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日本所在的地理位置特殊,其資源比較匱乏,所以日本生產的通路車型能耗普遍偏低,也帶來了日系車型比較省油的口碑。而事實也正是如此,日本除了個別的性能車外,其餘車型均以節能為主,特殊的造車理念讓日系品牌提早進入了混動時代。
在豐田推出雷凌/卡羅拉雙擎和本田推出的鋭·混動之前,早在1997年消費者就迎來了一款尺寸可觀的混動車型--普鋭斯。在那個年代,排放標準並不嚴苛,油價也沒開始飛速增長,從各個方向來看,消費者似乎沒有購買普鋭斯的理由。不過隨着部分地區(非國內)對普鋭斯實行抵税政策,從此它開啓了傳奇一生。雖然現在沒有了往日的風光,但不能否認豐田確實靠它火了一把。
隨着普鋭斯迭代升級,豐田不僅積累了技術,還積攢了一部分消費者,可以説1997年對豐田決定未來的發展重心提供了很大幫助。時間回到2020年,就混合動力而言,豐田擁有THS混合動力系統,本田擁有IMA混合動力系統,日產擁有e-POWER系統。雖然三者的模式不同,但目的大致一樣。
綜上來看,三家品牌很難在混合動力系統中一爭高下,所以日產選擇着力發展新能源,我們從日產LEAF(聆風)近兩年的銷量表現就能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2019年3月,LEAF(聆風)在全球市場共計售出40萬輛,這一成績還在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增多,我們能看到消費者並不排斥新能源車型。
日產新能源車型能在全球市場內獲得成功,秘訣在於e-POWER系統。日產推出的e-POWER智充電動技術是由發動機、發電機、逆變器、電機組和電池組成,整車行駛完全靠電驅動,而發動機只負責提供電動機所需的電力,不再為車輛提供驅動力,使車輛在行駛中擁有更低的油耗。
但e-POWER系統有別於傳統的增程式動力,e-POWER系統搭載的智充電動技術重點在於對逆變器控制技術的掌控,通過技術手段讓電機保持平穩且高效的電力輸出。
在日產Ariya身上,我們還能看到搭載e-4ORCE系統的四驅版車型。但日產的產品發言人卻稱,Ariya使用的雙電機全輪驅動技術以追求平穩的駕駛姿態和提升車輛的可控性為主,而非追求極致的加速。如此來看,日產Ariya造型雖然很激進,但它的骨子裏還是與LEAF(聆風)相同,都是注重能量損耗的家用選手。
從日產Ariya目前曝光的動力信息來看,新車將搭載多種動力系統,並匹配能量為63kWh/87kWh兩種電池組。從續航里程來看,新車根據電池能量和驅動形式不同,共提供四種續航里程,里程跨度區間為450km-610mm。
截至目前,續航里程能突破600km的車型並不多,而日產Ariya將在不久之後就能加入它們的陣營。當然,日產Ariya憑藉續航里程的優勢,展示出該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儲備。如果以電動車最重要的續航里程標準來看,日產Ariya做得很好。此外,雖然日產説Ariya配備的四驅系統並非以提升加速性能為主,但從0-100km加速時間5.1s的成績來看,新車的動力真不弱。
除了日產當家的e-POWER系統外,日產智行技術在Ariya車型上得到了全方位的體現,新車搭載了ProPILOT 2.0智控領航技術、ProPILOT遠程智控泊車系統和e-Pedal一體化智控踏板,全新人機交互界面讓用户可以通過語音進行車輛設置,還有遠程軟件更新功能供用户進行車輛升級。
寫在最後:日產Ariya的車身尺寸介於逍客和奇駿之間,屬於標準的緊湊型SUV。回顧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者對純電緊湊型SUV的接受度還不錯。從銷量突破3萬輛的威馬EX5到剛剛上市的幾何C,似乎各大車企都想努力分得一份蛋糕,我想日產也不例外。
日產相較一眾自主品牌,它最大的優勢在於品牌價值與品牌所展示的標籤。正如前文所述,日系品牌研發的通路車型的能量損耗普遍偏小,而日產Ariya的推出也是最好的佐證。所以説品牌因素會決定消費者能否關注日產Airya,能否購買則取決於車型價格和市場因素等多方面影響。
以目前新車曝光的信息來看,日產Ariya的確很有料。不過未來它能否在國內汽車市場取得成功,要等新車正式上市後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