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高級軍士繪好“成長路線圖”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綜合

原標題:為高級軍士繪好“成長路線圖”

① ② ③

夜色下,西北戈壁某駐訓場,萬籟俱寂。

帳篷裏,第73集團軍某旅某連二級軍士長梁強正在挑燈夜戰。不久,他就要參加高級技師技能鑑定考核。厚厚的一摞複習資料上,畫滿了紅藍交織的批註筆記,字裏行間寫滿了梁強對工作的思考總結。

其實,在戰友們眼裏,梁強不需要這麼“拼”。翻開他的個人履歷,梁強從事通信專業工作24年,先後經歷多種裝備更新換代,參加過多次重大演訓任務,有着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經驗,是該旅指揮通信專業的“領頭羊”。

然而,集團軍組織的高級軍士集訓,讓梁強本該“按部就班”的軍士生涯起了波瀾。

面對百餘名回爐淬火的“兵王”,該集團軍人力資源處領導就現階段高級軍士培養工作做了解讀,讓梁強在內的不少人重新審視和規劃自己的成長路徑和人生軌跡。

在與旅人力資源科的進一步溝通中,梁強了解到某高級技師崗位空缺,但需要通過技能鑑定。於是,梁強向旅隊提出了參加鑑定考核的申請。收到梁強的申請後,旅隊第一時間為他申報考核資質、尋找複習資料。

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梁強和戰友們,站到了軍士制度改革的前沿,在強軍興軍的波起浪湧間挺立潮頭。他們有一個共同感受:“未來發展的舞台必將更加廣闊。”

精準“畫像”,逐人制訂“成長路線圖”

去年底,第73集團軍組織高級軍士擬選對象集中考核。某旅修理一連焊工技師、一級上士張永衝,憑藉紮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體能素質、精湛的專業技能,順利通過考核,晉升三級軍士長。

“要是按照前些年的發展路徑與要求,我對自己能否順利晉升三級軍士長並不樂觀。”張永衝説。

張永衝的晉升之路並不平坦。考核前半個月,張永衝還在院校參加中晉高升級培訓,但單位集中考核的通知來得“比預想要早”。

“忽然接到考核提前的通知,我有些緊張。因為考核必須本人親自到場,還沒有補考緩考……”談及自己的“驚險”經歷,張永衝感慨不已,“多虧了旅人力資源科多方協調,我才能提前完成培訓,順利參加集中考核。”

在短短半年內,張永衝考取了裝甲裝備高級焊工證、完成中晉高升級培訓、通過擬選對象集中考核。“這些都離不開單位的全力支持。”張永衝的話語中透着感激。

“通過對擬選對象的服役意願、技能水平和專業經歷進行定量分析、合理測算,精準‘畫像’,既能選出部隊急缺的專業人才,也能讓軍士們發展得更好。”修理一連指導員伍劍明對張永衝的經歷印象深刻,“早在2021年,張永衝就已經進入了高級軍士預置培養名單中,但由於相關專業無崗位編制,又缺乏送學培訓機會,張永衝的培養計劃遲遲未能展開……”

伍劍明告訴記者,作為技術密集型單位,修理連高級軍士編制較多,對應的專業技能繁多、選晉標準複雜,如何做好人才選用、留任工作,一度令他“頭疼”。

沒過多久,轉機悄然而至。

2022年1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軍隊人才工作的決定》,對加強新時代軍隊人才工作、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作出系統擘畫和戰略安排。

為加快適應部隊轉型發展,鍛造過硬高級軍士隊伍,該旅黨委決定打造“人才庫”,由人力資源科牽頭,對全旅高素質人才進行精準“畫像”,綜合評定,逐人制訂“成長路線圖”,並加大培養力度,實現人才和部隊的雙向選擇。

“張永衝所學的焊工技術是全旅相關專業中的‘獨苗’,人才難得。”該旅人力資源科幹事楊宏宇告訴記者,在對張永衝的專業能力和培訓經歷精準“畫像”後,為他量身訂製了“調配定崗、技師鑑定、選送培訓”等預置培養項目。

