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槍擊事件形成“恐怖的螺旋” 西方國家深陷其中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7月4日是美國的“獨立日”,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統計,在今年“獨立日”的4天假日期間,全美幾乎每一個州都有槍擊案發生,至少220人被槍殺,近570人受傷。而對於伊利諾伊州海蘭帕克市的民眾來説,這一天尤其黑暗。

  美國海蘭帕克市槍擊案致7死47傷 親歷者稱“讓人既崩潰又害怕”

  當地時間7月6日,21歲的犯罪嫌疑人羅伯特·克里莫在監獄中通過視頻直播進行了槍擊案的首次聽證。

  對於檢方對其提出7項一級謀殺罪的指控,克里莫當場表示認罪。

  伊利諾伊州萊克縣檢方在案前陳詞中指出,7月4日當天,克里莫使用突擊步槍,向正在參加“獨立日”慶祝活動的人羣共射出83發子彈,造成7人死亡,47人受傷。

  萊克縣重案組發言人 科沃利:克里莫對這場襲擊預先策劃了數週,他帶了一把大威力步槍到這次的遊行中,他從消防梯爬上了一家店鋪的屋頂,向無辜的參加“獨立日”慶祝活動的民眾射擊。

  7月4日上午,位於芝加哥市北郊的海蘭帕克市民眾正在舉行“獨立日”的慶祝遊行活動。這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該市首度恢復“獨立日”的慶祝活動。當歡慶活動剛剛開始約15分鐘時,在遊行隊伍行進的路線上,從一家户外用品店的樓頂突然傳來一陣槍聲。

  由於“獨立日”的慶祝活動一直有鳴槍和放禮炮的傳統,很多民眾誤以為是表演項目,但很快,不斷有人倒下,這時人們才意識到,一場災難正在發生。

  槍擊案親歷者 拉里:有斷斷續續的那麼幾槍,我們以為是花車上的什麼表演,隨後槍聲突然瘋狂起來,我們一聽就知道是突擊步槍的槍聲。

  槍擊案親歷者 加西婭:我聽到了槍聲,(在此期間)槍手有重新上膛,人們尖叫着四處奔跑,情景真的是讓人既崩潰又害怕。

  面對突擊步槍的密集火力,一名父親“急中生智”,將5歲的兒子藏進了垃圾桶。

  槍擊案親歷者 亞歷山大:當射擊停了有那麼一秒鐘時,我們趕緊又開始逃跑,他裝上子彈又開始射擊。我跑到了一個拐彎處,我和家裏的其他人跑散了,我就把(5歲的兒子)亞歷克斯放在了垃圾箱裏。

  而對於78歲的老人尼古拉斯·特雷多一家來説,便沒有那麼幸運。幾天前,尼古拉斯剛剛從墨西哥趕來與家人一起參加此次的慶祝活動。槍擊案發生時,兩名家庭成員試圖推着老人的輪椅離開現場,但尼古拉斯不幸被子彈擊中頭部身亡,兩名家庭成員也身受重傷。

  就在距離尼古拉斯一家不遠處,麥卡錫夫婦緊緊護住了一歲半的兒子艾登,夫妻二人當場身亡。據目擊者描述,渾身沾滿父母鮮血的小艾登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在槍聲過後一人茫然地走在遍佈屍體和鮮血的街道上。

  當地民眾:他嘴裏喊着“媽媽 爸爸”,我就回去找他的媽媽和爸爸,然後我就看到了那情景,簡直是大屠殺。

  最終,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小艾登已經和祖父母團聚,幼小的他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在一天之內成了孤兒。

  小艾登的鄰居:他(小艾登)還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跟他講這件事。你該怎麼跟一個18個月大的孩子説“你的媽媽爸爸現在已經在天堂了”呢?真的開不了口。

  而此次槍擊事件中最小的受害者——8歲男孩庫珀·羅伯茨,被突擊步槍的子彈擊中胸部,脊椎斷裂。醫生表示,經過數小時的搶救,這個熱愛運動的男孩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胸部以下將永久癱瘓。

  槍手平時“孤獨又安靜” 卻在社交網絡發佈充斥暴力的視頻

  6日,檢方表示,在作案前,槍手克里莫便頭戴假髮、用粉底遮蓋住了面部的文身,喬裝成女人的模樣,以躲避警方的注意。

  警方證實,在海蘭帕克市行兇後,克里莫還曾駕車前往與伊利諾伊州相鄰的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準備對當地慶祝活動發動襲擊,但最終因準備不足而放棄了行動。

