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交通如何助力減貧事業
10月12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會場外的展示區,球面顯示屏上,播放着各國青年對大會的祝福視頻。工作人員正在為即將舉行的大會作準備。據介紹,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將於10月14日-1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將召開。在此背景下,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將聚焦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交通方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全球實現可持續交通提供具體解決方案。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劍/攝
——————————
10月14-16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將在北京召開,大會以“可持續的交通、可持續的發展”為主題,將聚焦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交通方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全球實現可持續交通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助力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目標。
日前,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新聞發佈會上,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表示,當前,交通運輸系統在全球發展方面發揮着比以往更關鍵的作用,而交通運輸系統產生的温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24%,這也凸顯了全球實現安全、綠色、高效、負擔得起的交通即可持續交通的緊迫性。
劉振民希望,全球能夠共同思考如何更好地促進交通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減少該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同時,可持續交通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幫助各國尤其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的目標,是國際社會的一道考題,特別是要關注如何更好地利用可持續交通發展來推進人類減貧事業。劉振民還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國際間的航空、海運等交通並未恢復,而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可以從交通開始。
東南大學交通強國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顧大松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從大會議題來看,大會聚焦了兩種公平:一是同代人之間的公平,聚焦解決不同國家之間、城鄉之間存在的交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需要重點關注交通欠發達地區,不斷縮小差距;二是交通發展的代際公平,要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造福下一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會議從去年5月推遲至今,是繼2016年在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舉辦首屆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之後,時隔5年聯合國第二次舉辦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此次大會為何選在中國舉行?
劉振民表示,中國建設可持續交通的經驗值得借鑑,特別是在通過交通發展助力減貧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也希望通過此次大會,中國能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助力區域性或國際性的可持續交通發展。
中國交通運輸部公佈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我國高速鐵路對百萬以上人口城市的覆蓋率超過95%,高速公路對20萬以上人口城市覆蓋率超過98%,民用運輸機場覆蓋92%以上的地級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和通郵,貧困地區行路難的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此外,中國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幅躍升,交通運輸安全綠色水平也在持續提升。據悉,到去年底,我國新能源公交車達到46.6萬輛,占城市公交車總量的66.2%。
顧大松還觀察到,中國交通運輸新業態發展強勁,這本身也是交通行業有活力且交通可持續的一種表現。相關部門在新業態的治理上尤為關注,且治理成效顯著。
中國交通運輸行業發生翻天覆地鉅變,但距“人享其行,物優其流”仍有一定的距離,例如,綜合交通發展質量效率和服務水平不高,現代物流體系有待完善,科技創新能力、安全智慧綠色發展水平還要進一步提高。
為此,中國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有力支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羣兩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兩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從世界範圍內看,世界各地的交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舊突出,汽車等交通工具導致的環境影響不容小覷,交通的利用能效仍舊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
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新聞發佈會現場,聯合國正式發佈了可持續交通跨部門報告——《Sustainable Transpo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續的交通,可持續的發展)。報告指出,可持續交通將是一個跨界加速器,它可以促進其他環節取得進展,如應對氣候變化、消除貧困、減少不平等、賦予婦女權利以及提高交通的利用效率等,並對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
劉振民表示,可持續交通藴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不僅包括綠色交通,中國村村通公路、設置殘疾人專用道都是可持續交通的內容。可持續交通不僅是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需要投資者和公眾共同支持。下一步,聯合國將進一步推進國際合作,爭取在全球實現可持續交通。
本報北京10月13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麗梅 胡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10月14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