炮兵營三級軍士長袁鵬飛,剛剛完成火控雷達維修專業高級培訓;防空營中士劉俊男,即將前往院校參加中晉高升級培訓……這樣的精準預置培養計劃,變得越來越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今,該旅依託“人才庫”對擬選對象進行精準“畫像”,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得以重點培養和選晉保留。

“人才工作,關鍵在於將個人成長髮展與單位需求相結合,進行合理規劃,讓大家都能選,選得對。”該旅人力資源科科長張偉介紹,隨着該旅“人才庫”持續發力,高級軍士人數逐年增多,部隊戰鬥力持續穩步提升。

政策支持,讓路徑選擇有了更多可能

某實彈訓練場,風停霧散,太陽破雲而出。

此刻,射擊陣地上,該旅炮兵營三級軍士長林寬正屏息凝神,等待射擊口令。

“4發急促射,放!”隨着指令下達,頃刻間,炮彈升空,直衝雲霄。

“彈着點覆蓋目標區域!”得知精準命中的消息後,林寬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兩年前,林寬離開深耕鑽研15年的榴彈炮專業,從頭開始接觸火箭炮。對於林寬來説,這次的轉型並不輕鬆。

“林寬是旅隊有名的火炮技師,不僅次次‘彈無虛發’,還熟悉裝備維修保養,是難得的人才。”某連指導員牟新科説,受限於連隊缺乏技師編制,林寬曾一度做好了到期退役的打算。

正當林寬站上“走”與“留”的十字路口時,該旅人力資源科瞭解到林寬面臨的現實情況,積極與上級溝通,最終讓他轉改到現在的連隊擔任火炮技師,成功晉升高級軍士。

此次跨單位選晉,雖然讓林寬成功留隊,但“沒有技師等級的火炮技師”始終是林寬心中的一個疙瘩。

隨着新的士兵制度政策施行,林寬得知陸軍軍隊職業技能鑑定專業工種得到更新。在更新的工種目錄中,有火箭炮專業,林寬立刻着手開始蒐集複習資料、制訂複習計劃。

在旅隊的大力支持下,林寬考取了火炮技師證,讓夢想照進現實。

通過釋放高級軍士羣體的政策紅利,越來越多的打仗人才有了更多樣的路徑選擇,也更願意長期服役。

該旅教導隊教員、一級上士俄比拉布,選擇了一條與林寬不同的路——延期服役。

作為旅隊實戰實訓課題負責人之一,這位彝族軍士不僅精通多項專業課目教學,多次參加重大教學比武任務,還帶出400多名優秀班長,是名副其實的“金牌武教頭”。

由於崗位專業限制,俄比拉布所考取教練員崗位沒有相應的高級軍士編制,得知消息的他一度做好了到期退役的打算。

得益於新政策中“一級上士滿銜級最低年限未晉升軍銜的,可以在本銜級繼續服現役,符合規定條件的,在每個年度均可以晉升軍銜”的規定,俄比拉布選擇了延期服役。他一邊繼續投身練兵備戰,一邊擠出時間加緊“充電”,為下一次晉升軍銜積蓄力量。

不久前,俄比拉布跟隨部隊遠赴西北戈壁,在實戰化對抗演練中探索研究新的課題,為旅隊戰鬥力轉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像俄比拉布這樣長期處於任務一線,會帶兵、懂教學的人才屬實難得。無論是本人還是部隊,都希望他們能留在軍營繼續發光發熱。”教導隊教導員魯浩告訴記者,好政策的施行,讓俄比拉布這樣的人才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

在該旅,某營工兵連綜合掃雷班班長楊靜選擇延期服役,帶領小特專業骨幹組織布掃雷集訓;合成一營裝步三連一級上士薛亮亮選擇延期服役,在連隊擔任射擊技師,帶領戰友苦練射擊本領……

創造機會,讓高級軍士在重大任務中拔節成長

兩棲戰車乘風破浪,在海面上勾勒出數道弧線。

突然,一艘登陸艦固定艦艏吊橋鋼絲繩因風浪太大而震斷,該旅裝步一連部分戰車無法正常泛水衝擊。官兵全力搶修完畢後,離任務發起時間僅剩很短時間。

合成一營營長周文錦心急如焚,向身旁的二級軍士長李恆昌詢問:“還能不能按時抵達預定地域?”