  最終,在當晚6點,距離案發約8小時後,克里莫被警方抓獲。

  據槍手羅伯特·克里莫的叔叔保羅·克里莫(Paul Crimo)描述,最後一次見到侄子時他看起來一切正常。保羅還表示,羅伯特是個安靜的孩子,通常是一個人,孤獨、安靜。

  克里莫的叔叔保羅·克里莫:我沒有看到有任何跡象顯示會發生這樣的事。

  然而,當警方翻看克里莫近三年來在多個社交媒體平台的賬號時,上面的內容讓人感到十分不安。

  在網絡上,克里莫化名“甦醒”(Awake),將自己描述為一名説唱歌手。而在其發佈的多個視頻中,都充滿了暴力元素。

  在模擬校園的場景的視頻中,克里莫身穿戰術裝備,向地面灑下子彈。隨後克里莫轉身進入教室旁的另一個房間,按下了寫有“發射”字樣的按鈕。

  在去年10月發佈的一段視頻中,克里莫描繪一段手持突擊步槍的槍手向人羣射擊的畫面,最終槍手被警方擊斃倒在血泊之中。

  在調查中警方發現,克里莫對一個數字十分敏感,他不僅將這一數字噴塗在了自己的汽車上,還將這一數字文在了臉頰上。

  萊克縣重案組發言人 科沃利:他(槍手)對數字4和7或者7和4存有某種特別的偏好。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分析認為,47這兩個數字有可能與7月4日美國“獨立日”的日期有關,甚至可能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有某種關聯。

  有證據顯示,克里莫曾在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多次參加特朗普的競選集會。

  而克里莫的父親鮑勃·克里莫也是一名共和黨人,而且是個強硬的擁槍派。鮑勃·克里莫曾在2019年曾經競選海蘭帕克市市長,但最終敗給了民主黨人羅特琳。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2019年4月,在父親競選失利後,克里莫企圖用砍刀自殺;當年9月,克里莫還威脅要殺死全家。但在當年年末,在父親的擔保下,克里莫依然拿到了伊利諾伊州核發的持槍證(FOID CARD)。

  警方稱,在槍擊案發生時,克里莫名下共有5支槍,全部為通過合法渠道購買。其中包括兩把型號類似AR15的高性能突擊步槍,其中一把為克里莫在海蘭帕克遊行現場所使用的武器,另一把在其被捕時被警方從車內找到。

  海蘭德帕克市長 羅特琳:我不想把槍擊發生的原因歸咎於心理問題,我只想説,在我們的街道上有用於戰爭的槍械,人們可以合法地弄到這些槍,然後殺掉幾十個人。

  美國控槍法案“縮水嚴重” 民眾訴求牽扯出黨派紛爭

  今年的6月25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兩黨安全社區法案》(Bipartisan Safer Communities Act),儘管白宮高調宣傳該法案一舉打破了美國近30年來未出台任何控槍法案的尷尬局面。但在《今日美國》看來,該法案不僅“縮水”嚴重,也未能滿足眼下美國民眾呼聲最高的“禁售攻突擊步槍”的訴求。

  據美國新聞週刊6月份的統計,在最近發生的80場大規模槍擊事件中,有超過1/4的槍支類型為AR15突擊步槍。該款半自動步槍為軍用步槍M16的民用版,不僅殺傷力大,而且具有射速快、射程遠、槍體輕便易攜帶等特點。

  在今年的紐約州水牛城槍擊事件、得州尤瓦爾迪羅布小學槍擊事件以及海蘭帕克“獨立日”槍擊事件中,槍手均選用了該款槍械。

  據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早前6月發起的一次聯合民調顯示,約60%的民眾希望出台更加嚴格的槍支管控措施;56%的民眾支持禁止銷售AR15、AK47等突擊步槍。而正如美國其他重大社會問題一樣,民眾的意願顯現出非常明顯的黨派對立。在民主黨受訪者中,高達93%的民眾希望看到更加嚴格的槍支管控措施,而在共和黨受訪者中這一比率僅為28%;另外,高達83%的民主黨受訪者支持攻擊型武器禁令,而在共和黨人中,支持的比例只有約34%。

  杜克大學法學院副主任 布洛克:30年前,兩黨民眾的民意差距大概是20個百分點,這已經不小了,對吧?而如今這一距離已經擴大到50個百分點(以上),在槍支問題上的民意分歧程度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諸多主要問題最大的一個。

  美國獨立至今 政府多次控槍

  事實上,在美國獨立200多年的時間裏,聯邦政府曾多次通過行政命令來“禁槍”。

  1981年,時任共和黨總統里根遇刺,白宮發言人布雷迪也中槍,引發社會要求控槍的浪潮。1994年,在里根的支持下,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了有效期為10年的《聯邦攻擊性武器禁售令》,法案禁止了包括AR15在內的19種攻擊武器在民間出售。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數據顯示,在這10年中,美國大規模惡性槍擊事件的數量明顯下降。然而,當2004年法案到期時,時任美國總統、共和黨人小布什毅然決定不再延長該法案。

