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富春 通訊員羅文姬
“7611、7612斷路器合閘電阻及開罐後耐壓試驗已順利完成。”近日,國網甘肅電力科學研究院發揮青年科技人員先鋒隊作用,克服現場交叉作業及夜間工作的影響,按期完成斷路器試驗檢測工作,確保檢修質量。
多年來,在國網甘肅電科院,青年電力科技人員勇挑重擔,奮戰在新能源科技創新一線,做出了突出成績。其中,有一支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青年科技攻關團隊,為解決新能源功率預測、消納、調峯、控制等技術性難題,貢獻着青春力量。
作為西電東送的重要走廊,甘肅風光資源豐富,風電更是清潔能源外送的重要支撐。響應國家大力發展風電產業號召,甘肅電科院組建青年技術攻關團隊,投身風電機組低、高電壓故障穿越現場試驗驗證工作。
“我們的目標就是加強技術研究,為每一台風機精準把脈,使其經過技術改造後具備上網條件,確保風電大規模送出,構築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屏障。”團隊核心成員沈渭程説,接到重任後,年輕隊伍二話不説,就一頭扎進戈壁灘,開啓了長年駐紮野外的研究生活。
夏季酷暑、冬季嚴寒,時常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塵土蔽日,這樣的工作環境對王定美、呂清泉、甄文喜這樣入職不久的青年隊員來講,是一種意志的考驗。但這羣青年人總是憋着一股衝勁,一個盒飯、一晝夜、風餐露宿,他們早已習以為常;科研工作中,一次又一次試驗的失敗使他們愈挫愈勇,通過不斷地總結分析,他們逐漸掌握了開展試驗工作的條件、方法,並對測試標準、管理辦法做出了修訂。
自團隊開展試驗工作以來,已累計完成29場41颱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試驗驗證,49場72颱風電機組高電壓穿越試驗驗證。2018年5月,團隊成員順利完成華能橋灣第四風電場國內首台低、高電壓故障連鎖測試,邁出了風機性能改造史上堅實的一步,同時也為新能源可靠送出提供了支撐。
2021年,甘肅新能源發電量突破40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約4000萬噸。新能源發電量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由調度中心組建的全國最大新能源發電集羣控制系統。該系統對電廠發電量、出力大小進行智能化控制,實現新能源調度智能化、消納能力最大化、市場調度差異化、“三公”調度透明化。
攻關團隊依託國家“863”計劃、甘肅省科技專項,集中精力投入大規模新能源併網運行控制技術研究領域。研究過程中,他們分別開展千萬千瓦級風電集羣控制的對象特性分析與建模、穩態和暫態控制方法、一體化集成技術與示範工程建設等技術研究,利用五六年時間對設備端的低穿性能改造、電場端的動態無功補償調節、調度端的集中控制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
當大規模集中式新能源集中控制策略算法這個最核心的技術得到攻克,河西走廊上千萬千瓦級風光電集羣控制系統示範工程建成時,所有團隊成員歡呼雀躍,激動和喜悦之情難以言表。
目前,藉着甘肅新能源發展的東風,這個年輕團隊開展科學研究的步伐更加堅實,大夥兒正全身心投入到促進新能源消納的相關研究和實證工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