在合成一營,遇到這樣的海上特情,營長周文錦都會徵詢李恆昌的意見。作為入伍24年的老兵,李恆昌是該旅遠近聞名的“鐵甲神醫”,練就了“聽音辨障”“遠程排障”的技術。

“沒問題!”李恆昌語氣堅定地説。隨後,接到命令的裝步一連全體車組切換水上工況進行高速衝擊,將因突發情況丟失的時間趕了回來,按時完成了演練任務。

去年3月,一場演訓安排讓營長周文錦喜憂參半,喜的是演習主攻將由一營擔任,憂的是副營長不在位,裝備管理該由誰負責?因為各個方向事務繁多,幹部實在抽不出合適的人。這項重擔誰能扛起來?

第一時間,周文錦想起了李恆昌,他不僅對全營裝備情況“一口清”,還有豐富的處置裝備特情的經驗,由他代理副營長一職,絕對能扛起這項重擔。

“雖然這並非像選配任命軍士參謀或者代理連主官那樣有路可循,但關鍵時刻就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隨即,周文錦同教導員李紹平等營黨委委員商議後,向旅黨委請示,由李恆昌代理副營長一職,並按流程選舉當選營黨委委員,旅黨委批准同意。

“旅隊專門為我搭建舞台,我一定要為旅隊唱好這台‘戲’!”受領任務後,李恆昌立即全身心投入各項工作中,參與制訂專業補差、拔尖組訓計劃,全力提升裝甲駕駛員技戰術水平,最終順利完成演訓任務。

“我的榮譽來自組織的關懷培養,我將繼續發揮自身作用,在組織搭建的舞台上全力幹好工作!”今年是李恆昌二級軍士長最後一年,面對未來,他信心滿滿。

“創造機會,讓高級軍士有更大的舞台發揮才幹,讓他們在重大任務中拔節成長。”該旅領導介紹,他們着眼大項任務夯實錘鍊專業技術骨幹的能力素質,結合比武競賽、演習對抗等活動,把優秀軍士苗子推往前線,切實把實踐鍛鍊作為培養高級軍士人才的重要途徑。

該旅修理一連一級軍士長任勇從事修理工作20多年,多次參加重大保障任務。只要身處演訓保障一線,就能看到這位“修理大拿”帶教技術骨幹的身影。

“任務錘鍊是最好的成長加速器,只要舞台夠大,每個人都是‘主角’。”任勇作為底盤修理專業的帶教師傅,連續3年擔任旅裝甲修理集訓教練員,成功輔導20多名士兵骨幹通過中高級職業技能鑑定,累計培養了300多名修理骨幹、200餘名技術能手,其中100多人被上級表彰為技術尖子。

如今,該旅一批高素質軍士正在演訓一線發揮重要作用。該旅合成三營一級上士車榮剛總結的“車載電台通聯手冊”,囊括了步兵戰車常見故障的具體解決辦法;合成四營一級上士張新順歸納的“爆炸物搜排方法一覽表”,讓年輕戰士在日常訓練中得心應手……

未來,如何更好繪就高級軍士“成長路線圖”,該旅仍在不斷探索。

圖①:第73集團軍某旅組織實彈射擊。圖②:第73集團軍某旅組織戰術演練。圖③:第73集團軍某旅火力分隊炮班成員登車。林冠成、謝 安、麻環遠攝(向黎鳴 特約記者 廖曉彬 通訊員 喻潤東 劉 智)