  在半島電視台看來,美國的槍支問題在近30年來,已由社會公共安全議題轉為一個政治問題。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預防槍支暴力中心副主任 克里法斯:50年前人們買槍是為了打獵,如今人們買槍是為了自衞。

  充斥美國媒體的暴力畫面更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使暴力文化融入“美國基因”。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學教授吉姆·法倫在研究了自己400多年“家族暴力史”後認為,假如一個國家的戰爭持續了七八十年,至少三代人會受滲透到國民性格里的“暴力因素”影響。

  而一個令人尷尬的數字是,在建國246年的歷史中,美國沒有參與戰爭的時間不到20年。

  亞利桑那大學社會學教授 卡爾森:槍成為了人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是槍造就了今日的你”“你是那種對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的人”“你是那種遇到事都能自己解決的硬漢”,這就是槍支的所代表的意義。

  就在7月4日海蘭帕克槍擊事件發生的當天,全美步槍協會在推特上發出一條歡慶美國“獨立日”的推文稱:“正是因為有那些珍視解放與自由併為之而戰的勇敢的配槍者們,今日的美國才得以誕生。”

  與之對比的是,5月27日,在得州尤瓦爾迪羅布小學槍擊事件後,該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面對記者的提問,落荒而逃。

  記者:是不是時候改革美國的槍支法律的時候了?

  得州共和黨參議員 克魯茲:這問題很容易扯上政治。

  記者:但這是個重要的問題,是問題的核心。

  克魯茲:我瞭解,這就是你們媒體的策略。

  記者:不,這不是,很多民眾都是這麼認為的。

  克魯茲:當暴力神經病殺人時,民主黨肯定會在媒體上大做文章。

  記者:神經病可以輕而易舉地弄到槍,18歲的人可以弄到兩把AR15突擊步槍。

  克魯茲:如果你想阻止槍支暴力,民主黨人的所有提案都無法阻止槍支暴力。

  記者:那麼為什麼只有美國有這個問題呢?我想這是全世界的人們都想提的問題,為什麼只有美國槍支暴力不斷?為什麼美國成為了這個糟糕的特例?

  克魯茲:我很遺憾你認為美國是個糟糕的特例。

  記者:我是在就事論事。

  克魯茲:我知道你帶有政治目的的。

  記者:不,我是真誠提問。

  克魯茲:願主保佑你。

  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的統計,在過去的18年中,美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數量呈整體上升趨勢。2021年,全美大規模槍擊事件數量達到692起,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看來,2022年的案件數量很可能超過這一數字。

  截至7月4日,僅在今年,美國已有超過兩萬人死於槍下。

  嚴重“倒退”的重磅判決:美國推翻紐約州百年控槍法案

  近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關於墮胎權合憲的判例在全美甚至全球引發熱議。而就在此判決做出的前一天,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還做出了另一項嚴重“倒退”的重磅判決,那便是推翻了紐約州一項已有百年曆史的控槍法案。

  美國《國會山報》不禁無奈地感嘆,我們不僅有一個接近“失能”的國會,還有一個教導所有人可以帶着槍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聯邦最高法院。

  當地時間6月23日,在紐約州步槍和手槍協會訴布魯恩案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結果,推翻了在紐約州已有109年曆史的《隱蔽持槍法》(Sullivan Act)。該法規定,想要在公共場所獲得隱蔽持槍權的民眾必須具有“充分恰當的理由”。

  支持推翻該法案的6名大法官全部為共和黨總統提名的保守派大法官。其中,對憲法奉行嚴格“原旨主義”的大法官托馬斯(Clarence Thomas)在裁決書中寫道,“根據《憲法第二修正案》中‘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予以剝奪’的內容,個人在家庭以外攜帶手槍自衞的權利應受到憲法保護”。而早在2015年一起被提交聯邦最高法院涉及禁售突擊步槍的案件中,托馬斯將AR15等進攻型武器形容為“現代社會的運動步槍”。

  紐約民眾:(《隱蔽持槍法》被推翻)讓我們倒退了一大步,我們已經存在了100多年的法律就這樣被踐踏了,這簡直讓令人髮指。

  對此,紐約市警察局副局長米勒(John Miller)擔憂地指出,《隱蔽持槍法》被推翻,將導致紐約市持槍的人數激增,地鐵、教堂、酒吧、機場以及任何人羣聚集的地方,可能會出現更多武器。自殺率和兒童意外遭槍擊事件也將隨之增加。帝國州恐怕將變成“狂野的東部”(Wild East)。

