註明: 男孩天生一隻耳 新年前醫生為他“種”出新耳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