  加州總檢察長 邦塔:這是黑暗的一天,這是悲傷的一天,這是公共安全的倒退。今天(聯邦最高法院)的決定損害了全國的公共安全,我對此感到失望,但並不意外。

  美國廣播公司指出,這一爆炸性裁決將導致全美至少8個州的類似控槍法規被迫做出修改,預計將影響約8000萬美國民眾。

  在《隱蔽持槍法》被推翻一週後,6月29日晚8點左右,一名20歲的女子推着三個月大的嬰兒在紐約東區的街頭散步,被一名陌生男子從身後近距離開槍擊中頭部,嫌疑人隨後逃離現場,該名女子在被送往醫院後被宣佈死亡。

  據《國會山報》報道,7月4日“獨立日”當天,已有超100萬民眾在民權組織MoveOn的網站請願書上簽字,要求彈劾聯邦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托馬斯(Clarence Thomas)。

  非裔男子被警察亂槍打死 令美國“獨立日”蒙羞

  從“獨立日”的長假期的第一天起,阿克倫市的民眾便開始在警察局和法院門前舉行示威遊行活動。

  而這一切,都要從6月27日另一起槍擊事件開始。當天凌晨,25歲的非裔男性傑蘭德·瓦爾克因涉嫌違反交規被警方攔截。

  警方公佈的執法視頻顯示,多名警察在瓦爾克下車時便掏出了手槍。有警察先是對瓦爾克使用電擊槍,但未能擊中瓦爾克。隨後在追逐中,8名警察射出了90多發子彈,其中60發擊中了瓦爾克。目前警方已證實,在逃跑時,瓦爾克身上並未攜帶任何武器,而瓦爾克早前也沒有任何犯罪記錄,職業是一名外賣員。

  據警方公佈的執法記錄顯示,瓦爾克被攔截的原因,是其汽車牌照的照明燈沒有亮起,以及一個尾燈顏色異常。

  阿克倫市警察局局長米萊特在7月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夜晚光線昏暗,警察在追逐瓦爾克時開槍是出於自衞。

  阿克倫市警察局長 米萊特:在這張照片中,我們(警方)所有人都認為,瓦爾克先生的手伸向了腰部。

  而瓦爾克的家庭律師指出,在瓦爾克面部朝下倒地後,警察仍在繼續開槍。法醫鑑定結果顯示,瓦爾剋死於頭部和腹部的多處致命槍傷。

  瓦爾克的家庭律師 迪賽羅:他們(警方)想把他描述成一個蒙面持槍的怪物,大家對此心知肚明。當他(瓦爾克)被難以置信地打了90槍或60槍時,他(瓦爾克)手中是沒有武器的。

  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主席德里克·約翰遜(Derrick Johnson)在一份聲明中氣憤地表示,“瓦爾克的死是‘謀殺’。這種事不會發生在美國白人身上。”

  紐黑文大學刑事司法副教授勞勒(Mike Lawlor)指出:“從視頻中感受不到警察的生命受到了威脅。如果警察認為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一開始就不會使用電擊槍。這起事件看起來是一個不必要的追捕、不必要使用致命武器的經典案例。”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非裔歷史教授松迪亞塔(Sundiata)在《新聞公報》撰文稱,“7月4日不是我的‘獨立日’。黑人和白人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據蓋樂普的最新民調統計,在“獨立日”到來前夕,僅有38%的受訪者以身為美國人而感到“極其自豪”,這是蓋洛普公司自2001年展開該調查以來的最低比率記錄。

  美國總統 拜登: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倒退,自由不斷被擠壓,本應受到保護的權利消失了。

  全球經濟不穩定 各類社會危機集中爆發

  而與此同時,隨着全球經濟不確定趨勢加劇,極端主義、種族主義以及其他各種社會危機也在一些發達國家集中爆發。

  6月25日,挪威首都奧斯陸一夜總會發生槍擊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21人受傷。嫌疑人是一名42歲的伊朗裔挪威人。7月4日,丹麥首度哥本哈根購物中心發生一起槍擊事件,已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傷。警方隨後逮捕了一名22歲男性嫌疑人。這被看作是2011年於特島槍擊慘案後另一起“北歐獨狼”襲擊事件。

  《洛杉磯時報》曾發出這樣的感嘆,“在今年的‘獨立日’,我無法因身為美國人而自豪”。

  而西方國家一系列槍擊事件,已經形成了一個“恐怖的螺旋”。令人眩暈,並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加拿大《環球郵報》對此指出,“獨立日”,美國標榜的所謂“自由與民主”均遭遇重創。這一變化“令人震驚”。

  如今一再重演的悲劇性事件,已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